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

  •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安全吗(视频)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安全吗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是一个手术过程相对复杂的中等手术。由于疾病没有在重要的脏器上,相对手术风险性比较低,对生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临床上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容易导致邻近结构的损伤、感染、瘢痕形成。严重者可能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更严重的可能会发生血栓脱落而造成肺栓塞。这也是进行该手术最容易形成的并发症,也是最严重或最危险的并发症。所以在手术中会尽量避免损伤不必要的血管,防止血栓形成。术后一定要定期随访以及及早功能锻炼,从而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以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术后要谨遵医嘱穿医用的弹力袜,减轻下肢肿胀和促进血液回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后多久下地活动(视频)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后多久下地活动
    目前临床上对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的切口,大多数为腹股沟区,切口的长度有7-8cm,甚至3-4cm。一般下肢伤口愈合时间需要7-10天,如果伤口疼痛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建议术后2-3天,甚至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刚开始时可以小幅度活动,以后可以随着伤口愈合的情况逐渐加大活动距离及活动时间。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以及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是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决定下床时间。如果疼痛比较严重且难以忍受,同时患者年龄又比较大,则不要勉强下地活动,等疼痛缓解或伤口愈合好了以后可以继续活动。但可以保证在床上时做勾脚运动,防止血栓形成。同时术后要服用抗凝药物,从而防止血栓形成。此外,在术后恢复期要穿弹力袜,以促进病情康复。
    2023-08-02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脂高有什么危害(视频)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脂高有什么危害
    如果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出现血脂高,容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在孕期本身血液处于黏稠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非常高,如果合并存在血脂高,大大增加了下肢血栓的风险,这种情况对于母亲是危及生命的。所以一般都建议孕妇注意清淡饮食,合理搭配优质蛋白质、少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尽量控制血脂处于正常水平,减轻血脂高带来的风险。
    2023-08-02
  • 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检查方法(视频)

    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检查方法
    妊娠期凝血系统发生生理改变,导致围产期女性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较非孕妇女明显的增加,是同龄正常妇女的5倍。如果有高龄、血栓病史或者长期卧床、肥胖等高危因素,发生风险更是增加。其中80%为静脉的血栓,20%为动脉血栓,最为常见的是双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盆腔、上肢、颈部血栓,常见的症状为一侧肢体疼痛和肿胀。检查方法如下: 1、颈静脉加压超声检查:对于结果可疑血栓但又不能确定者,可进一步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 2、D-二聚体检查:是孕期长期做的一个检查,对诊断非孕期静脉血栓有帮助。但妊娠期D-二聚体生理性升高,不能作为孕期诊断血栓疾病的依据; 3、可疑肺栓塞的病人可行CT检查或者CT血管造影检查,心电图、血气分析可辅助诊断。对于有明显临床症状,但是检测结果为阴性的高危血栓孕妇,可以考虑经验性抗凝治疗。
    2023-08-02
  • 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引起肢体肿胀怎么办(视频)

    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引起肢体肿胀怎么办
    血栓性疾病发生主要有三个要素,血流停滞或缓慢、静脉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孕妇是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因为: 1、因凝血因子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2、因为妊娠期大量孕激素增加、循环血量增加、子宫增大、静脉回流障碍,致血液淤滞; 3、产科并发症导致静脉血管壁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肢体血液回流受阻,可引起下肢的肿胀。 治疗主要是抗凝治疗,孕期产科医生会针对孕妇血栓,妊娠期高危评分,酌情使用药物抗凝预防血栓治疗。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方法主要有: 1、避免长时间坐位姿势; 2、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尤其在长途旅行时; 3、多喝水可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4、高风险时穿逐步加压弹力袜; 5、特殊情况下,比如保胎需要长时间卧床情况下,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中危及以上的孕妇等,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具体治疗需要在专科医生的评估下决定。
    2023-08-02
  • 下半身瘫痪康复训练有用吗(视频)

