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岗

  • 严重产后心肌病怎么治疗(视频)

    严重产后心肌病怎么治疗
    产后心肌病在临床称为围生期心肌病,发生时间主要在怀孕最后一个月到产后五个月之内。围生期心肌病主要表现是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及消化不良等,围生期心肌病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限制盐和水摄入,因为所有水摄入都会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最终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加重围生期心肌病症状。适当运动,而非运动过量,因为患者本身心肌活动潜力不是很大,运动过量反倒会加重心肌病症状。不能绝对卧床,因为绝对卧床会导致心肌病产生心脏血栓,从而产生围生期心肌病症状或者并发症; 2、药物治疗,可达到改善症状、避免并发症的目的。临床用于改善症状药物主要是治疗心衰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及部分强心药。另外,考虑到部分围生期心肌病在心衰之后容易形成血栓,所以还应配合一定抗凝治疗,当心功能下降时也可以配合强心治疗; 3、避免肥胖、感染、多胎等问题,围生期心肌病发生率不高,但在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母儿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应尽可能避免怀孕后肥胖,避免妊娠期高血压、感染、多胎等问题。
    2023-07-31
  • 左房心肌病是怎么回事(视频)

    左房心肌病是怎么回事
    在医学上并没有左房心肌病的明确概念,通常所说的心肌病是指心室肌发生病变,从而导致心室肥厚或扩张,严重者可导致心功能下降。整个心房在心脏收缩过程中所起作用非常小,心房作用是负责收集全身的血液输送到心室,而心室是收缩的主力,负责整个心脏的血输散出去。一般在讨论心肌病时多不涉及心房,所以左房心肌病本身这个概念在医学上不存在。 但临床可观察到一种特殊的情况是房颤,房颤特殊性表现在心脏结构改变,常以左心房增大为主,可以视为心肌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房颤时,心房的收缩频率能达到300-600次以上,高频心房收缩率导致心房收缩力下降。故房颤时收缩力实际在下降,导致残存血液增多,增多的血液将整个心脏系统撑大,撑大过程就是心房纤维化过程,故针对于左心房心肌病治疗,可等同于房颤治疗。 对于阵发性房颤,现在国际公认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能够达到90%以上成功率。对于不能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或者不合适进行手术的患者,应采用一些药物控制心房频率发生,只有将心房率转化成正常心率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2023-07-31
  • 遗传性心肌病有哪些(视频)

    遗传性心肌病有哪些
    心肌病是内科系统中复杂的一种疾病,定义和分类仍在不停更新。临床常见原发性遗传性心肌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及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左室致密化不全心肌病等,具体如下: 1、肥厚型心肌病,临床常见,可引起心肌肥厚,最终由于心肌肥厚而导致心衰。肥厚型心肌病最主要表现是心肌肥厚,并向心腔内部快速增长,从而导致心腔内部心腔变小。心肌增厚,心肌收缩力也随之增大。但对于心脏而言,随心脏不断扩张,收缩力反而下降,导致心衰发生; 2、扩张型心肌病,可引起心肌变薄,最终也可引起心衰; 3、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也称致心失常右室发育不良,主要损伤位于右心室,右心室正常心肌组织被纤维脂肪组织取代,可导致右心室结构出现问题,从而引起各种室性失常,因此称为右心室心肌病; 4、左室致密化不全,指在左心室中有非常多、非常粗大的肌小梁,肌小梁纵横交错后构成非常多的隐窝,从而出现左室致密化不全表现。
    2023-07-31
  • 心肌肥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心肌肥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大多数情况下,心肌肥厚是由于心脏射血阻力增高导致。当人体接触到一定外部刺激时,身体都会自动做出一种反应应对刺激。当外部刺激到心脏,心脏则会加强收缩,将心肌变肥厚,使收缩力增加。相当于人们持续遇到较大压力时,心肌会自动做出反应,故以下原因易导致心肌肥厚: 1、一般增加心脏外部压力的情况都会导致心肌肥厚,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长期运动的运动员,均会出现心肌肥厚,以上均是外部压力所致的心肌肥厚; 2、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遗传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上述情况和压力无关,但也能产生心肌肥厚; 3、一些特别的物质,如糖原或类似于淀粉样的物质沉积到心肌,也会导致心肌肥厚,即可导致糖原贮积症、心肌淀粉样变等疾病,这种情况所致的心肌肥厚和心肌外部压力通常无关。
    2023-08-01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视频)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通常不伴有流出道梗阻的问题,所以不需要手术治疗,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若有症状,可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改善症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非梗阻性心肌病治疗方案基本相同,一般以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药物作为基础用药。对于没有症状,动态心电图也无心律失常的表现,且家族中没有心脏性猝死患者,以观察为主,需进行定期随访。 若已经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则需使用胺碘酮配合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若最终表现为心衰,应按心衰治疗进行,包含利尿治疗、强心治疗,改善心脏功能。若针对经典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进行强心治疗时,要慎重使用强心剂和扩血管药物。但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肥厚位置并不在流出道,所以在进行改善心功能治疗时,强心剂和扩血管药物使用限制并不严格。
    2023-08-01
  • 肥厚型心肌病会遗传吗(视频)

