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金

  • 自身免疫性肝病吃什么?(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病吃什么?
    讲解医师:李祥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消化内科
    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一般没有特别症状,所以它的饮食没有特殊要求,但是进展到肝硬化的时期,它饮食上是有一定的要求。首先饮食上不能太硬、不能过烫、过于粗糙,为什么?是因为它发生肝硬化的时候,可能会引起一个食管胃底的静脉曲张,容易诱发出血;第二点,要低盐饮食,食盐的主要成分大家都知道是氯化钠,体内钠的增加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可引起腹水或者四肢的水肿,所以腹水的患者是一定要限制食盐。有人研究15%的腹水的患者,通过限盐患者可以自发性利尿,使腹水消退。当然我们所谓的是限盐,但并不意味着一点盐都不吃,每天可以食用五克左右的食盐。这一点要包括含盐的一个食物或者是药物,过于严格的限制,一方面是患者难以忍受;第二个也容易导致低钠血症,诱发脑水肿;第三点,要少吃多餐,注意质量,总量逐渐增加,血清白蛋白的低下是腹水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营养不良包括吸收障碍,白蛋白等合成减少,会使腹水难以消退或者加重。有研究表明蛋白质的营养不良是肝硬化病人死亡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营养支持治疗对于改善慢性肝病的患者,预后非常必要,可以服用蛋白质粉,还有氨基酸等,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食欲正常的患者可以少食多餐,也提倡加餐,只要没有肝性脑病,大便正常就应该鼓励进食,富含蛋白质的牛奶、鸡蛋、鱼类、肉类等等;第四点,要促进利尿,要向医生学习怎么来适量的使用利尿的药物,可以结合一些食物,比如说像萝卜、赤小豆、西瓜、冬瓜、鲫鱼等,都是有一定的排水的作用;第五点,要学会评估食物是否合适,患者要根据自己自身的情况来调整,比如吃了饱胀也不行,吃了便秘或者腹泻都不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握。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方法(视频)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方法
    上消化道大出血按以下方法进行急救: 1、让患者平卧、禁食,单纯黑粪时可进少许流质饮食,病情严重时需要吸氧,并防止呕吐物引起误吸; 2、抢救休克,轻度出血者以输液为主,中度和重度出血者需要输血; 3、止血处理,采用药物止血、内镜治疗、TIPS治疗、气囊压迫止血等方法。
    2023-07-31
  •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病?(音频)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病?
    讲解医师:李祥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消化内科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以肝脏为相对特异性的免疫病理损伤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这三类疾病任何两者之间的重叠综合征。它常同时合并肝外的免疫系统的疾病。它的诊断主要依据特异性生化的异常、自身抗体和肝组织的病理特征。由于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报道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患病率逐年上升,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临床上有自身免疫的各种表现,比如黄疸、发热、关节炎等症状,可以见到高γ-球蛋白血症、血沉加快、血沉的自身抗体阳性等。大约20%-25%的患者,起病类似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表现为黄疸、纳差、腹胀等。一些易感人群临床表现为以女性多见,主要见于青少年期。另外绝经期的妇女也比较多见,起病大多数比较隐匿或者是缓慢,可有关节酸痛等。它的特点也有肝外的表现,同时其它的症状可以掩盖原有的肝病。它的肝外的表现有关节炎、慢性低热、皮疹、内分泌失调、肾小球肾炎、胸膜炎,溃疡性结肠炎、干燥综合征等。
  • 自身免疫性肝病能治好吗?(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病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李祥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消化内科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肝脏损伤,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的特点,将它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还有胆系损害及胆汁淤积为主型,比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这些疾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相互重叠存在,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炎主要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硫唑嘌呤为主。原发性胆汁肝硬化主要的药物是熊去氧胆酸,可以联合使用长春新碱、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它的主要药物也是熊去氧胆酸、免疫抑制剂和抗纤维的制剂,针对胆管狭窄的患者可以在内镜下行胆管扩张和乳头肌切开放置支架等等。同时三者均需要对症治疗。晚期的患者需要肝移植,但是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所以目前尚没有可治愈性的药物,但是只要规范的、合理地用药,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一类疾病可以长期缓解。
  •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怎么回事(视频)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怎么回事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指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病因不明、免疫介导累及到肝脏的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终末期只能做肝移植。临床上反复出现转氨酶升高、高球蛋白血症、血液中发现自身抗体,组织学上以肝小叶的界面性肝炎和汇管区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
    2023-08-01
  • 肝区隐痛是怎么回事(视频)

