休克

  •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视频)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主要分为对因治疗和支持治疗。对因治疗即明确引起心源性休克疾病,而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心梗时,治疗心梗;病毒性心肌炎需进行专科治疗。支持治疗又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镇痛、止痛治疗。止痛治疗首选吗啡,吗啡不仅可起止痛作用,还可舒张动、静脉血管,使血压下降,降低心脏负荷; 2、适当补液治疗。因补液会增加心脏负荷,因此补液过程中需精确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 3、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主要包括血管舒张剂和血管收缩剂。而血管舒张药物主要指硝酸甘油,可舒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负荷。强心药物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肾上腺素,可增强肌力,产生强心效应。但用药过程中,可使心率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心肌氧耗。因此,用药时需进行评估。 此外,如果病人病情严重,还可使用循环辅助装置,如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左心室的辅助装置,甚至起搏器等。
    2023-08-03
  • 心源性休克如何预防(视频)

    心源性休克如何预防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主要为保护心脏。生活中需进行体育锻炼,避免着凉。若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需控制血糖和血压等。此外,每年或2-3年进行常规体检,评估心脏的工作状态。如果出现冠心病、心律失常时,需及时进行药物甚至手术治疗。若病人存在窦性心动过缓,需及时放置心脏起搏器。 心源性休克预防大于治疗,如果心脏发生病变,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可预防心源性休克发生。尤其患者出现心悸、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尽快就医。
    2023-08-03
  • 休克卧位是什么样的(视频)

    休克卧位是什么样的
    休克卧位也称为休克体位,是指下肢抬高15-20度,头部抬高20-30度。休克卧位是休克治疗的一般性措施,一般性措施中除需摆出休克卧位外,还需给予患者吸氧、保温,必要时还会给患者进行镇静治疗。除一般性措施外,休克的治疗方式还包括积极输液、补液,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等,具体如下:1、积极输液、补液:补充患者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因为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休克,其根本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是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因此对于发生休克的患者,需积极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临床常用盐水类的晶体液,以及羟乙基淀粉、血浆制品类的胶体液;2、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在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同时,需积极纠正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因为发生休克时患者会出现乳酸堆积,而导致比较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可以通过使用碳酸氢钠类的药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3、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比如常用的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等,上述药物的使用可以维持患者的正常血压;4、针对病因治疗:如感染中毒性休克,需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需积极输血、输液。过敏性休克,需积极应用肾上腺素等。
    2023-08-03
  • 休克的急救措施有哪些(视频)

    休克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休克急救措施包括一般护理、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药物治疗等,具体如下:1、一般护理:要保证患者处于休克卧位,休克卧位指的是下肢抬高15-20度,头部抬高20-30度,同时予以患者吸氧、监测,必要时给予患者镇静、镇痛治疗;2、补充血容量:无论何种类型的休克,根本病理、生理学改变是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所以对于休克的患者要积极补液,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临床上常用的补液包括生理盐水等晶体液,还有血浆、羟乙基淀粉等胶体液;3、纠正酸中毒:发生休克时患者体内乳酸大量堆积,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必要时要予以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纠正酸中毒的治疗;4、药物治疗:给予患者血管活性药,如常用的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能够提高患者血管收缩性,维持血压;5、对因治疗:常见的休克病因包括失血、失液导致的低血容量休克,还有严重感染、严重过敏、疼痛导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还有心肌梗死、心肌炎导致的心源性休克,以及肺栓塞等导致的梗阻性休克,要针对病因给予对因治疗,才能够从根本上逆转休克。
    2023-08-03
  • 休克代偿期的血压怎么变化(视频)

