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东峰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表现(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表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常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症状一般由轻至重逐渐发展。动脉硬化闭塞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导致症状突然加重,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不适,如下肢畏寒、发凉等。这部分患者可以检测到动脉功能的异常,比如ABI降低,即肱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比值降低。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即患者在行走时逐渐出现双下肢憋胀,疼痛不适,休息几分钟可缓解,再行走时重复出现这种现象,这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的特征性症状。 病变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静息痛,在患者休息时存在肢端疼痛,平卧或夜间休息时更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以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而诱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体征是肢端皮温下降、皮肤菲薄、毛发脱落等营养障碍性改变,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收缩压下降,肢体溃疡,坏疽等。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泡脚吗(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泡脚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可以泡脚,但是注意水温一定要放在38℃左右的温水。由于下肢动脉的硬化和狭窄,下肢的血流量得到非常大的限制。不仅引发患者下肢发凉、疼痛、色素沉着等甚至溃疡。更重要的是由于血液流量少,下肢组织对于外来细菌、病毒外侵物质抵抗力降低。同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的缺血引起下肢皮肤神经的病变,以及出现下肢皮肤的缺氧性改变,皮肤会变得比较菲薄。 神经的病变会引起病人的感觉减退,这类病人的感觉功能比正常人要迟钝。因此,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脚,避免脚的伤害。可能一个微小的伤口会导致截肢,而泡脚时建议温水泡脚,一般在38.℃左右。如果水温很热,由于病人的感觉迟钝,感觉不到水的实际温度,这时就容易把皮肤烫伤。而小小的破口有可能导致患者形成局部溃疡,坏死,甚至截肢。因此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双脚。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大动脉炎的区别(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大动脉炎的区别
    年龄和发病部位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大动脉炎的鉴别要点,动脉硬化闭塞症以老年多见,以大中动脉多见,常有高血压、高血脂的病史。而大动脉炎多见于年轻女性,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分支起始部,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病变引起动脉狭窄或阻塞,出现脑部、上肢或下肢缺血等症状。临床表现有记忆力减退、头痛、眩晕、昏厥或者发凉、麻木、酸痛、乏力、间歇性跛行,但无下肢静息痛及坏疽。 动脉搏动可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肾动脉狭窄出现肾性高血压,如合并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可有上肢低血压,下肢高血压。胸腹主动脉狭窄可以产生上肢高血压,下肢低血压,在动脉狭窄附近有收缩区杂音。病变活动期有发热等现象。 根据病人的发病年龄及症状、体征、动脉造影等较易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大动脉炎进行鉴别。一般大动脉炎没有动脉壁钙化,没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2023-08-02
  • 介入和消融的区别(音频)

    介入和消融的区别
    讲解医师:申东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西省中医院介入血管科
    介入治疗是介于内科和外科之间的一种微创治疗方式,是目前微创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介入治疗可以分为血管腔内治疗和非血管治疗,消融治疗属于非血管治疗,具体区别如下:\n1、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为大家经常听说的心内科的心脏介入治疗,或者血管外科的血管介入治疗。\n2、非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是指通过非血管的人体自然腔道做的治疗方式,如通过胆道、食道、肠道等做的支架治疗或者扩张的治疗。还有一部分就是直接穿刺肿瘤或者脏器而进行的治疗,例如消融治疗,消融治疗是目前介入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是目前肿瘤微创治疗的重要方式,指利用一根细的穿刺针刺入肿瘤,然后在肿瘤内部进行加热或者注入化学药物,对肿瘤进行灭活,从而达到杀灭肿瘤或者是减少肿瘤体积的作用。\n所以,消融治疗是介入治疗的一个部分,而介入治疗包括消融治疗。
  • 双下肢水肿如何鉴别(视频)

    双下肢水肿如何鉴别
    引起下肢水肿的病变较多,因此鉴别比较困难。常见于以下疾病的鉴别: 1、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的表现,水肿首先出现于局部,可向上延及全身。常伴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等症状。肾源性水肿见于各类肾炎和肾病,其中多为晨起眼睑和颜面部水肿,以后可以发展为全身水肿。常伴有尿检异常,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2、肝源性水肿,见于肝功能失代偿期,首先出现大量腹水,而后出现由于蛋白的减低导致下肢的水肿症状; 3、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长期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的营养缺乏而引起来的水肿; 4、炎性水肿常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即甲低。为凹陷性水肿,好发于下肢,颈部前区,也可出现于眼眶周围; 5、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主要是在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的轻度水肿,可伴有乳房疼痛,月经后水肿可逐渐减退; 6、药物性水肿,主要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胰岛素以及扩血管的药物,特别是钙拮抗剂可引起水肿; 7、特发性水肿,原因不明,突然呈现了双侧肢体的肿胀。多见于妇女,可能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呈周期性水肿。 8、局部性的病变引起来的水肿。因为人体的下肢血液回流和淋巴管回流障碍引起来的水肿。淋巴管水肿比较严重,称之为橡皮腿; 9、因为静脉阻塞引起的水肿,静脉阻塞分为下腔静脉阻塞可以引起双下肢的水肿,称为布加综合征;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双侧髂静脉,股静脉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来的水肿。还有一种情况适用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来的水肿。这些水肿都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3-08-02
  • 消下肢水肿的方法(视频)

