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民

  •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主张使用胰岛素降糖(音频)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主张使用胰岛素降糖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较难控制时主张使用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胰岛素是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糖尿病肾病特别是大量糖尿病肾病阶段,肌酐有可能出现上升,这时口服的降糖药物有可能会带来致死性低血糖的风险,主要是口服药在体内降解、排出受到了肾功能的影响,会持续的降低血糖导致严重的低血糖或致死性低血糖,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低血糖很容易昏迷,当意识到低血糖的时候可能连打电话、叫人的力气都没有甚至在睡梦中就去世,因此低血糖是可怕的。当CKD3期也就是血肌酐>133μmol/L的时候,口服的降糖药物大多数就不能再继续使用,少数可以使用的药物也要考虑减量或者停用、慎用。而胰岛素是唯一可以全程使用的降糖药物,在肾功能不全的阶段需要根据血糖的水平以及肾功能水平做适当的调整,通常都会减少剂量,其目的也是为了防止低血糖。
  • 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有什么风险(音频)

    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有什么风险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导致的糖尿病肾病,现在已经成了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或者主要元凶,而在此之前慢性肾炎导致的肾衰竭是第一位的,但现在糖尿病肾病变成第一位。但是糖尿病肾病换肾的风险要远远大于非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因为糖尿病肾病患者面临的问题更多:1、换肾解决不了糖尿病的问题,新换的肾同样会出现糖尿病肾病。2、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大多有血管的动脉硬化,血管条件并不好。3、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时血糖会失控,很多免疫抑制剂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4、糖尿病的肾病的病人白细胞的功能也就是抵抗力很差,会出现严重的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也高于非糖尿病的患者。因此,综合上述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时要慎重。
  • 高血压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吗(音频)

    高血压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吗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高血压不会引起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是指的血中的白蛋白水平下降,通常低于30g/L时就会全身水肿,大于35g/L时就认为是正常范围,如果是40g/L就认为营养很好。低蛋白血症通常的原因有丢失过多,可以通过尿液丢失,也可以通过各种引流液,包括胸水、腹水引流,或者长期腹泻、炎症性肠病等丢失。还有摄入不足,严重的食欲低下,或者吃的食物中蛋白含量非常少。肝脏病变出现肝炎肝硬化时,食物中的氨基酸不能够正常合成白蛋白时也会引起低蛋白血症,但是这些都与高血压没有关系。有时高血压伴低蛋白血症时要考虑会不会得了肾炎或者肾病综合征,这时的高血压是肾性高血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两者才可能连在一起。
  • 肾炎隐血的中药治疗是什么(音频)

    肾炎隐血的中药治疗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隐血阳性是肾炎常见的一个临床表现,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哪些药物对于隐血阳性有治疗效果,无论是单纯性的血尿,还是血尿合并蛋白尿,治疗只注重蛋白尿的消除,因为发现蛋白尿与肾衰存在密切的关系。蛋白尿是肾衰的重要危险因子,但是隐血不是。正因为隐血没有什么药物可治,很多人尝试了不同的办法,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没有看到肯定的效果。反倒是在治疗过程中带来了新的肾损伤,所以当肾炎的血尿没有蛋白尿时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定期观察。如果合并蛋白尿,其治疗的目标也是主要在于降低蛋白尿,消除蛋白尿或者把降蛋白尿控制在一定范围,而不是针对血尿,所以不存在治疗肾炎隐血的药物,包括中药。
  •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以艾灸吗(音频)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以艾灸吗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时候用艾灸是没有任何帮助,反倒是容易引起感染,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大多数是免疫因素参与的,而艾灸是一种物理疗法,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会影响到病情的进展。也不会对治疗慢性肾脏病产生影响。但如果病人有糖尿病或者体质比较弱,艾灸容易引起皮肤或者针刺部位的感染或者烧伤,因为有时糖尿病出现的末梢神经炎会使感觉迟钝,所以做艾灸治疗肾炎不可靠,没有必要,也不需要这么做。
  • 糖尿病肾病对肾脏有影响吗(音频)