    肝区隐痛是怎么回事
    肝区隐痛指右季肋区有疼痛,因患者肝脏充血、肿胀、渗出、肝包膜刺激神经而产生胀痛、钝痛、重压感、刺痛等。由于肝脏邻近脏器组织较多,所以肝区疼痛不一定是肝炎,需从多方面找原因。肝包膜周围炎、胆系感染、胸壁病变都会引起肝区隐痛,胸膜及肺组织病变、膈下脓肿等也会引起肝区隐痛。
    2023-08-03
  • 胃出血如何用药?(音频)

    胃出血如何用药?
    讲解医师:李祥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消化内科
    胃出血是通俗的说法,实际上临床上就是指上消化道出血,它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胃癌,针对病因它的用药有所不同。但大多数用药有一定的共性。首先最常用的就是质子泵的抑制剂;第二、有H2受体的拮抗剂;第三、还有去甲肾上腺素,这个一般作为口服或者胃管的滴注;第四、可以口服凝血酶;第五、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他的用药的目的是减少内脏的血流,垂体后叶素是常用的药物,但是作用时间短,主张小剂量的用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孕妇患者是不宜使用的,主张同时舌下含服,如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近年来,主要应用血管生长抑制素、奥曲肽、特利加压素等,短期使用几乎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是价格较高。
  •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标准(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标准
    讲解医师:李祥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消化内科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肝脏损伤,主要含有三类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这三种疾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相互重叠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诊断积分系统,治疗前大于15分,治疗后大于17分,可以确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主要的诊断标准第一个是碱性磷酸酶升高,第二个是抗线粒体抗M2型抗体的高低度,第三个是影像学的排除大胆管的梗阻,第四点病理提示小胆管的损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它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生化的检查提示,淤胆及自身抗体的出现,胆管造影提示肝内外胆管有多发的狭窄扩张的串珠样表现。肝活检可以见到胆管的稀少、闭塞、胆管周围纤维化,同时有以上2-3种疾病,那就可以诊断为重叠综合征。
  •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方法(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李祥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消化内科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肝脏损伤,根据临床表现、生化影像学和肝脏的组织病理特点,简单分为肝炎为主型,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炎、胆系损害及胆汁淤积为主型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这三类疾病可以单独的存在,也可以相互重叠存在。根据病情治疗方法也各有特点,自身免疫性肝炎主要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硫唑嘌呤为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它主要药物就是熊去氧胆酸,可以联合使用长春新碱、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主要药物是熊去氧胆酸、免疫抑制剂和抗纤维化制剂,针对胆管狭窄的患者,可以在内镜下行胆管的扩张与乳头肌切开放置支架,同时三者均需要对症的治疗,晚期的患者一般需要肝移植。
  • 自身免疫性肝病传染吗?(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病传染吗?
    讲解医师:李祥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消化内科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一般认为遗传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主要的发病因素。遗传易感性可能影响机体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性,人体还有白细胞抗原和第二基因,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独立的危险因素。此外,病毒感染、药物和环境可作为触发因素,促使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病人由于免疫调控的功能缺陷,导致机体对自身肝细胞抗原产生反应,表现为以细胞介导的肝细胞毒性作用和肝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与自身抗体结合而产生了免疫反应,并以后者为主。通过以上,可以知道这是免疫性肝病,没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