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包括早期治疗和长期治疗,具体如下: 1、早期治疗:分为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其中抗凝治疗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基本治疗,可应用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Ⅱa因子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等。溶栓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尿激酶最为常见,急性期起效比较快,溶栓效果比较好;非药物治疗主要为手术取栓,适用于急性期中央型或者是混合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要求患者全身状况较好、预期生存期大于1年、出血风险比较小的病人; 2、长期治疗:包括抗凝治疗以及其它治疗,其中抗凝治疗常采用华法林、利伐沙班等药物。其它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为黄酮类或者是七叶皂苷钠等静脉血管内活性药物的应用;物理治疗包括加压弹力袜、间歇性气压治疗,可改善血液环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者复发。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因(视频)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因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病率较高,具体病因目前不明,可能主要与先天性瓣膜发育缺陷或损害有关,导致瓣膜结构变性和损害。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由于继发血栓形成后的后遗症,故又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它们两者的表现都是以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症状,主要包括下肢胀痛、肿胀以及浅静脉曲张,还有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如色素沉着或湿疹,严重的会出现溃疡。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安全吗(视频)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安全吗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是一个手术过程相对复杂的中等手术。由于疾病没有在重要的脏器上,相对手术风险性比较低,对生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临床上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容易导致邻近结构的损伤、感染、瘢痕形成。严重者可能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更严重的可能会发生血栓脱落而造成肺栓塞。这也是进行该手术最容易形成的并发症,也是最严重或最危险的并发症。所以在手术中会尽量避免损伤不必要的血管,防止血栓形成。术后一定要定期随访以及及早功能锻炼,从而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以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术后要谨遵医嘱穿医用的弹力袜,减轻下肢肿胀和促进血液回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后多久下地活动(视频)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后多久下地活动
    目前临床上对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的切口,大多数为腹股沟区,切口的长度有7-8cm,甚至3-4cm。一般下肢伤口愈合时间需要7-10天,如果伤口疼痛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建议术后2-3天,甚至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刚开始时可以小幅度活动,以后可以随着伤口愈合的情况逐渐加大活动距离及活动时间。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以及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是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决定下床时间。如果疼痛比较严重且难以忍受,同时患者年龄又比较大,则不要勉强下地活动,等疼痛缓解或伤口愈合好了以后可以继续活动。但可以保证在床上时做勾脚运动,防止血栓形成。同时术后要服用抗凝药物,从而防止血栓形成。此外,在术后恢复期要穿弹力袜,以促进病情康复。
    2023-08-02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脂高有什么危害(视频)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脂高有什么危害
    如果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出现血脂高,容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在孕期本身血液处于黏稠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非常高,如果合并存在血脂高,大大增加了下肢血栓的风险,这种情况对于母亲是危及生命的。所以一般都建议孕妇注意清淡饮食,合理搭配优质蛋白质、少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尽量控制血脂处于正常水平,减轻血脂高带来的风险。
    2023-08-02
  • 腹腔镜手术的优势(视频)

    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如下: 1、腹腔镜手术通过腹壁切口进入腹腔内进行手术操作。手术切口只有0.5-1cm,切口小、痛苦小、恢复快; 2、腹部切口瘢痕小、美观,可达到美容要求; 3、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小,且对重要神经、血管、组织保护起到放大作用,减少术中出血; 4、有利于术后恢复。患者术后痛苦小、下床活动早,可减少术后肺部、腹腔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2023-08-02
  • 妊娠期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视频)

    妊娠期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
    静脉血流淤滞、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形成静脉血栓的三个因素,孕期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有很多,孕期雌激素水平增高诱导肝脏合成凝血因子,所以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血浆纤维蛋白都比正常孕妇增加5%以上。生理变化会使围产期出血减少或使产后胎盘剥离面血管迅速形成血栓,这是防止产后出血的重要生理机制,还可以使妊娠女性发生栓塞性疾病风险比未怀孕的女性增加5-6倍。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减少,淤积在下肢、盆腔,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 怀孕期间活动减少导致静脉血流缓慢,其它包括吸烟、肥胖、高龄、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等。 如果孕妇存在明确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家族史或原本存在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发生血栓概率成倍增加。对于预防需要合理调控孕期体重,增强活动、减少久坐、久卧所致的血流淤滞。在产检时需要关注凝血功能中D-二聚体变化,若D-二聚体升高需要到血液外科咨询情况,完善下肢血管B超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穿医用弹力袜,主要目的是促进深静脉回流,改善血液滞留状态。不但可帮助孕妇缓解下肢肿胀、沉重感,还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塞。
    2023-08-02
  • 产后血栓症状有哪些(视频)

    产后血栓症状有哪些
    产后血栓症状需根据血栓发生部位判断,产后如果孕妇未注意饮食、活动,长期高脂、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长期卧床增加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产科最常见的血栓性疾病症状,具体如下: 1、下肢深静脉血栓,患侧肢体出现肿胀、胀痛、按压痛等症状; 2、如果血栓在脑部血管,可能出现脑血栓,患者出现头晕、眩晕,尤其晨起和劳累后。如果1-2天内患者反复出现头晕或者眩晕,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排出脑血栓的可能性; 3、肺栓塞疾病,如果大血管突然栓塞,可造成患者突然死亡,如果血管未完全阻塞,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憋气等症状,需要进行肺CT、血管造影排出肺栓塞,并给予对症治疗。
    2023-08-02
  •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要点(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要点
    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后,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及恶心呕吐,甚至影响肢体活动,需要家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1、在饮食上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减少咀嚼类不宜消化食物; 2、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堵塞,坠积在肺里出现坠积性肺炎; 3、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下肢出现障碍,对于严重意识障碍患者,下肢活动受到较大影响或不能自理,需要家人按时针对患者小腿肌肉进行按摩,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
    2023-08-03
  • 脊髓损伤术后怎么护理(视频)

    脊髓损伤术后怎么护理
    脊髓损伤手术以后护理主要分三个方面: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指导。具体如下: 1、生理护理:手术以后,在围手术期,患者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比如常见的坠积性肺炎,要注意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在康复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褥疮或者肌肉萎缩,这种情况下要定期被动辅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受压部位皮肤护理,以减少褥疮发生。另外,还有可能出现泌尿系感染,要进行定期膀胱冲洗,尿道口护理,同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定期进行被动按摩,或者用下肢静脉泵交替使用; 2、心理护理:包括患者健康宣教,创造良好的恢复空间,恢复氛围,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必要的劝慰; 3、康复指导:一般在3个月之内要给予患者被动康复训练,3-6个月之间要让患者主动锻炼为主,一般到12个月以后,要教会患者以及家属,自行进行康复训练。 总的来说,脊髓损伤以后护理对于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返回健康生活中去至关重要。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