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 经常中暑是什么原因(视频)

    经常中暑是什么原因
    经常中暑的原因如下: 1、环境问题,环境中通风不良或环境温度过高,本身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工作; 2、热适应功能较差,突然出现暑期高温热浪袭击,平常并无进行锻炼训练,也容易发生突然中暑; 3、基础疾病,特别是服用一些影响汗腺分泌汗液的药物,如帕金森病人使用抗胆碱的药物,或老年病人长期卧床,汗腺功能不发达,然后使得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不能充分散热,也会容易发生中暑。
    2023-08-03
  • 中暑了头疼怎么办(视频)

    中暑了头疼怎么办
    中暑的患者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疼或者肌肉疼痛,重症患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中暑患者需进行降温治疗,将患者移送到清凉环境之中,通过吹风扇或者喷温水达到降温的目的。如果在这些措施之后仍不可缓解,可以吃止痛药物。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要及时送往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紧急处理。 中暑是暑天热浪袭击期间,或者在剧烈体育运动之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状态,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中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大量体液的丢失,以及机体散热功能的丧失所引起的。
    2023-08-03
  • 中暑了脸会感觉发烫吗(视频)

    中暑了脸会感觉发烫吗
    中暑时脸部是否会发烫,应根据患者中暑的严重程度分析,具体情况如下:一、轻症中暑:患者体温升高,一般在38℃以上,会表现为面部皮肤的灼热感、大汗、血压降低、心率增快等。二、重症中暑:患者会丢失大量的体液,氯化钠浓度显著下降,表现为腹部绞痛、顽固性呃逆,同时会出现肌肉抽搐、阵挛、疼痛等,以腓肠肌最为明显,具体如下:1、热衰竭:患者体液大量丢失,会导致低血容量休克,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细速、四肢湿冷、意识障碍等一系列休克表现;2、热射病:为重症中暑最严重阶段,体温会上升到41℃以上,患者会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二便失禁、四肢抽搐、意识丧失等。患者发生中暑时,应立刻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衣服,用湿毛巾擦拭皮肤,降低体温。意识清醒者应经口补充含有盐分的饮品,不能经口进水者,应开放静脉,快速补充盐水及糖盐水。若物理降温不能显著降低体温,可经过胃管注入冰盐水或者使用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进行药物降温治疗。
    2023-08-03
  • 中暑喝葡萄糖有用吗(视频)

    中暑喝葡萄糖有用吗
    中暑时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汗腺分泌增加,会造成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内缺水。在解决人体缺水之前,首先,将患者从高温的环境移到阴凉的地方进行通风、解热,擦净全身汗液,然后给患者喝绿豆汤、金银花茶或者酸梅汤进行祛暑,这些所谓的饮料内含有糖分,可以起补充液体的作用。 但是在中暑的时候大量出汗,随着汗液的丢失,患者也会丢失大量盐分,造成人体电解质代谢紊乱,出现低钠导致浑身肌肉酸痛、小腿肌肉痉挛。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只喝葡萄糖水或者甜的饮料远远不够,需要喝淡盐水,这样才能维持机体电解质的平衡。
    2023-08-03
  • 防止中暑的方法(音频)

    防止中暑的方法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为了减少中暑的发生几率,减轻中暑后患者相应的症状表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即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适应性训练因素方面。在个体因素方面,应该尽可能的保持体态匀恒,避免肥胖,避免休息不良、饮酒过多、摄入较多的荤腥食品,避免感冒、发热、腹痛、腹泻等疾病的发生,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减少中暑情况的发生。在环境因素方面,应该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生活、工作、学习和劳作,避免太阳直射,适当的前往阴凉通风处进行适当的休息,给予温水擦拭身体,或者是湿毛巾冷敷或者佩戴遮阳的物品,多饮水的同时应该给予适当的盐分摄入。在适应性训练方面中,应该避免初次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大强度的劳动,应对高温环境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逐渐增加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活动时间。
  • 中暑急救的基本步骤(音频)

    中暑急救的基本步骤
    讲解医师:邸志勇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黑龙江省医院急诊科
    中暑急救的基本步骤主要是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判断中暑的病情。如果是轻度的中暑,可以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可以适当补充液体才最关键。如果中暑比较严重,应该迅速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同时应该监测电解质的变化,如果患者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的现象,还是应该处理和治疗。\n中暑可以导致脱水的症状,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同时还应该注意监测尿量的变化,如果患者出现少尿的情况,还应该积极的监测肾功能,也非常重要。
  • 夏季中暑恶心怎么办(音频)

    夏季中暑恶心怎么办
    讲解医师:内详  ()
    就职单位:
    夏季中暑恶心怎么办?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出汗量大,如果不注意防护和补水就很容易出现中暑情况,那么,夏季中暑恶心怎么办?现在小编详细介绍。
  • 老年人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音频)

    老年人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
    讲解医师:内详  ()
    就职单位:
    老年人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有哪些?炎热夏天老年人很容易出现中暑现象,一旦出现中暑对老年人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那么,老年人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有哪些?
  • 蛏子的营养价值及功效(视频)

    蛏子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清热解毒、补阴除烦。蛏子肉味甘、咸、性寒,有清热解毒、补阴除烦、益肾利水、清胃治痢、产后补虚等功效。《嘉祐本草》中记载,蛏子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蛏子肉清胃、治痢、除烦,补产后虚损。《泉州本草》中记载,蛏子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蛏子肉可治疗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中暑泄痢、小便不利等症。蛏子富含碘和锌,是孕妇老年人的良好保健食品。蛏子含有锌和锰,常食蛏子有助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的作用。
    2023-07-30
  • 产后30天能吹自然风吗(视频)

    产后30天能吹自然风吗
    产后30天正处于月子期,在此期间的居住环境应寒温适中、空气流通、阳光充足。若外部环境过凉,风偏大,则容易导致产妇感染风寒,需要避免吹风。另外,为了让产妇不吹风而将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则会使产妇本身汗多,反而容易生病,如中暑等;产妇穿衣亦需温良合适;产后饮食应保持清淡,易消化,且富有营养,避免过食生冷、辛辣或肥腻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