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 中暑原因及预防(视频)

    中暑原因及预防
    中暑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外界气温过高引起; 2、外界环境湿度大、空气流动差所导致; 3、某些患者患心脏病或者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造成出汗障碍而导致; 4、可能是由于钠盐丢失较多所引起; 5、日光照射所导致。 预防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人们在出行的时候要尽量躲避日光照射,比如寻找阴凉的地方、使用防晒工具,如准备墨镜、防晒霜或者戴上袖套等; 2、准备一些急救中暑的药品,比如藿香正气水等; 3、出行之前或者出行中甚至出行后,可以补充适量淡盐水,这样能够防止人体汗液丢失过多引起脱水; 4、保证充足的睡眠。
    2023-08-03
  • 中暑患者腓肠肌痉挛的原因(视频)

    中暑患者腓肠肌痉挛的原因
    中暑患者腓肠肌痉挛通常是人们常说的小腿抽筋,中暑时会出现大量出汗,盐分丢失,同时很多人只补充水分,而不注意补充电解质,引起体内盐分不足,造成人体严重缺钠。钠离子是细胞外液中带正电荷的主要离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而水电解质平衡可以维持肌肉正常收缩,同时钠离子还可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机体严重缺钠会引起腓肠肌,即小腿肌肉不能进行正常收缩,出现持续性痉挛,导致小腿抽筋、疼痛,甚至痛得无法行走。 此时患者可以补充适量淡盐水、果汁缓解腓肠肌痉挛,即小腿抽筋症状。同时日常生活中患者也不要再次将自己长时间置于高温环境或者湿热环境中,避免大量出汗和过多丢失钠盐,引起小腿抽筋发生。
    2023-08-03
  • 重症中暑的症状(视频)

    重症中暑的症状
    重症中暑的症状较重,是中暑里面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生命,重症中暑分为四大类: 1、热痉挛:表现为肌肉持续性痉挛、收缩,主要由于人们在炎热环境下出现大量出汗,口渴时只补充淡水,不注意补充盐分所导致。患者会突然出现阵发性肌肉痉挛,以腓肠肌,即小腿肌肉抽筋为主要表现; 2、热衰竭:由于有的老年人比较节省,在炎热的环境下舍不得开空调,或者穿很多衣服以防感冒,因此热衰竭通常发生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心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甚至晕厥; 3、日射病:主要由于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直接造成脑细胞损伤而导致,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呕吐、头晕、烦躁不安; 4、热射病:主要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而引起,患者会出现神志昏迷、水肿、心力衰竭、呼吸困难。
    2023-08-03
  • 哺乳期中暑了怎么办(视频)

    哺乳期中暑了怎么办
    哺乳期中暑一般是由于产妇在高温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汗腺功能衰竭所引起。中暑治疗以降温为主,通常不需要使用特殊药物,所以如果没有使用特殊的中成药或者西药的情况下,可以正常哺乳,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使用了中成药物,应戒断哺乳3-5天,等产妇完全恢复后再正常哺乳。 此外,应将患者移动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环境温度维持在15℃-20℃即可,过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寒战,反而增加产热。同时不建议给患者使用冰块直接降温,否则也可能会诱发患者出现寒战和增加产热。
    2023-08-03
  • 重度中暑的急救措施(视频)

    重度中暑的急救措施
    重度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个阶段,具体的急救措施如下: 1、首先离开高温的环境,如果高温环境不离开,还呆在那里,病情就会逐渐恶化; 2、进行紧急的降温及适当补液,尤其是在热痉挛的时候,因为不单只是丢失水分,很多电解质也会丢失,所以才会引起肌肉的痉挛,故在补液的同时要补充电解质。可以以静脉或者口服的方式补,要鼓励患者多吃低盐食物,才能够把丢失的电解质补充回来,从而缓解热痉挛的状态; 3、如果到了热衰竭即出现休克的症状,除了补液之外,如果血压仍升不起来,可能还要运用血管活性的药物,把血管收缩,使血压提上去,才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4、如果到了热射病的阶段,必须要有冰帽、冰毯降温,而且有时要上血液灌注疗法,让体温降下来。有时还要上呼吸机,或者是其它的支持疗法,才能给予其它脏器的支持。 所以热痉挛及时治疗影响不大,热衰竭经过强有力的药物支持,也是可以治愈。但是到热射病的阶段,是最严重的阶段,这时即使给予呼吸机、冰毯、冰帽降温,或者是肾替代疗法,即所谓的血液灌注疗法,死亡率依然会高达50%以上。所以一旦出现重度中暑,关键是及时离开高温环境,去到医院进行急诊救治。
    2023-08-03
  • 容易中暑是什么原因(视频)

