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春红

  • 小孩肌酸激酶高好治吗(视频)

    小孩肌酸激酶高好治吗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其次为脑组织。肌酸激酶增高是指血清肌酸激酶高于正常值上限的1.5倍以上。肌酸激酶增高好不好治与引起肌酸激酶增高的原因相关。 大部分患儿是由于肌肉疾病导致肌酸激酶增高,如常见的肌营养不良,有时CK-MB增高,肝功能中的转氨酶也升高,肌酸激酶甚至可达100倍以上,表现为上下楼梯困难,甚至失去行走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心功能不全,不太好治,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后期会影响到心肌,表现为扩张性心肌病。 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在发烧或腹泻后表现为小腿疼痛,肌酸激酶增高,通过限制运动、给予维生素C等对症治疗,肌酸激酶会很快下降。此外,小儿剧烈运动后马上去测心肌的肌酸激酶,有时也会增高,一般通过休息,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
    2023-07-31
  • 儿童窦性心动过速严重吗(视频)

    儿童窦性心动过速严重吗
    窦性心动过速是指窦房结释放冲动的频率高于同年龄正常范围,是小儿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严重与否与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持续时间有关。一般年龄越小,心跳越快,新生儿心率可达到140-150次/分,随着年龄增大,心率逐渐下降。 引起心动过速常见的原因包括运动、疼痛、情绪紧张、恐惧等,一般休息后心率会逐渐下降。部分年幼的患儿害怕做心电图检查,在检查时哭闹,也会导致心跳明显增快,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待其安静后心率会慢慢恢复正常。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脱水、电解质紊乱、低钾、心肌炎、心力衰竭等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若为哭闹、紧张或发烧引起的心动过速,患儿安静后心跳会逐渐下降,则不是很严重。若为脱水、心力衰竭等引起的持续性心动过速,则较为严重。
    2023-07-31
  • 婴儿心脏间隔缺损怎么治疗(视频)

    婴儿心脏间隔缺损怎么治疗
    婴儿心脏间隔缺损常见的是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是胚胎发育不良所致,属于先天性心脏病,会随着年龄增长发展为肺动脉高压,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室间隔缺损需根据解剖部位、缺损大小和临床症状的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中型或大型室间隔缺损,出生后2-3个月随着分流量增加,会表现出喂养困难、体重增加缓慢等,内科可应用扩血管药物和利尿药物改善症状,但最终需进行外科手术,建议症状较重的患儿尽早手术。缺损上缘邻近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的患儿,也需尽早手术。平常无症状的小型缺损患儿可观察到2-3岁以后再判断是否需要手术。 房间隔缺损可造成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若房间隔缺损在3mm以下,1.5岁以内的患儿大部分可以自然闭合。若缺损在3-8mm,1.5岁以内的患儿多数也可自然闭合,但缺损在8mm以上,则很少能自然闭合,目前有内科介入手术和外科开胸手术两种治疗方法。
    2023-07-31
  • 宝宝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手术成功率(视频)

    宝宝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手术成功率
    房间隔缺损是由于原始心房间隔的发育异常,导致患儿出生后在心房之间有一个残留的孔,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单纯房间隔缺损手术成功率可达99%以上,手术分为内科介入伞片封堵及外科开胸两种方法。 内科介入对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和患儿的年龄有一定要求,一般年龄在3岁以上、缺损位置在房间隔中央,同时房间隔的直径可放入伞片,且放入伞片后与各个瓣膜有一定的距离,不影响瓣膜关闭和血液回流,才可进行手术。目前大部分房间隔缺损可通过伞片封堵来进行治疗。
    2023-08-02
  • 心动过速的病因(视频)

    心动过速的病因
    小儿正常的心率变异范围较大,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心率超过正常范围称心动过速,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速,发热、运动、疼痛、情绪紧张等情况下可引起,通过休息或治疗原发病后,心率会慢慢下降。部分年幼的患儿害怕做心电图检查,检查时哭闹,也会使心率明显加快,心电图报告提示窦性心动过速。 另外,心动过速一般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脱水、电解质紊乱、心肌炎、心力衰竭等,治疗原发病后心率会降至正常范围。阵发性心动过速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通常是由于心脏传导异常所致,也可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肌炎等患儿,不同病因引起的心动过速治疗方法也不同。
    2023-08-01
  • 小儿心房扑动怎么治疗(视频)

