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开珍

  •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注意事项如下: 1、术后3个月内屈曲髋关节不要>90度,坐位时不要坐太低的座椅和沙发,正确的坐位方式是保持身体直立,不要前倾和弯腰; 2、卧位时不要忘记在两腿间放枕头,保持双下肢外展位,6个月内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 3、无论站位、坐位、卧位,都不要将膝关节靠近,更不要交叉双腿,让患腿穿过身体的中线,让患腿放在另一侧腿上; 4、不要坐没有扶手的椅子,有扶手的座椅可以帮助站立时给予支撑,保持身体不会前屈,否则髋关节屈曲会>90度; 5、坐位时不要使身体前倾; 6、不要坐低的坐便器,必要时应加高坐便器; 7、不要下蹲起卧; 8、不要使身体前倾穿鞋袜,可以借助特别工具,如长工具手和请他人帮助; 9、不要在短时间超强度训练,不建议进行慢跑、打球及其它需要髋关节承受反复冲击性负荷和达到极限位置的运动。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后多久能跑步(视频)

    髋关节置换后多久能跑步
    髋关节置换手术目前是较成熟的手术,做完髋关节置换以后大概多久能跑步是较安全的,这个没有具体的时间界定。一般生物型关节假体和人体骨骼长在一起需要3个月的时间,长得较结实是半年,所以一般不建议半年内跑步。如果等关节假体和人体骨骼长得较结实,大概要等到1年左右去保护。一般这种出现关节松动的风险就会明显下降,但是还有较特殊的地方要注意,即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依旧不建议进行高强度、剧烈,甚至专业的竞技训练。理论上这些活动都会加速假体磨损。剧烈跑步要尽量避免,脱位风险也较大,关节磨损也会增多,一般不建议。 虽然2018年发表在JBJS杂志上的一篇报道称全球跑得最快的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其在置换术后3个月就参加了美国大学生运动会,并在八千米比赛中跑出29分24秒的成绩,当然这是个例,个例不能完全代表整体。现在可供选择的新型材料如超高交联聚乙烯、第四代生物陶瓷等,与此同时手术医生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借助科技发展如今计算机辅助甚至是机器人手术等最新科技已经开展在临床应用。人工关节手术变得越来越规范和精准化,保证人工关节的植入位置和固定强度。所以有理由相信,如今所开展的人工关节治疗方法及术后效果和生成时间会变得更好。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常见并发症(视频)

    髋关节置换常见并发症
    全髋置换术后并发症是该手术所特有的,一些是任何老年人大手术都会发生的。全髋置换术特有的并发症包括神经血管损伤、周围脏器损伤、出血和血肿、肢体不等长、术后关节不稳定或脱位、异位骨化、血栓栓塞、骨折、晚期松动、感染、骨溶解、假体柄折断等,其中无菌性松动是导致翻修的最主要原因。这些并发症有些会严重影响术后功能如骨折、脱位、感染等,半部分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如血栓栓塞引起的肺动脉栓塞会在很短时间内导致病人死亡,应注意预防。 因此,临床医生应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全髋置换术围手术及处理。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老年人,和其它大手术一样会引起全身的并发症,有时危及患者生命,常见的如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引起术后消化道出血、心肌梗塞或心衰、脑血管意外等,是危及生命的最常见并发症。局部放置骨水泥通常会引起血压波动、骨水泥过敏,偶有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的报告。脂肪栓塞并不少见,多为一过性,但严重的会引起呼吸系统衰竭导致病人死亡。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适合的人群(视频)

    髋关节置换适合的人群
    是否适合人工关节置换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确定疼痛并非来源于肌肉或者神经,确确实实来自骨关节病损,否则关节置换不起作用。另外,是否需要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与患者年龄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综合判定评估。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手术技术不断提升,关节假体的生存寿命也越来越长,如今关节置换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小,关节置换手术已经不再是老人的专属方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针对下列疾病: 1、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晚期髋关节受限明显、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晚期及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 2、股骨颈骨折移位明显或者年龄较大者; 3、强直性脊柱炎引起髋关节畸形功能障碍者,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者; 4、髋关节融合或假关节、累及股骨近端或髋臼的骨肿瘤,以及由于髋关节感染外科手术后残留关节强直等患者。 如果患者本身有心血管疾病,需要考虑其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手术打击,能否顺利度过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手术初衷是缓解病痛,如果由于其它疾病导致手术失败,引起更多、更严重的问题,又何谈手术质量。在行动之前要多听专科医生的建议。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