    容易中暑是什么原因
    正常人排汗速率是1.5L/小时,当进行热适应之后排汗速率是正常人2倍。容易中暑主要原因是高温即周围环境温度达到32℃以上、高湿度>60%以上。人体对高温、高湿度环境适应能力下降以及散热功能下降,同时不能够及时补充水电解质成分,容易导致中暑发生。 对于部分特殊病人,比如产褥期病人、小孩、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病人以及发生重症感染病人,有冠心病、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脑血管病等基础病比较多慢性病患者对热适应能力下降,也容易发生中暑。
    2023-08-03
  • 轻微中暑应该怎么办(视频)

    轻微中暑应该怎么办
    轻微中暑主要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出汗、口渴、乏力、注意力下降等。发生轻微中暑时候,一定要让患者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进行散热,迅速脱去外衣、擦干皮肤,给予皮肤和肌肉按摩,促进散热。 对于轻微中暑患者,一定要及时给予含有钠、钙、镁等电解质饮料,补充足够水分和电解质。同时患者降温时候,一定要避免凉风直吹患者或者给予过多、过凉饮料,避免发生感冒、受寒或者胃肠道症状。
    2023-08-03
  • 中暑的主要症状(视频)

    中暑的主要症状
    中暑早期可以表现为多汗、大汗、口渴、头疼、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严重患者可以发生肌肉抽搐,如果不及时补充水电解质,还可以进入热衰竭状态,热衰竭状态主要表现为循环衰竭、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呼吸增快等,但一般不会出现意识障碍。化验室可以看到尿素氮升高、肝功能轻度异常、肾功能轻度异常,到热射病最严重一期之后可以表现为严重高热,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出现昏迷、抽搐以及其它器官功能损害,比如脑水肿、肺水肿、严重消化道大出血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2023-08-03
  • 热射病和中暑的区别(视频)

    热射病和中暑的区别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之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皮肤汗腺功能障碍、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导致紊乱、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为主等一系列症状总称。 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中暑是一种急危重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抽搐、肾衰竭、消化道大出血,严重神经功能损伤等症状。热射病是其中症状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常可以表现为高体温,如体温>40℃、意识障碍,可以有昏迷、抽搐,还可以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表现。
    2023-08-03
  • 中暑手脚抽筋怎么回事(视频)

    中暑手脚抽筋怎么回事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中度中暑与重度中暑,部分情况可导致手脚抽筋。中度中暑以上患者可能出现身体不适,有呼吸频率增快,从而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发生低钙,可出现手脚抽筋。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或热射病,无论哪种类型的重度中暑都会出现机体代谢紊乱,另外可引起高热,高热也会导致呼吸频率加快,最终出现手脚抽筋。重度中暑如果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以及意识障碍,如颅内压升高可导致癫痫发作,被误认为是手脚抽筋,此时病情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脑水肿,需引起注意。所以鉴别诊断非常重要,重度中暑除手脚抽筋以外,也可出现少尿、横纹肌溶解以及高热,而且普通方法不易退热,患者可能出现无汗以及意识障碍。导致手脚抽筋的原因较多,需注意鉴别诊断,及时就医是较为安全的选择。中暑需注意预防,因为中暑与季节有关,如高温、高湿环境易发生中暑,所以要注意通风、适量饮水。若必须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中劳动,应减少劳动强度、避免中暑,严重中暑有生命危险。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