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倩

  • 儿童输血后注意事项(视频)

    儿童输血后注意事项
    输血后要观察患儿情况,常见在输血后会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如部分患儿输血结束后会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处理,给予抗过敏药物。此外,部分患儿在输血后会出现溶血反应,如寒战、贫血、黄疸、尿液颜色发红等,此类溶血表现需要密切观察。 患儿输血后应及时复查血常规,查看输血效果,血色素、血小板等有无上升。同时,家长也应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不舒服、呼吸困难等表现,若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向医生反映。
    2023-08-01
  • 单核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单核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通常单核细胞偏高常见原因是病毒感染,多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可见单核细胞异常增高。若患者出现单核细胞增高,还需结合其它临床表现,如有无贫血、有无血小板减少,查体有无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从而进一步确诊病因。 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通常占比为3%-8%。6岁以内的儿童体内单核细胞占比较高,可达15%左右。
    2023-08-01
  • 婴儿白细胞高有危险吗(视频)

    婴儿白细胞高有危险吗
    婴儿白细胞高的原因较多,危险程度需要根据具体病因以及增高程度判断。 如果白细胞高是感染引起,要控制感染,如果白细胞高又伴有贫血、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血涂片可以看到幼稚细胞,可能要考虑白血病,则病情比较危险。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白细胞稍微增高,但炎症感染较轻。若白细胞异常升高, C反应蛋白也升高,婴儿的症状会比较严重,此类情况较为危险。此外,肿瘤溶解综合征也会导致白细胞高,溶解以后会引起危险。
    2023-08-01
  • 牙疼是败血症吗(视频)

    牙疼是败血症吗
    牙疼不一定是败血症。部分患者的败血症可能是由牙部感染引起,患者会出现牙疼症状。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与感染相同,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等症状。部分患者的病程较快,进而出现休克的表现,存在脏器功能衰竭的可能。 牙疼部位可能属于败血症的感染灶,牙疼可由牙龈炎、牙髓炎或者牙根炎引起,细菌从此处进入血液会引起败血症。此外,细菌通过皮肤脓包、疖等感染处进入血液,也引发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肠道细菌感染均有引起败血症发病的可能。
    2023-08-01
  • 输血禁忌有哪些(视频)

    输血禁忌有哪些
    输血的禁忌内容具体如下: 1、曾经出现过输血反应的患者,再次输血时要慎重; 2、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输血时应慎重; 3、血型不合、核血未通过,以及部分自身原因,也不能输血。 输血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通常出现危及生命的失血症状后,需要进行输血治疗。若患者的症状无需输血时,则尽量不输血。
    2023-08-01
  • 血涂片的作用是什么(视频)

    血涂片的作用是什么
    血涂片是有效的血液检查方式,由于血常规检查都是应用机器操作,所以对血液的细胞形态难以辨别,因此需要补充血涂片的检查。血涂片是在玻片上涂抹患者的血液,随后进行染血,在显微镜下进行人工观察。 通过血涂片可以观察白细胞的形态,进而分析疾病的病因。例如可以观察血液是以何种细胞为主、是否存在异型淋巴细胞或幼稚细胞,然后查看红细胞形态大小、有无碎片,不同情况会提示不同疾病。
    2023-08-01
  • 儿童血小板增多是怎么造成的(视频)

    儿童血小板增多是怎么造成的
    血小板增多的原因有原发因素和继发性因素,儿童血小板增多通常以继发性原因为主,通常的原因有感染、缺铁性贫血、缺氧等。 儿童中较少出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此病是骨髓的异常增生,血小板数增高程度异常,通常大于1000×10^9/L。此外,部分儿童会出现脾大的症状,进行骨髓穿刺后可以看到巨核细胞异常增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临床较为少见,儿童多因继发性病因发病。
    2023-08-02
  • 血友病会死吗(视频)

    血友病会死吗
    通常轻度、中度的血友病,若患者无磕碰、手术,出血症状较轻,不会危及生命。重度病症即使无磕碰、手术等外力因素,也会引起自发性出血,出现生命危险。若患者出现颅内出血、内脏出血、髂腰肌出血或咽喉部出血,且出血速度较快,则会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轻微磕碰以后就会出现颅内出血,或者髂腰肌出血、腹部出血等情况,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血友病因体内凝血因子缺乏导致,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出血不止。血友病包括轻、中、重度,凝血因子<1%为重度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严重会导致临床表现更加严重。
    2023-08-01
  • 小孩儿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视频)

    小孩儿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贫血存在较多原因,不同年龄阶段存在不同原因。例如,婴幼儿通常由于喂养不当、添加辅食不及时引起,此类患儿以营养性贫血为主。 若患儿出现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例如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肿瘤浸润,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继而引起贫血症状。若患儿的造血功能正常,由于疾病引起血细胞破坏,则称为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有黄疸、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等。 此外,部分患儿还会存在慢性出血症状,例如肠道的慢性失血、黑便、肠道溃疡、肠道疾病等,引起的慢性失血性贫血,应格外注意。
    2023-08-01
  • 宝宝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如何治疗(视频)

    宝宝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如何治疗
    血红蛋白浓度低也可称作贫血,贫血存在较多原因,可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予不同的治疗。例如婴幼儿由于缺乏造血原料、添加辅食不及时或者早产,导致早期储存不足,造成营养性贫血。因此,可针对性补充造血原料,比如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若为溶血性贫血,应诊断患病原因,分辨其属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从而采取对应治疗。 若患儿为失血性贫血,需要治疗原发疾病,如肠道溃疡、息肉等。此外,产生失血的原因还有骨髓的问题,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或肿瘤引起引起贫血,需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因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