    肥厚型心肌病会遗传吗
    肥厚型心肌病通常会出现遗传,因为肥厚型心肌病本身属于一种遗传病。目前认为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模式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在直系亲属当中有50%人群会发生同样的疾病。目前已经证实,肥厚型心肌病是一个单基因遗传病,发生突变与至少20个基因突变相关。若对某个肥厚型心肌病进行较全面的基因诊断,则至少会发现基因突变和本病有关。所以对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一般建议做基因诊断或者遗传咨询,因为基因诊断能够提供较完整的家系图谱,为患者之后的生育选择提供一个较科学的解释。 另外,肥厚型心肌病往往表现为家族聚集现象,是指临床发生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在上一辈或下一辈都能找出该病例,换句话说,发现有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有一定直系血缘关系。
    2023-08-01
  • 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优势(视频)

    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优势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临床简称室上速,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以及成功率高等优势。该类手术只在股静脉和锁骨下留有2-3个针眼,在术后第二天可以下地、出院。 而心脏内部创伤只如黄豆粒大小,最大伤口也不超过花生米大小,治疗费用与心律失常手术相比最低。另外,国际报道成功率在90%-95%。室上速射频消融和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其它疾病基本无关系,所以儿童、老年人都可接受该项手术。
    2023-08-02
  • 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时间(视频)

    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时间
    心脏射频消融术整个手术过程分为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后观察,具体如下: 1、电生理检查,主要指穿刺后进入心脏,寻找病灶靶点所在位置,判断发病机制时间以便进行消融,即心脏病灶通过电生理检查确定,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2、射频消融,时间较固定,如室上速室性早搏在确定消融靶点位置后10分钟内,即可得到较明确的消融结果; 3、术后观察,消融结束后进入第三部分时间,并不是消融完成就代表结束。消融目的是将病灶处理好,希望彻底将病灶消除,使其无法反弹,该过程即为确定病灶最终是否已完成消除。 以上三部分构成整个射频消融时间,不同心律失常所需要时长不同,如房颤射频消融总时长为两个小时左右,室上速一个小时已足够。室性早搏根据发病情况,手术时间有所不同,发病越多手术时间越长。根据早搏频率,最后确定电生理检查时间,所以不同射频消融手术,具体时间并不完全一致。
    2023-08-02
  • 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查项目(视频)

    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查项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若行射频消融手术,通常成功率非常高。术后复查目的主要是排除是否有并发症发生,评估手术效果及预测是否会出现手术后复发。手术风险主要于手术过程中产生,第一类是术中穿刺风险,如深静脉穿刺后动静脉瘘,及肺部积液、积血,即气胸和血胸。第二类是手术中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会出现心脏破裂而导致心包填塞。 若以往身体健康,且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等问题,部分患者做完手术后没有感觉,通常不会复查。但常规建议术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各复查一次,两次复查内容主要有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片。首先在心电图中见到一些记号,如预激综合征导致的室上速在心电图上会出现预激波形,但在手术后预激波形不会出现,即可通过心电图评估是否治愈。再就是在心脏超声中可看到是否有心包积液情况,若没有,则表明心包填塞并发症不存在。另外,胸片可判断是否有气胸、血胸。
    2023-08-02
  • 心脏消融术后多久可以运动(视频)

    心脏消融术后多久可以运动
    心脏射频消融术可解决很多快速性、主动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上述心律失常发病原理不同,对心脏进行处理范围也不同。处理范围越大,恢复时间越长,处理范围越小,恢复时间越短。但不管处理范围大或小,都对心脏整体收缩力,即心脏收缩功能不会产生影响。 如局灶起源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因对心脏损伤只有黄豆粒大小,所以不会影响整个心脏功能。恢复较快,一般术后一周左右即可进行日常活动。而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在射频消融过程中损伤一个区域,相对较大,则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大概术后两个周至一个月即可逐渐恢复日常生活。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