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

  • 急性肠胃炎应如何治疗(视频)

    急性肠胃炎应如何治疗
    急性肠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果出现发热或者全身症状,比如中毒症状,如心率增快、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应到医院做相关化验检查,比如抽血查血常规、生化。还要把呕吐物和大便做化验检查,如果血象高,还要加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是补液,因为有胃肠炎的时候,可能呕吐或者腹泻,丢失大量的液体或者电解质,有脱水的情况需要补液。同时止吐和止泻药物对症处理。治疗的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急性肠胃炎的病因主要有两种,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主要指吃不洁食物,比如食物放的时间太长,有细菌感染或者食物变质等造成细菌或者病毒感染。还有非感染因素,比如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吃生冷、硬的食物,或者饮酒等原因,引起胃肠道急性炎症。
    2023-07-31
  • 一直吐是什么原因(视频)

    一直吐是什么原因
    持续呕吐较为常见原因如下: 1、胃肠道相关疾病,如较常见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在进食不洁食物后可出现剧烈呕吐,并且会伴有腹泻、发热等情况。还包括其它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胰腺炎,上述疾病患者均可表现为频繁呕吐。以上疾病还会导致上腹痛等情况,可通过腹部超声、CT以及胃镜检查进行排除; 2、内分泌相关疾病,如酮症酸中毒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低钠,也可导致频繁呕吐; 3、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神经系统较多疾病均可引起频繁呕吐,如脑梗死、脑缺血、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上述疾病患者不仅会出现频繁呕吐,还会伴有头疼、头晕等症状。 因此,若出现频繁呕吐,需要根据以上几类疾病逐一进行排查。
    2023-07-31
  • 5分钟搞懂急性胃肠炎(视频)

    5分钟搞懂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因为进食受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或进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药物,引起胃肠炎和其他中毒症状,也称细菌性食物中毒。该病起病比较急,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无年龄以及性别差异,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临床上可以通过患者病史、体征、粪便及血常规检查明确病情。轻症患者给予适当休息,进食流质饮食,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愈,病情较重者可给予输液、抗菌以解痉止痛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同时补充营养物质以及水分,积极预防低钾性肠麻痹、肠梗阻以及低血钾症。平时注意饮食卫生、消毒家庭用品以及不进食病死牲畜的肉和内脏等,有利于预防急性胃肠炎的发生。
    2023-07-31
  • 急性肠胃炎怎么缓解(视频)

    急性肠胃炎怎么缓解
    急性肠胃炎经常出现在夏秋季,通常是由于食用不干净的食品引起,其症状通常是恶心、呕吐,严重时会出现严重的腹泻,甚至发热。如果是轻度的急性肠胃炎,比如每天的腹泻小于10次,而且是水样泻,就像蛋花汤一样,没有脓或者血,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在家静卧休息、适当的补充电解质,就可以较快的缓解;但如果是重度的急性胃肠炎,就是我们的大便内出现脓、血,极度的乏力、发热,全身的中毒症状较明显,此时需尽快到医院或者急诊就诊,因为急性胃肠炎患者出现严重腹泻时,较易出现脱水、中毒的状态,如果持续时间较长,会对我们的多个脏器产生较大的影响,需及时到医院进行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2023-07-31
  • 强心苷过量引起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治疗药物(视频)

    强心苷过量引起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治疗药物
    若由于地高辛中毒引起患者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以使用阿托品抑制迷走神经,具有反射性提升心率的作用。若患者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心室停搏,则药物治疗的效果可能较差,需使用临时起搏器进行替代治疗。若患者服用过量强心苷,尤其地高辛中毒,则患者需减少药物的进一步摄入,并且可以进行洗胃、利尿以减轻毒物在体内的蓄积,必要时可以进行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以清除体内蓄积的强心苷类药物。若患者发生强心苷类药物中毒,较常见会出现心脏毒性导致缓慢心律失常。若不存在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且未伴有严重的低血压,仅存在窦性心动过缓、PR间期延长、二度Ⅰ型或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则患者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若患者的心率较慢,甚至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常用的对症药物是阿托品,在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的情况下还可以安装临时起搏器进行对症治疗。
    2023-07-31
  • 食物中毒引起的心衰能康复吗(视频)

