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小叶癌

  • 乳腺小叶癌怎么早期发现(视频)

    乳腺小叶癌怎么早期发现
    想要早期发现,具体操作如下: 1、首先要学会自检,自检是指用一侧手指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乳房上下左右轻轻触动,乳房同侧的上肢要抬高,可以采取坐位,也可以采取平躺方式,当触到肿块尤其是那种无痛性的、单发的肿块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乳房无痛性的肿块,这种肿块是不痛的,表面是不光滑的,可以活动、但往往是受限的,这种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3、如果双侧乳房发现不对称,或者一侧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像橘子皮一样,局部皮肤有点水肿、凹凸不平,或者出现酒窝征,甚至出现乳头溢液,包括血性的、淡黄色的,或者咖啡色的,都需要引起重视。除自检外,及时就医也很重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做乳房B超检查,会有提示,也可结合钼靶检查。另外需要提示的是,一些家族性的、有高危因素的这部分女性患者,建议40岁以下的患者及时做乳腺B超筛查。40岁以上需要做乳腺B超,结合钼靶,如果家族有高危因素,这个年龄也可以提前到20岁,每年都要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
    2023-08-03
  • 乳腺小叶癌怎么确诊(视频)

    乳腺小叶癌怎么确诊
    乳腺小叶癌的确诊方式跟普通的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类似,具体如下: 1、要有一定的临床表现及时发现,首先表现在乳房肿块,往往活动度差、质地偏硬,而且单发较多见,无痛的也较多见,往往不伴随疼痛; 2、部分患者出现乳头溢液,甚至皮肤凹陷或橘皮样改变,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首先建议做乳房B超,其实B超对乳腺癌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B超再结合乳腺的钼靶X线片,这是金标准。两者有它独特的特征,基本上70%-80%能明确大概诊断,但是最后真正的对于乳腺小叶癌的确诊依赖于病理。 建议在B超引导下做乳腺肿块的穿刺活检。把这块组织送到病理科,在病理科做相应的检测,和免疫组化,就能明确诊断。如果明确乳腺癌的诊断,在治疗之前建议做分期诊断,需要做肺部和肝、胆、胰、脾、肠胃等其他部位的检查,包括颈部和腋窝的淋巴结B超,进一步明确分期,指导后续治疗。
    2023-08-03
  • 乳腺小叶癌是什么病(视频)

    乳腺小叶癌是什么病
    乳腺小叶癌是指发生在乳腺小叶末梢的导管,分两种状态。如果癌没有浸透基底膜,处于原位癌状态,或者癌细胞浸透基底膜向外侵犯,这时可以称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绝大多数是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区别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这个定义。因为这个定义是大家普遍认为的,通常老百姓叫乳腺癌,是有区别的,仅次于浸润性导管癌的另一个常见类型。 浸润性小叶癌的发病率大概占10%-15%,预后相对于原位癌要差,病理形态,以及生物学行为都与浸润性癌不同。受体大多数是阳性的,HER-2往往是阴性的,因此采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非常好,但是对化疗、放疗的治疗作用还是有争议的。疾病的转移特点与浸润性导管癌不同,浸润性导管癌往往容易转移到肺、肝、脑、骨,但是浸润性小叶癌,往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软脑膜、胃肠道腹膜,甚至卵巢,这是常见的转移部位。
    2023-08-03
  • 乳腺小叶癌转移表现(视频)

    乳腺小叶癌转移表现
    乳腺小叶癌的转移特点跟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具体如下: 1、常发生转移的部位有软脑膜,当软脑膜转移,患者会出现头疼,莫名的出现头痛,这时可以做脑部的增强磁共振,容易判断性质,; 2、常转移的部位是胃肠道,胃肠道转移是通过转移的部位、相应的临床表现,比如腹痛,或者恶心、上腹部不适等,及时做些影像学检查来判断; 3、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腹膜,腹膜一旦转移,也会出现腹部的隐痛不适,另外会出现腹腔积液,因为腹膜转移会出现腹水、腹腔积液;明确诊断也需要做腹部B超或者CT,如果严重可以做腹腔的穿刺抽液,做化验就可以明确诊断; 4、转移的部位是骨,骨头一旦转移,疼痛会比较重,做相应部位的X线片或者CT,能帮助判断骨转移表现。一旦出现骨转移,建议大家活动要小心,防止出现病理性的骨折。所有的转移表现实际上与浸润性导管癌有所不同,浸润性导管癌最常出现的是肝脏、肺和脑实质。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