    小儿心房扑动怎么治疗
    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是由于激动在心房内快速环形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主动性的快速心律失常,房扑引起的症状与心室率的快慢以及有无器质性心脏病相关。 心室率快、严重者可引起心功能障碍,需积极治疗。若发生在正常心脏,非持续性发作,心室率接近正常者,可密切观察,随着年龄增长,部分患儿可自行恢复。胎儿出现心房扑动,母亲可口服地高辛,药物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进行治疗。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肌病、弹力纤维增生症等器质性心脏病且出现房扑,心室率快的患儿,可造成心力衰竭,常选用地高辛或心得安。 治疗房扑需针对病因,如有先天性心脏病、大的房间隔缺损等,应治疗基础疾病。若药物治疗无效,可采用电学治疗,顽固病例可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2023-08-01
  • 不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视频)

    不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
    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目前是引起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典型川崎病又称为不完全性川崎病,指不具备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双眼结膜充血、口唇鲜红皲裂、皮疹、手足肿胀以及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以上6项中符合5项,即可诊断为完全性川崎病,小于5项,只有3项或4项,甚至只有2项者,为不典型川崎病,但患儿也存在心脏冠脉损伤、白细胞增高、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贫血、肝功能损害等表现,与完全性川崎病相同。结合上述检查结果,可诊断为不完全性川崎病。 川崎病还有腹痛、抽搐等一些不典型症状,有时可能会漏诊或误诊,造成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因此需警惕症状不完全或症状不典型的川崎病。
    2023-08-02
  • 小孩突然心跳加速怎么回事(视频)

    小孩突然心跳加速怎么回事
    小儿突然心跳加速,首先要注意是否有发烧的情况,发烧时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增加20次/分。此外,精神紧张、疼痛、情绪激动、恐惧或哭闹也可导致心跳加速。 若无发烧或情绪激动等原因,突然心跳加快可能是由于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心脏传导异常所致,以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若持续时间较短,患儿通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需根据心电图的表现明确病因,看是否有预激综合征、心肌炎等疾病。 多数婴儿对室上性心动过速耐受较好,若心动过速持续6-12个小时以上,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越容易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可表现为吃奶差、面色灰、易激惹、腹痛、呕吐等。年长儿心律失常时症状与成人一致,如心慌、胸痛、腹痛、活动耐量下降等。
    2023-08-02
  •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怎么治疗(视频)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由于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所致,与原发性心肌病不同,但心动过速造成的心肌病也可表现为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室上速控制以后或心律失常控制以后,患儿的心肌功能失常或心脏大小可部分或完全恢复。心动过速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控制心动过速是治疗的关键。 心动过速的治疗包括应用心律失常药物以及经导管的射频消融术。总体而言,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一种临床预后相对较好的可逆性心肌病,控制心律失常以后,左心室功能及心脏大小可恢复正常,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心肌病的关键。 判断是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还是原发性心肌病,需看控制心动过速或者心律失常以后,心脏大小以及心功能是否恢复,短时间内能恢复的考虑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需治疗心动过速及原发疾病。
    2023-07-31
  • 小儿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是怎么回事
    肌酸激酶有3种同工酶,CK-MM是骨骼肌型,CK-MB是心肌型,还有一种是CK-BB。医院通常检测CK-MB,所以小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一般是指CK-MB增高。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尤其是CK-MB增高,多数提示心肌细胞遭到破坏,细胞中的酶释放到血液中。 患儿在病毒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时会影响到心肌,心肌细胞受损后,酶释放到血液中,查同工酶就会增高。肌营养不良时,肌酸激酶可达100倍以上,同时CK-MB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需结合心电图、心脏超声或肌电图来辨别是由心肌损害引起,还是由其他肌肉疾病所致。如果是心肌损害引起,需引起重视,让患儿适当休息并给予营养心肌等治疗。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