    休克代偿期的血压怎么变化
    休克是由于机体受到重大疾病打击以后出现,主要表现为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脏器淤血、全身神经体液代谢紊乱。休克可分为三期,包括代偿期、失代偿期和不可逆期。代偿期为血压稍微下降,或由于神经体液因素导致血压升高,脉压差减少。休克代偿期患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例如烦躁、精神紧张、亢奋、心率增加、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出汗、尿量减少。 休克早期主要根据血压升高、脉压减小、尿量减少、口渴、心率增快等进行诊断。治疗主要为纠正病因,心肺功能允许情况下补充血容量。此时注意内环境,复查血气分析,避免内环境酸碱失衡,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2023-08-03
  • 休克是不是死亡(视频)

    休克是不是死亡
    休克和死亡不同。休克是指身体遭受各种疾病打击以后有效血容量下降,全身血液循环灌注明显不足,引起全身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的综合征。休克早期称为代偿期,患者会出现兴奋、烦躁、面色苍白、心动过速等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患者会出现表情淡漠、意识模糊、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脑死亡标准是指大脑、小脑、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停止,此时尽管存在被动心跳呼吸,仍可宣告死亡。通常认为心跳呼吸停止表示死亡,但由于部分患者会发生突然昏迷,如休克时心跳呼吸停止,此时如果抢救及时、得法,可以使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因此休克和死亡不同。
    2023-08-03
  • 休克病人为什么采取中凹卧位(视频)

    休克病人为什么采取中凹卧位
    休克患者采取休克体位即中凹卧位,指头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因为此体位有利于气道保护,呼吸顺畅,又可以使回心血量增加,从而保证重要脏器血液灌注,重要脏器多数指大脑、心脏,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起到优先保护作用。同时需要关注是否存在体位禁忌症,如脊柱损伤患者、骨盆骨折患者应用此体位可能会加重损伤,需要尽量避免。 中凹体位对休克患者只起辅助措施,最主要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失血患者需要明确失血原因,如消化道出血、创伤引起脏器出血,积极给予处理。脓毒症感染引起休克患者,尽可能治疗感染性疾病。
    2023-08-03
  • 孕妇休克对胎儿有影响吗(视频)

    孕妇休克对胎儿有影响吗
    孕妇休克对胎儿有影响,如果休克时间较短,可能影响较小或无明显影响,休克严重同时持续时间较长,存在较大影响,如孕妇出现血压下降,神经系统改变,包括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急性肾脏损伤、尿量减少。此类情况可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可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宫内窘迫,需要积极进行抢救。同时,将血压提高到满足脏器需要的程度,满足孕妇和胎儿血供,以免孕妇长时间休克导致死胎、宫内停育等恶性问题。 高龄孕妇产生休克可能性相对较大,对胎儿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尽可能优生,同时进行及时、规范的检查。
    2023-08-03
  • 低血容量休克治疗原则(视频)

    低血容量休克治疗原则
    低血容量休克治疗原则如下: 1、如果病情允许,需要尽快找出引起低血容量休克的病因,予以纠正; 2、迅速进行液体复苏,液体可以选择晶体液或胶体液,晶体液输注速度指南目前推荐30mL/(kg·h),前6个小时可以不断进行评估,调整输注液体速度; 3、液体复苏同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平均动脉压达到目标值; 4、出血性无控制休克可以给予血制品输注,同时平均动脉压在没有控制时可以略低,控制性允许性低血压≥40mmHg。
    2023-08-03
  • 过敏性休克为什么首选肾上腺素(视频)

    过敏性休克为什么首选肾上腺素
    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的原因是可使周围血管收缩、减少过敏物质的量,具体如下:1、周围血管收缩:过敏主要是周围血管扩张,所以经常可见轻度过敏时脸部潮红,所以周围血管扩张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即大血管内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上腺素通常称为副肾能使周围血管收缩,收缩后使有效循环血量或周围血量回到大血管内,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即大血管内血量,可使血压回升;2、减少过敏物质的量:周围血管收缩可减少过敏物质在身体末端或小血管内蓄积,从而减少过敏症状。最关键的是要解决过敏性休克中的休克症状,所以肾上腺素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