    下半身瘫痪康复训练有用吗
    下半身瘫痪,临床上由于脊髓损伤以后引起的截瘫,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的脊髓损伤,尤其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来说,患者以及家属会觉得没有希望恢复就会放弃治疗。其实不然,如果患者脊髓损伤以后缺乏基本的康复锻炼,而长期卧床,就会出现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下降,骨质疏松,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有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康复治疗就是要教会患者学会日常生活能力,比如在床上的翻身、转移,还有作业疗法,帮助患者学会穿衣、洗漱、如厕等。另外,在康复护理方面,还要教会患者学会间歇性导尿来处理二便。同时还会为患者设计文体活动来提升患者的心肺功能。 另外,康复治疗还包括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辅助器具的配备以及家庭环境的改造,这样即使患者的余生都在轮椅上度过,也可以活得丰富多彩,科学的康复训练非常有必要。
    2023-08-03
  • 人工膝关节置换后腿肿的原因(视频)

    人工膝关节置换后腿肿的原因
    膝关节置换在骨科属于较大手术,手术创伤较大,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存在许多原因,最常见原因是术后局部水肿。患者下地行走时水肿可以逐渐下移,甚至到达踝部和足部,属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正常反应。膝关节置换术存在严重并发症,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患者术后下肢肿胀较严重,首先需要进行检查排除深静脉血栓形成,因为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发生,对患者危害较大。 一旦血栓脱落会造成肺栓塞,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所以一旦发生严重肿胀需要及时就医,排除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深静脉血栓形成已经排除,患者下肢仍然肿胀,可以减少功能锻炼时间。卧床时抬高下肢可以减轻水肿,通常水肿完全消除大约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
    2023-08-03
  • 股骨颈骨折的脚肿是怎么回事(视频)

    股骨颈骨折的脚肿是怎么回事
    骨颈骨折术后由于伤口疼痛、长期卧床、缺少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运动、下肢静脉曲张等原因,造成下肢静脉回流瘀滞继而出现患肢肿胀,也有部分患者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患肢肿胀。 对于下肢静脉回流瘀滞引起的患肢肿胀,通过抬高患肢、下肢等长肌肉收缩运动、热敷以及下肢空气波等治疗,穿弹力袜以及抗凝药物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 如果出现单一下肢肿胀并伴有小腿疼痛,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该及时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或者下肢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后果比较严重,严重者栓子脱落可继发心、脑、肺的栓塞综合征并且危及生命,所以术后下肢肿胀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应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2023-08-03
  • 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视频)

    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
    股骨颈骨折如果做手术,不管是内固定还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术后也有并发症,但这些并发症大多和卧床有关。如果患者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减慢,就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就会发生肺栓塞、脑梗死。如果长期卧床肺容易坠积、痰咳不出,产生坠积性肺炎、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就会发烧,进一步导致喘憋、呼吸困难出现呼吸衰竭,如果是老年人出现肺部感染,还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此外,卧床并发症是因为排尿困难、排尿不畅会出现泌尿系感染,还有臀部、脚后跟、内外踝出现压疮,均是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并发症。股骨颈骨折积极手术是为了避免上述卧床并发症。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不管年龄、各种内科并发症,都要积极寻求手术治疗。
    2023-08-03
  • 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注意事项一般有哪些(视频)

    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注意事项一般有哪些
    股骨颈骨折手术分为两种方法,包括内固定手术和人工关节手术。内固定手术以后,存在从部分负重到完全负重的过程,此过程大概需要三个月的时间,需要患者经常到医院定期复查拍片,明确骨折有无移位,后期还要明确有无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出现坏死的可能。对于老年人而言,人工关节手术以后的注意事项是,观察患者假体的位置、伤口或手术局部有无红肿、发热、疼痛等迹象,以及有无下肢明显肿胀,例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这些都需要找医生复查,早期预防并发症可以获得较好结果。 此外,手术以后的康复训练也较为重要,例如训练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特别是髋外展肌群,即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力量,对于行走步态和行走自如较为重要。另外,训练关节活动范围。平时生活需要做多种动作,例如上楼、上厕所、骑自行车等,此类训练可以帮助患者能够更轻松自如的完成日常生活动作。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