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滋苗

  •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时的给氧流量(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时的给氧流量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高流量给氧,因为心力衰竭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肺水肿、肺淤血,导致肺里存在较多湿啰音、渗出,氧合受到影响,此时给予较低流量的氧,氧合并无法改善。此时需将氧流量提高。通常提高至6-8L/min。如果急性心力衰竭在给予6-8L/min的流量后氧合仍不能改善,症状也不可改善,呼吸频率仍不能降低,需应用呼吸机,比如采取呼吸机正压通气改善氧合。 经过氧疗、药物治疗后,心衰患者的症状会缓解,缓解后流量要切换,不可再高流量给氧。心衰缓解后可将流量减至2L/min,甚至更低流量,一旦缓解后不建议持续高流量吸氧。
    2023-07-31
  • 单人心肺复苏电除颤使用方法(视频)

    单人心肺复苏电除颤使用方法
    除颤对心肺复苏较为重要,心肺复苏能否成功主要依靠胸外按压、急救呼吸与除颤。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普通人群均能使用,方法较简单,步骤不多。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打开开关,根据语音提示操作,将两个电极一个贴到乳头外侧位置,另一个贴至右边锁骨下面; 2、贴上电极后,将黄色插头插上,可自动识别患者心律失常类型,根据提示确定能否碰触患者; 3、按黄色灯除颤完成。 随后继续心肺复苏操作即可,操作较简单,2-3步即可操作完成。
    2023-07-31
  • 发生心脏性猝死怎么办(视频)

    发生心脏性猝死怎么办
    如果发现患者倒地,首先进行评估、识别患者是否发生猝死。可通过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评估,拍打双肩呼叫患者,如无反应且10秒钟内确认同侧颈动脉无搏动,无呼吸,意味者患者猝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如果在院外,需要立即呼叫120或请人帮助呼叫120,并且此时需要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果在院内,则需要呼叫复苏团队RRT,进行更高级的心肺复苏,尽早实施胸外按压,快速进行除颤,还需要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应除颤优先、按压优先,除颤较为重要,如并无除颤设备,则以按压优先,首先进行30次按压,然后配合2次急救呼吸。
    2023-08-03
  • 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视频)

    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心脏功能衰竭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患者的病史,了解有无心脏疾病病史,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还应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龄、有无缺氧病史、血管问题、有无端坐呼吸等症状; 2、结合患者体格检查,体格检查较为重要,可以通过听诊器听两肺有无啰音,啰音分布面积体现出心力衰竭不同分级。还应观察双下肢有无水肿、心脏听诊有无杂音、颈静脉有无充盈等。部分患者颈静脉处于怒张状态; 3、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电图有无异常。可进行胸片检查,了解有无肺水肿、肺淤血等。如果存在肺淤血、心脏扩大,可进行利钠肽水平检测。如果患者检测脑钠肽前体水平超过125ng/L,或者脑钠肽水平超过35ng/L,基本可确定患者为心力衰竭; 4、有条件的患者还可进一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脏结构、功能异常。如果存在异常,则心力衰竭的诊断基本可以明确。
    2023-07-31
  • 慢性心力衰竭的表现(视频)

    慢性心力衰竭的表现
    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发展缓慢的特点。慢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依照分级具体如下: 1、Ⅰ级慢性心力衰竭表现为不影响日常活动,如患者住五楼,可上至五楼,甚至六楼; 2、Ⅱ级患者仅可上至三楼,出现呼吸困难、心跳较快、濒死感等症状,必须要停下; 3、Ⅲ级患者只能上至二楼,通常体力活动会受到影响; 4、Ⅳ级患者即使不进行活动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及其它症状。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可使患者在平地行走6分钟,如果6分钟可行走超过450m,提示心力衰竭为轻度;如果路程<150m,提示重度心力衰竭;如果介于150-450m,提示中度心力衰竭。
    2023-07-31
  • 肾功能肾衰怎么办(视频)

    肾功能肾衰怎么办
    肾功能衰竭后,尤其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后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分类进行,具体如下: 1、肾前性因素:主要包括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导致肾功能损伤、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少尿、无尿。此时可补充液体、输血、止血治疗; 2、肾后性因素:主要包括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核、输尿管肿瘤或膀胱肿瘤导致排泄不畅,引起肾积水,造成肾功能衰竭。此时需要通过手术的手段解除梗阻,梗阻解除后,肾功能衰竭也可解决; 3、肾性因素:通常因毒物、药物或其它因素导致肾间质、肾实质、肾小球发生病变,机制较为复杂。少尿期、多尿期与恢复期分期不同,治疗也不同。少尿期需注意控制水与钠,每天补液量要根据前一天出量决定,结合非显性丢失量,大约400mL/d。患者体温每升高1℃,增加100mL液体。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尤其是高血钾需要及时处理。
    2023-08-01
  • 心肺复苏CAB是什么意思(视频)

    心肺复苏CAB是什么意思
    CAB中,C为胸外心脏按压,A为开放气道,开放气道的方法主要为抵额抬颏,使患者头尽量往后仰。B为急救呼吸,可口对口人工呼吸,也可应用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与急救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要放在第一位的原因与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关。70%-80%患者的心脏骤停均因心脏原因引起,此时患者心脏停止跳动,冠脉无灌注,心肌缺血,当务之急是要重新让血液流动,并且让冠脉恢复灌注。提高灌注主要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且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cm,频率100-120次/分,避免过快,否则会影响灌注压。
    2023-08-03
  • 心脏骤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心脏骤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脏骤停的原因较多,存在心脏病史的患者较为常见,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年纪大的患者,年轻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炎、其它心脏疾病等隐患,这些患者易发生心脏骤停、心律失常。还有患者的心脏骤停原因不明,不能立即分析出原因。 若心脏骤停由于低血容量引起,患者可能因车祸致大量失血,出现心脏骤停;部分患者可能为低氧,如从低海拔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到高海拔地区,可出现低氧,发生心脏骤停,此时需考虑心脏骤停是不是由于低氧引起;酸中毒也可由于高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还有些患者需检测血糖,确定是否为低血糖;部分患者冬天因寒冷发生低体温,从而导致心脏骤停;此外,中毒、心包填塞、气胸、冠状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等均可引起心脏骤停。
    2023-08-03
  • 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视频)

    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
    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有以下几点: 1、病人经过心肺复苏抢救,恢复自主呼吸、自主心跳,可以停止心肺复苏,进入更高级别的监护状态。譬如进行体温管理,可能要送到综合ICU进行进一步的生命支持、脏器支持; 2、病人经过努力抢救,没有抢救回来,一般至少进行30分钟的抢救,如果检查病人没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而且瞳孔散大,没有脉搏、自主呼吸,也可以停止心肺复苏; 3、如果环境安全已经危及到施救者,也需要立即终止心肺复苏。
    2023-08-03
  •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时间(视频)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时间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需要一直操作到患者心脏、呼吸恢复,或等到专业团队到来,此时方可结束。 如果2-3人一起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临床上进行操作的时通常遵循2分钟轮替1次的原则,每进行2分钟胸外按压,或进行2分钟急救呼吸,需要进行轮换。如果不轮换,施救者势必会疲劳,复苏的效率、质量会降低。比如按压频率会逐渐下降、按压深度可能达不到5cm、人工呼吸会漏气、超时等,将会直接影响心脏骤停抢救的成功率。所以通常在感觉劳累时,或每2分钟进行轮替。如果施救者仅有一人,则应尽最大努力抢救患者。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