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丹君

  • Barrett食管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Barrett食管是怎么引起的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黏膜远端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的一种病理现象,是1950年由英国人Barrett首先发现报道,所以称之为Barrett食管,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具体如下: 1、获得性学说:可能与长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或吸烟、向心性肥胖相关,食管下段黏膜长期暴露在酸性环境中,胃蛋白酶和胆汁中,造成食管黏膜反复炎症、破坏,在逐渐修复过程中,不耐酸的食管下段鳞状细胞就被耐酸的柱状上皮细胞所代替; 2、先天性学说:人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早期食管下段主要是柱状上皮细胞,正常人体胚胎发育中,柱状上皮细胞逐渐会被鳞状上皮细胞所代替,但是有些人在进化发育过程中没有被代替,遗留下来胚胎时期的柱状上皮,这是先天性学说,但目前大家更认同的是获得性学说。
    2023-08-02
  • 反流性食管炎咳嗽怎么治(视频)

    反流性食管炎咳嗽怎么治
    反流性食管炎有一部分人会引起咳嗽,一般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刺激食道、气道引起,所以单纯用止咳药效果相对较差。因此,治疗反流引起的咳嗽要先治疗胃食管病,具体如下: 1、生活方式改善:是一切其它治疗的基础,戒烟、戒酒,避免进食高脂肪、咖啡、巧克力、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睡前3小时不要吃东西,睡觉时抬高床头15-20cm,白天进食后避免立即平卧。对肥胖或超重患者,建议控制体重,保持合理体重; 2、药物治疗:主要是抑酸剂、促动力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促动力药有莫沙必利等; 3、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能需要内镜下治疗。
    2023-07-31
  • 慢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视频)

    慢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
    慢性胰腺炎致病因素有很多,目前认为是遗传、环境和其它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致病因素如下: 1、各种胰胆管疾病,如胆道感染、炎症、结石,都会引起胆总管下端或胰管、胆管交接处狭窄或梗阻,梗阻之后就会引起胰液排出受阻,进而引起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逐渐发展为慢性胰腺炎,这是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2、酗酒占我国慢性胰腺炎病因的20%左右; 3、遗传因素,有些人常染色体突变也会引起慢性胰腺疾病; 4、长期血脂高或高钙血症; 5、胰腺先天结构异常,胰液排出受阻; 6、胰腺外伤或手术; 7、IgG4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会引起慢性胰腺炎; 8、吸烟也是慢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3-08-01
  • 贲门失驰缓症是什么(视频)

    贲门失驰缓症是什么
    贲门是胃的起始部位,连接食管和胃,正常情况下进食时贲门处于松弛状态,有利于食物从食道进入胃内。贲门失弛缓症又称为贲门痉挛或巨食管,是由于食管与贲门周围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引起的食管功能障碍,从而引起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食物不能很顺利地从食管进入到胃,滞留在食管,从而会引起食管张力增加,食管蠕动减慢,引起食管扩张。 临床表现因人而异,部分患者会表现为吞咽困难,部分患者表现为胸骨后疼痛,部分患者表现为反酸。还有一些患者因为长期贲门失弛缓症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还有患者因胃食管反流引起咳嗽或肺部感染等症状。
    2023-08-01
  • Barrett食管能治愈吗(视频)

    Barrett食管能治愈吗
    Barrett食管可以根治,一般通过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就可以达到治愈目的。但并不是一旦诊断为Barrett食管,都需要进行内镜和手术治疗。我国Barrett食管癌变率在0.61%左右,所以一般Barrett食管症状比较轻,病理类型不伴有异型增生的,首先建议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尽量把症状减少,然后定期复查。 如果Barrett食管病理提示有低级别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建议内镜下切除或内镜下射频消融,除内镜治疗以外,部分需要手术治疗。综上,Barrett食管只有发生了异型增生,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才算根治,但不是所有的Barrett食管都需要进行根治。
    2023-08-02
  • Barrett食管多久癌变(视频)