    消下肢水肿的方法
    由于引起水肿的原因非常多,每一种病因所引起的水肿治疗方法各不相同,无法有统一的治疗方式。但水肿治疗的基本原则都是,根据病人情况对症治疗,治疗病因消除水肿,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比如心源性水肿一旦诊断明确应该治疗心衰,心衰控制好后水肿自然消退。肝性水肿,若为乙肝、肝硬化引起,则大部分是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这时候就需要抗肝硬化治疗、抗病毒治疗、护肝、营养支持、治疗腹水等。 肾源性水肿原因也较多,主要也是对应治疗。若为肾病则可以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肾病控制后水肿自然消退。若为血管性疾病引起,比如布加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等。则需要解除下腔静脉阻塞或者下肢静脉血栓。其余病因所致的水肿也都需要遵循治疗原发疾病,维持生命体征的基本原则。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典型表现(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典型表现
    患者典型的发病急性期表现如下: 1、突发性单侧肢体肿胀,以左下肢最常见。其典型的症状包括第一患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症状是患者突发症状,在急性期时皮肤颜色可发红,皮肤温度比健侧肢体偏高。血栓部位及范围不同,肢体的肿胀部位也有差异; 2、疼痛,肢体出现疼痛与压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可以表现为持续性疼痛,胀痛,还有压痛; 3、浅静脉曲张,当深静脉出现血栓时,血液会通过浅静脉进行循环,流动。这时就会出现浅静脉曲张,属于代偿性反应; 4、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重的两种情况股青肿、股白肿。股青肿和股白肿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最严重的情况,由于患肢高度肿胀导致患肢动脉出现痉挛,甚至闭塞从而引起肢体缺血坏死。这时候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患肢皮肤发亮,出现水泡或者血泡。起初皮肤颜色为青紫色,皮肤温度偏冷,称为股青肿,进一步可进展为皮肤发白,形成股白肿,全身反应强烈,会伴有高热甚至淡漠等休克表现。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接受大手术的患者,严重创伤患者,长期卧床患者,肢体制动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具体如下: 1、静脉血流缓慢:常见于久病卧床,外伤或者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长途乘车和乘坐飞机久坐不动或长时间的静坐及下蹲位等均可导致血流瘀滞状态; 2、静脉壁损伤:常见的损伤因素包括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静脉局部损伤,撕裂伤,骨折,碎片创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 3、血液的高凝状态: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最常见原因。烧伤或者严重脱水,长期口服避孕药,大剂量使用止血药和脱水药,各种恶性肿瘤疾病也可增加血液的凝固性。此外,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缺乏等先天性疾病亦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重要因素。
    2023-08-02
  • 左肺鳞癌是什么病(视频)

    左肺鳞癌是什么病
    左肺鳞癌是指发生于左肺的鳞状细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肺癌目前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鳞癌是肺癌的一种组织学分型。按照病理学检查肺癌可以分为四型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不同的病理分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临床上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肺癌病理分型对肺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肺鳞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肺癌的30%-50%,而中央型肺癌从肺鳞癌占80%-85%。患者以老年男性占绝大多数,多有吸烟史,肿块生长较慢,转移较晚。治疗上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消融治疗等局部微创治疗方式,在该型肺癌的治疗上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2023-08-02
  • 肺鳞癌晚期有什么症状(视频)

    肺鳞癌晚期有什么症状
    肿瘤的临床症状与肿瘤发现的早晚,肿瘤大小,肿瘤生长的部位以及肿瘤生长的快慢有很大关系。一般肺癌的主要症状为: 1、咳嗽,大部分为干咳,合并肺部感染时咳痰量较多; 2、咯血,大部分是痰中带血,少数患者会出现大咯血; 3、肿瘤晚期时可以出现低热,由于肺鳞癌发生于肺门部位的较多,当肿瘤较大时会出现对周围脏器的压迫而引起症状。如果肿瘤压迫或者侵蚀,叶段支气管可以引起相应部位的阻滞不张,患者可以合并呼吸困难,活动后气喘。若压迫主气道或者左右主支气管,则大部分患者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不能平卧; 4、肿瘤压迫上腔静脉时,可以引起颜面部浮肿及颈胸部静脉曲张等上腔静脉综合征征象; 5、肺尖部肿瘤可以侵犯交感神经链,引起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和胸壁皮肤无汗等神经麻痹综合征。侵犯臂丛神经,可出现上肢疼痛和肌肉萎缩等症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