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

  • 深静脉血栓的危害(视频)

    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深静脉血栓一经形成应尽早处理,其最严重的危害为血栓脱落,脱落的血栓可随血液流入肺动脉,引起肺动脉的栓塞,若肺栓塞面积较大,即可导致患者猝死。若下肢深静脉血栓未及时清除掉,可导致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表现为下肢慢性肿胀、疼痛、皮肤色素的沉着、溃疡,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若发生深静脉血栓,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迁延。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典型表现(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典型表现
    患者典型的发病急性期表现如下: 1、突发性单侧肢体肿胀,以左下肢最常见。其典型的症状包括第一患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症状是患者突发症状,在急性期时皮肤颜色可发红,皮肤温度比健侧肢体偏高。血栓部位及范围不同,肢体的肿胀部位也有差异; 2、疼痛,肢体出现疼痛与压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可以表现为持续性疼痛,胀痛,还有压痛; 3、浅静脉曲张,当深静脉出现血栓时,血液会通过浅静脉进行循环,流动。这时就会出现浅静脉曲张,属于代偿性反应; 4、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重的两种情况股青肿、股白肿。股青肿和股白肿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最严重的情况,由于患肢高度肿胀导致患肢动脉出现痉挛,甚至闭塞从而引起肢体缺血坏死。这时候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患肢皮肤发亮,出现水泡或者血泡。起初皮肤颜色为青紫色,皮肤温度偏冷,称为股青肿,进一步可进展为皮肤发白,形成股白肿,全身反应强烈,会伴有高热甚至淡漠等休克表现。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接受大手术的患者,严重创伤患者,长期卧床患者,肢体制动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具体如下: 1、静脉血流缓慢:常见于久病卧床,外伤或者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长途乘车和乘坐飞机久坐不动或长时间的静坐及下蹲位等均可导致血流瘀滞状态; 2、静脉壁损伤:常见的损伤因素包括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静脉局部损伤,撕裂伤,骨折,碎片创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 3、血液的高凝状态: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最常见原因。烧伤或者严重脱水,长期口服避孕药,大剂量使用止血药和脱水药,各种恶性肿瘤疾病也可增加血液的凝固性。此外,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缺乏等先天性疾病亦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重要因素。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回事(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回事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下肢静脉内血液流动停滞,导致血管内出现血栓。这其实是一种很严重的外周血管疾病,严重体现在下肢静脉血栓不仅仅是停留在下肢静脉里,还可以顺着静脉走行回到右心,再通过右心经过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如果这时候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出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肺部相关症状,要高度怀疑患者已经出现肺栓塞。需要急诊处理、监护室处理,甚至ICU处理。同样下肢静脉血栓,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栓塞后综合征。患者在血栓形成后半年之内,还会持续出现下肢肿胀、皮肤颜色改变,比如色素沉着,会出现局部溃疡或者倦怠感,这是常说的栓塞后综合征。
    2023-08-02
  • 小腿深静脉血栓怎么办(视频)

    小腿深静脉血栓怎么办
    小腿深静脉血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以及生活护理方法均相同。当患者发生小腿深静脉血栓后,主要肿胀会出现在小腿下段到足踝部,小腿上段并不一定会肿胀,因病因不明,故应先卧床,不要随便按摩肢体,然后尽快到医院去诊治。 一般到医院做彩超可以明确诊断血栓问题,此外血栓方面化验检查也可以知道血栓情况。治疗方面主要就是抗凝治疗,其目标是防止血栓蔓延。在治疗方面一般患者关注肢体肿胀情况,而医生则关注如何防止血栓蔓延、血栓脱落,因为有血栓肯定要有很长一段时间肢体会肿胀,故医生主要是采取措施防止小血栓再蔓延成全肢血栓,不要让血栓脱落发生合并症。 总之,小腿深静脉血栓主要就是要卧床、检查和抗凝治疗。
    2023-08-02
  • 腹主动脉瘤就诊挂哪个科室(视频)

    腹主动脉瘤就诊挂哪个科室
    腹主动脉瘤需到血管外科就诊。血管外科就诊范围包括除心脏和脑血管以外的全身血管问题,如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主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急性动脉栓塞等动脉问题,布加综合征、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髂静脉闭塞等静脉疾病,急性淋巴管炎或淋巴肿等淋巴系统疾病,均属于血管外科就诊范围。 患者出现血管问题后,建议先到血管科就诊,明确具体情况后,血管科医生会建议患者在血管科治疗还是介入科治疗。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与其发病原因密切相关,具体情况如下: 1、血流缓慢:常见于因病卧床、久坐不动(经济舱综合征、看电视、打游戏)的人群;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医源性损伤为主,多见于手术、创伤、使用某些药物后的人群; 3、血液凝固性增加:多见于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使用避孕药、妊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表现(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表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是指下肢静脉血流回不去,在下肢淤滞所造成的表现。具体表现为: 1、肿:因为血流回流受阻,包括一些水、液体都回流不畅,可很快造成淤滞,引起肿的表现; 2、疼:中医有一句话叫不通则痛,是由于血液不通,血流受阻,血脉不通,自然会产生疼的感受,且是一种很严重的胀痛; 3、发热:血流淤滞,静脉血太多,该病变使肢体温度升高,较另一条正常肢体的温度高1-2度; 4、浅静脉曲张:出现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往往会同时伴有明显的浅静脉增粗和扩张,但并不是静脉曲张的疾病。实际是一种浅静脉的代偿性表现,因为深静脉血液回流不畅,需要通过浅静脉运送一部分血液回心脏,所以浅静脉会代偿性地变宽变粗,这是一种正常表现。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抗凝治疗时间(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抗凝治疗时间
    下肢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时间取决于病人的病因,具体内容如下: 1、病因为一过性的,可以去除的,那么对于大部分病人来说,抗凝治疗时间是三个月,因为三个月之内容易血栓复发,持续的三个月的抗凝治疗,能够减少再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最常见的是病人做了骨科手术,因为卧床因素等,术后导致高凝状态,导致下肢出现深经脉血栓,抗凝治疗三个月以后,病人能正常的下地活动,高凝状态消失,这时候完全可以停止进一步的抗凝治疗; 2、病人患有肿瘤,且是晚期已无法切除的状态,这样的高凝状态容易反复地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要终生抗凝治疗; 3、易栓症的病人本身先天性的蛋白C、蛋白S含量低,抗凝血酶Ⅲ低,还有抗磷脂综合征的这些病人,对于这部分病人来说,如果是一过性的原因能去除掉的,可以在一定阶段去除掉病因以后停止抗凝; 4、先天性长久存在的,不是后天获得性的这种遗传性高凝状态,这部分病人要终身抗凝; 5、部分小腿的肌间静脉血栓,也叫下肢深静脉血栓,这部分血栓危害性较小,但治疗的强度、疗程上还没有达成国际上共识,大部分医院通常对这类患者抗凝治疗1-3个月,使大部分血栓痊愈后,并不需要再进一步的抗凝治疗。
    2023-08-02
  • 什么是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视频)

    什么是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指大隐静脉的瓣膜功能不全,或者是小隐静脉的隐股静脉的瓣膜不全,或者隐腘静脉的瓣膜功能不全导致反流性疾病。也就是说本身是因为瓣膜功能导致的叫原发性的,之所以称为原发,就是区别于继发性的。继发性就是继发于其他因素,尤其是梗阻的因素,比如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后,或者髂静脉受压、腹腔内有肿瘤,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血液流通不畅、深静脉流通不畅以后导致浅静脉曲张。所以区分出来单纯的、没有压迫的、没有继发因素的瓣膜功能不全叫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