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云鹏

  • 心肌缺血什么症状(音频)

    心肌缺血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康云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心脏正常跳动有赖于心肌的帮助,心肌发生缺血主要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堵塞,比如冠状动脉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的发展会导致动脉血管的管腔出现狭窄或者堵塞,此时冠状动脉内的狭窄导致血液不能供应心肌,就会出现心肌缺血。出现心肌缺血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在前胸或者心前区的部位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不适,这些不适往往与活动存在一定关系,比如快走、爬楼的过程中出现上述不适。有时胸疼的症状还可以向肩背部或者下颌部放散。所以,有这些症状都可能提示存在心肌缺血,但是并不能依靠症状诊断,还需要通过心电图、冠脉CT造影等检查进行确诊。
  • 主动脉硬化严重吗(音频)

    主动脉硬化严重吗
    讲解医师:康云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在日常进行临床检查,如胸部X线、胸部CT或冠脉CT时,报告中会显示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硬化指人体中最重要,也是管径最粗的一类血管主动脉,包括胸主动脉、腹主动脉、主动脉弓的位置,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痕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累及全身的动脉系统,所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累及到主动脉后,表现则是主动脉硬化。有些主动脉上斑块比较多,且处于不稳定的斑块,当斑块发生破裂时,容易导致像主动脉血肿、主动脉夹层等严重的情况,所以对于这类情况,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 动脉硬化可以治愈吗(音频)

    动脉硬化可以治愈吗
    讲解医师:康云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动脉硬化指的是全身动脉血管,由于里面生长了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从而导致动脉本身发生硬化的现象。对于动脉硬化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年龄就是不容改变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加,动脉硬化发生可能性会增加,同时发生程度也会加深。\n对于动脉硬化而言,是不可以被治愈的,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动脉内斑块增生非常明显,可以通过改善危险因素、应用药物、稳定斑块等方案,防止动脉硬化所带来的严重并发症,比如心脏病、脑血管病等等。
  • 动脉硬化能恢复过来吗(音频)

    动脉硬化能恢复过来吗
    讲解医师:康云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动脉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简称,主要指的是动脉血管内由于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使血管失去了本身应有的弹性,略显僵硬,所以形象的称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一旦发生,很难从根本上进行扭转,或者无法逆转。\n其实动脉硬化本身是一个进展性的疾病,也就是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年龄对于动脉粥样硬化不可控制,但同时还有危险因素也影响着动脉硬化,比如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而这些危险因素是可控的。其实对于动脉硬化一旦发生,很难从根本上进行扭转,或者无法逆转,但可以通过危险因素的控制,将动脉硬化的程度或者发展速度放缓,也有助于整体血管健康。
  • 动脉硬化的饮食禁忌(音频)

    动脉硬化的饮食禁忌
    讲解医师:康云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动脉硬化,其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简称,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会导致动脉失去原有的弹性而略显僵硬,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动脉硬化。其实动脉硬化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而这些是所不能控制的,但同样像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和发生,都有着自己作用,所以真正的去管控危险因素,对于延缓动脉硬化有很大帮助。针对动脉硬化的人群,应当怎么样治疗。对于这类的慢性疾病,首先要从生活方式上入手,生活方式上就涉及到饮食和锻炼。首先在饮食方面,动脉粥样硬化应当有一个大的原则,做到低盐和低脂的饮食,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整个的疾病进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音频)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
    讲解医师:康云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的心脏不适,其实它并不是心脏本身这个器官出现了什么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它不是器质性的病变,而它是一种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常见有心悸、心前区的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多梦等种种的不适。一般这类病人在体检时不会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是临床症状表现得很严重,预后非常好。这类疾病导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或者精神创伤等因素作用后出现的症状,这一类疾病更多的是针对心因性的一些治疗,能使患者改善症状。
  • 洋地黄类药物有哪些(音频)

    洋地黄类药物有哪些
    讲解医师:康云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洋地黄类药物是心血管内科非常常见的一类药物,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病人。洋地黄类药物有一个特点,具有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它可以增加心脏的排血量,但是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是非常常用的一类强心类药物。目前在临床中洋地黄制剂主要包括地高辛,它是一种口服制剂,适用于心力衰竭的患者维持治疗。一般给患者开具这类药物之后,要特别嘱咐患者需要定期门诊随诊,检测药物浓度。因为洋地黄类药物非常容易发生中毒,而一旦发生中毒后果是非常差的。除了口服的地高辛,还有静脉的药物,比如毛花苷丙这一类药物,属于静脉注射的洋地黄,也主要用于住院期间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或者心力衰竭伴发快速房颤患者的应用是更为适合的。
  • 心有时候会突然抽痛感是怎么回事(视频)

    心有时候会突然抽痛感是怎么回事
    在心前区部位感觉到明显的抽痛时,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特别要注重有无冠心病的出现,如果存在心脏有抽痛的感觉,同时又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糖尿病这些常见的危险因素,则更应警惕这类症状是由于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在治疗上需要到医院去完善冠状动脉CT或者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 2、还有可能见于其它器官的问题,比如在局部位置,由于皮肤、肌肉或者胸膜病变,也表现为心前区部位会有类似的表现。此外,如果出现心脏的这种抽痛感,发作并不频繁,与一些诱发因素比如体力活动也没有明显关系,则可以先观察;如果症状发作频繁,则应去医院就。
    2023-07-31
  • 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治好吗(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治好吗
    不稳定型心绞痛通过正规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帮助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改善病情,达到治好的效果,但是并不能完全治愈,因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仍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冠心病中的一种类型,如初发的心绞痛、劳力恶化型心绞痛、梗死后的心绞痛,均属于不稳定心绞痛的范畴。不稳定型心绞痛还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以在静息状态下出现明显的胸痛、胸闷症状,通常提示冠状动脉内存在狭窄病变。当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解除狭窄、恢复血流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症状会消失。但植入支架以后,这类患者仍需要终身进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服用他汀类的药物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斑块,同时还要做好临床密切的随诊。
    2023-07-31
  • 变异型心绞痛的最主要特征(视频)

    变异型心绞痛的最主要特征
    变异型心绞痛属于非冠状动脉阻塞型的一种血管病变,主要特征是心脏冠状动脉内没有出现狭窄病变,即冠状动脉血管因发生痉挛导致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继而出现相应症状。变异型心绞痛与普通心绞痛有所区别,在临床症状发作上有代表性特征,比如多发生在清晨,尤其在凌晨4-9点,不会受到劳力等因素影响,在静息时也可能出现症状。另外,变异型心绞痛在症状发作时会有明显胸痛、大汗,心电图检查可出现ST段抬高,与普通心绞痛发作相同。目前,变异型心绞痛在治疗上采用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钙离子拮抗剂能缓解冠状动脉痉挛,防止特定时间段的诱发因素,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