    糖尿病肾病对肾脏有影响吗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对肾脏有影响,糖尿病肾病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血管硬化,特别是肾小球微血管硬化、玻璃样变,导致大量的肾小球失去功能,大量蛋白尿丢失以及水钠排出障碍。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肾功能障碍的时候也导致降糖药物的半衰期大大延长,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特别是肌酐升高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口服降糖药大多不能使用,否则会导致致死性的低血糖。同样胰岛素的使用也要考虑到肾功能对于胰岛素代谢半衰期的影响,通常胰岛素会减量甚至不用,因为这个时候内源性胰岛素的排泄和代谢也受到了影响。对于过去的高血糖,在出现糖尿病肾病伴随肌酐升高的时候可能已经恢复正常,给人的假象是糖尿病已经自愈。
  • 糖尿病肾病4期怎么治疗(音频)

    糖尿病肾病4期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4期也叫做显性蛋白尿期,这个阶段突出的特点就是尿常规中出现了明显的蛋白尿以及肾功能的进行性下降。蛋白尿有的时候多到可以使血浆白蛋白降低到30g以下,表现出肾病综合征,只不过是继发的肾病综合征,它的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最重要的是控制血糖,把糖化血红蛋白尽量控制在7%以下,需要使用胰岛素以及口服降糖药物,强化的降低血糖。二、降低血压,因为血压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降压药物中首选能够影响RAS系统的药物,也就是各类的普利、沙坦。三、降脂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阶段会出现血脂的升高,血脂本身也能够造成肾脏损害。四、要低糖、低脂饮食,适当的限制蛋白的摄入。通过这几个方面基本可以把糖尿病肾病程度稳定下来,稳定在安全的范围,阻止或者延缓它的进展。
  • 尿毒症早期治得好吗(音频)

    尿毒症早期治得好吗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严重的阶段,是不能治愈的,因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多是呈慢性进展性,且不可逆转。不论是尿毒症早期还是晚期治愈都是困难的。部分肾衰竭是在长期慢性肾衰竭基础上出现急性肾损伤,是由于血容量不足或者某些肾毒性药物引起的,当去除了肾脏损害因素后肾功能仍然可以部分恢复和逆转。尿毒症早期通过积极治疗是可以延缓肾功能恶化,改善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低蛋白饮食配合特殊降压药物,包括普利类或者沙坦类的降压药是可以降低肌酐并延缓肾衰,同时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反倒是一些中药到目前没有看到确切的疗效,由于中药的汤剂本身含有更多水分以及中药熬制过程中会渗出非常多的钾离子,对于慢性肾衰的患者服用这类药物是不恰当的,是很危险的。尿毒症早期尽管不能治愈,仍然有些办法延缓,甚至可以一定程度逆转,但也要积极治疗。
  • 急性肾功能衰竭用利尿剂的目的(音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用利尿剂的目的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利尿剂的目的是利尿消肿,使用利尿剂可以减轻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水钠潴留引起的肺水肿、心衰等症状,从而避免因为心脏负荷过重而死亡,可以使用呋塞米注射液、托拉塞米注射液,可以减轻水肿症状。同时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尿少容易引起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脏骤停等,应用利尿剂配合胰岛素、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等对症治疗,可以降低高钾血症。\n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利尿剂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如果是梗阻性因素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过量使用利尿剂容易加重病情,加速肾功能损害。利尿剂本身也是引起肾间质损伤的药物之一,因此要仔细评估它的使用剂量、种类以及持续时间,尽量避免副作用的产生,同时又能够减轻水容量负荷。
  • 慢性肾功能衰竭怎么引起的(音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主要的病因是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蛋白尿造成肾功能损害,引起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从而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同时各种继发性肾病,如高血压肾病或糖尿病肾病等,也会引起慢性肾脏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毒素进入血液中,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同时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如肾发育不良、先天性多囊肾、膀胱输尿管反流等,或遗传性肾脏病,如遗传性肾炎、肾髓质囊性病等,会引起肾小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各种并发症,这种情况会引起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肾脏排毒功能下降,长期受损会引起肾功能衰竭等情况。\n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前三位的引起肾衰的原因是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而在而在我国慢性肾炎是第一位的原因。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早期治疗,可以延缓肾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