    食物中毒引起的心衰能康复吗
    食物中毒导致心衰情况较少见,引起心衰后的康复情况视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食物中毒引起心衰如果是食物本身对心脏存在直接毒性,如乌头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后期可能难以完全康复,需要长期治疗; 2、如果是食物中毒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心衰,经过相应对症处理、积极救治,减轻心脏负荷后再辅以后期康复治疗,完全可能康复; 3、食物相生相克所导致心力衰竭,此类情况并无足够多证据,不必过于担心。
    2023-07-31
  • 老年心力衰竭服用药物时应注意什么(视频)

    老年心力衰竭服用药物时应注意什么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药物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考虑药物剂量和副作用,老年人新陈代谢较慢,药物排泄能力较差,尤其是合并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药物容易在体内积蓄,从而导致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建议选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同时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调整药物剂量; 2、患者若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服用药物种类可多达十几种,每种药物服用方式各不相同,极易导致错服、漏服,建议老年心衰患者可选用服药次数少的长效制剂,同时家属可以监督其服药; 3、避免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多数老年人可能认为服药种类过多,担心药物副作用或认为身体状况改善,就自行减少药物剂量,进而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增减药物前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2023-07-31
  • 扩张心肌病遗传吗(视频)

    扩张心肌病遗传吗
    扩张心肌病一般是指扩张型心肌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与遗传、炎性反应、中毒损伤、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相关。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心肌损害导致心腔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基因检测显示,越来越多证据支持扩张型心肌病为遗传相关疾病,目前已发现30多个染色体位点以及60多个突变基因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相关,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除遗传因素外,扩张型心肌病还与感染相关,主要是病毒感染。还有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可在一定程度上触发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此外,中毒、药物应用也可以导致心腔扩大,呈现扩张型心肌病病程,如长期酗酒、相关药物损害可以导致扩张型心肌病发生。还有炎性反应如过敏反应、免疫损伤,也参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2023-07-31
  • 扩张性心肌病的死亡率(视频)

    扩张性心肌病的死亡率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组表现为心脏心室扩大却不能泵出身体所需血量的心肌疾病,5年病死率约为15%-50%。我国扩张性心肌病发病率为13/100000-84/10000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集中于20-50岁,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3倍。多数患者扩张性心肌病病因不清,可能病因包括病毒感染、酒精中毒、炎症、激素失调,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结局差别较大,取决于多种因素。 如果患者心脏的功能更差,心律失常更为严重,则可能发生猝死。男性生存时间约为女性一半,黑人生存时间是白人一半,大约40%-50%心源性猝死为突然发生,可能与异常心律和血栓阻塞关键部位有关,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心肌病病因和严重程度、患者年龄、能否遵循医学规范化治疗,以及饮食、作息等。近年通过应用现有治疗方法,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结局已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体内植入复律除颤器、心脏再同步疗法和其他介入治疗。
    2023-07-31
  • 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的功效与作用(视频)

    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的功效与作用
    盐酸曲美他嗪可抑制游离脂肪酸的代谢,使游离脂肪酸代谢减少,从而使心肌以葡萄糖代谢为主产生能量。在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病变时,心肌供氧受到限制,此药提高氧利用度,产生更多高能磷酸键,以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并维持心肌存活和心脏功能。另外,曲美他嗪可以使游离脂肪酸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A减少,从而刺激丙酮酸脱氢酶,间接使葡萄糖的氧化得到加强。 曲美他嗪能提供保护代谢性心肌细胞的作用,通过减少细胞内氢离子、钙离子和钠离子超载,提高乳酸利用率,减少细胞酮体产生,有效抑制缺氧所致细胞酸中毒实现目的。曲美他嗪能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周围循环血流量,促进心肌代谢及心肌能量产生,减低心脏工作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心肌能量的消耗,从而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还可增加对于强心苷类药物的耐受性。该药临床适用于冠脉功能不全、心绞痛、陈旧型心肌梗死等,对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可合并用洋地黄,也用于对于一线抗心绞痛治疗控制不佳或无法耐受的稳定型心绞痛成年患者的对症治疗。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