    Barrett食管多久癌变
    并不是所有Barrett食管都会癌变,有研究显示80%的食管腺癌发生在Barrett食管基础上。Barrett食管癌变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所以多久癌变没有确切时间。它会从没有异型增生,然后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然后再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最后发展为食管腺癌,所以没有确切时间。 同时Barrett食管每个患者病变范围、病变长度、病理类型不同,癌变风险也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可能会增加癌变风险,反反复复有胃食管反流症状,或有以下危险因素中的三个,年龄>50岁、白种人、男性、肥胖,这四个因素里面有三个以上,癌变风险会增加。如果有家族史,家里一级亲属中至少有一个以上患Barrett食管相关的食管腺癌,他的癌变风险也会高于一般人群。
    2023-08-02
  • 胃反流性食管炎怎么办(视频)

    胃反流性食管炎怎么办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或消除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和预防并发症,具体包括生活方式改善、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如下: 1、生活方式改善是其它所有治疗的基础,包括戒烟戒酒,避免进食高脂肪,少吃巧克力、咖啡、辛辣油腻性食物,睡前3个小时不吃东西,睡觉时把床头抬高15-20cm,白天进食后避免立即平卧。对于肥胖超重患者,建议减少摄入食物的热量,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对失眠或睡觉过程中打鼾的患者,要提高其睡眠质量; 2、药物治疗:主要是抑酸剂,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还有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等促进动力药物,其次还有铝碳酸镁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3、如果药物治疗不明显,或者停药后症状反复发作,可以内镜下治疗,当常规内镜下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出现食管狭窄并发症时,后期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
    2023-07-31
  • Barrett食管的危害大吗(视频)

    Barrett食管的危害大吗
    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唯一公认的癌前病变,80%的食管腺癌是发生在Barrett食管基础上,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患者Barrett食管癌变风险比没有肠化生者高3倍以上。我国Barrett食管癌变率在0.61%,就是1000个人约6个人可能会有Barrett食管相关性食管腺癌。 食管癌患者预后与诊断时的分期密切相关,所以,提高早期食管腺癌筛查率是治愈食管癌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关键在于对Barrett食管治疗和定期筛查。但是得了Barrett食管并不一定会发生癌变,因此需要引起重视,但是不要恐慌,因为癌变率只有0.61%。如果胃镜报告提示可能是Barrett食管,先不要紧张,到医院相关诊室就诊,医生会根据病理报告以及胃镜报告给出建议。
    2023-08-02
  • Barrett食管如何治疗(视频)

    Barrett食管如何治疗
    Barrett食管的治疗主要有生活方式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生活方式方面:少量多餐,尽量吃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食物,同时要戒烟,尽量不要喝酒,限制咖啡、浓茶、刺激性食物摄入。如果肥胖或超重,建议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睡前3小时尽量不要吃东西,睡前尽量把床头抬高15-20cm; 2、药物治疗:一般用抑酸剂,抑酸剂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按照标准剂量,一般疗程为8周左右,有时会加用促动力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也有一定作用,但不推荐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来预防食管异型增生和食管腺癌; 3、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内镜治疗适用于有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以及早期Barrett相关食管腺癌。对于早期Barrett食管腺癌,或高级别异型增生,建议先超声内镜评估病变范围,然后根据结果做内镜下根治治疗。对于相对比较低级别的,直接内镜下切除或消融治疗,然后定期随访即可,有时还会根据病理结果再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2
  • 慢性胰腺炎如何诊断(视频)

    慢性胰腺炎如何诊断
    诊断慢性胰腺炎一般会通过详细了解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综合判断,首先会询问患者病史,既往有没有胆石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平时有没有腹痛、脂肪泻、血糖偏高。通过内科查体、实验室检查,可以观察胰腺内分泌、外分泌功能有无问题,还可进行基因检测。 此外,通过B超检查观察胰腺形态有没有改变,还可以通过CT或磁共振检查看胰腺结构有没有异常,胰管有没有扩张,胰腺有没有萎缩,甚至可以做MRCP,看有没有胰腺、胆管病变。有时会做超声内镜,它对慢性胰腺炎更加敏感,因为超声内镜下可以通过细针穿刺抽吸,可以与胰腺癌相鉴别。诊断困难时,甚至可能会用到内镜下胰胆管造影。综上,诊断慢性胰腺炎依靠是B超、CT、磁共振、ERCP、MRCP,次要诊断包括腹痛、淀粉酶升高、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异常。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