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

  • 医用冷敷贴治颈椎病吗(视频)

    医用冷敷贴治颈椎病吗
    在目前的生活条件下,颈椎病发生率明显增高,部分患者常因颈椎病的部分症状采取自我理疗和保健的措施,但医用冷敷贴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并不是理想的选择。因为冷敷过程中常会造成局部肌肉收缩和僵直,有时会引起颈椎病发生,或加重患者颈椎病症状。如果患者由颈椎病造成颈部肌肉紧张,从而出现颈部甚至肩背部的酸胀、疼痛等症状,建议适当进行温热敷。通过温热敷的方法,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适当松弛,有助于患者颈椎病造成的神经卡压症状得到暂时性缓解,对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有帮助。医用冷敷贴对于部分急性肌肉损伤可以发挥消肿、止痛的作用,但如果是由长期颈椎病造成颈部不适症状,还是以温热敷为宜。
    2023-08-03
  • 脊髓型颈椎病怎么治疗好(视频)

    脊髓型颈椎病怎么治疗好
    由于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严重程度最严重的类型,所以脊髓型颈椎病一经诊断明确,如果没有手术禁忌症,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前路手术、后路手术,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前路手术比较微创,效果也比较理想。对于不适合前路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后路手术,严重的患者需要前后路联合手术。还有在围手术期,或者短时间内暂时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也可以用一般性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避免患者在走路不稳的时候摔伤,也可以佩戴颈托加强颈部保护,同时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如果脊髓髓内有明显的高血耗、脊髓缺血、水肿等表现,可以酌情使用脱水药物甘露醇等;还可以短时间内使用激素类药物缓解脊髓水肿;同时还可以酌情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维生素B1、甲钴胺等,都有助于缓解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最关键的治疗是及时手术,这样才能及时解除脊髓受压,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
    2023-08-03
  • 颈椎病最好的睡眠姿势(视频)

    颈椎病最好的睡眠姿势
    对于颈椎病患者的睡眠姿势,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枕头:枕头不能过高,一般以高度为10-12cm、长度40-50cm圆枕为好,同时注意枕芯需要有较好的透气性,并且硬度适宜,而不宜过软;2、睡姿:可以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不建议患者采取俯卧位,因为俯卧位睡眠时,颈椎明显处于受力的姿势,对于颈椎病患者十分不利;3、体位:患者在睡眠时,应采取自然的胸、腰部曲度,同时双膝、双髋关节的微曲,保持比较自然舒适的体位,使全身的肌肉得到明显松弛,有利于颈椎病患者的颈部保护。
    2023-08-03
  • 颈椎病会导致后脑勺发麻吗(视频)

    颈椎病会导致后脑勺发麻吗
    颈椎病可以引起患者后脑勺部位发麻,因为人体后脑勺部位的皮肤,特别是枕下乳突区部位的皮肤由枕大神经进行分布,而枕大神经是第二颈神经后置的分支。所以患者发生颈椎病,特别是第二颈神经受到压迫时,会出现枕大神经分布区的放射性疼痛,随着病情进展,神经受压迫日渐严重,患者就可能发生枕大神经分布区的麻木。因为颈神经长时间压迫,会对神经的营养等各方面造成一定影响,使神经发生退行性改变,患者在初期时表现为疼痛随着神经根病的进展,神经功能逐渐受到破坏,可能出现麻木的症状。另外,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在进行查体时会出现相应的表现,以及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也能明确发现颈椎的退行性变,包括椎间盘突出、骨椎增生等影像学表现。
    2023-08-03
  • 颈椎病引起胸痛的特点(视频)

    颈椎病引起胸痛的特点
    颈椎病有时会引起患者出现胸痛的表现,而患者在胸痛表现的特点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患者一般会有常年的颈椎病病史;2、在长时间伏案工作或者比较劳累的体力活动之后出现症状;3、患者胸痛通常是比较剧烈的疼痛,一般有放射性疼痛的表现,可以沿着肋间神经放射或者更大范围放射;4、患者在胸痛发作时,常伴有心律不齐、心悸、胸闷以及血压升高等,一系列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因为这类颈椎病患者,常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5、患者疼痛的性质因人而异,可以是比较轻微的闷痛,也可以是比较明显剧烈的放射性疼痛。总体来说,根据颈椎病的病史,长期伏案工作的诱因,加上疼痛的性质、疼痛放射情况,以及疼痛发作时伴随的早搏、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常常可以明确颈椎病相关性胸痛。患者自身判断有困难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部分胸痛的患者需要警惕心源性胸痛,特别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甚至急性心梗所造成的胸痛,病情进展迅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患者出现胸痛时,最好能够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是颈椎病引起的胸痛,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
    2023-08-03
  • 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视频)

    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颅骨骨折根据骨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如前颅窝底的骨折由于筛板骨折,常会有血液流到眶内,引起患者双侧眼眶的皮下淤血以及结膜下出血,临床上叫做熊猫眼征的典型表现。此外,前颅窝底骨折还可以引起脑脊液鼻漏,以及嗅觉丧失,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中颅窝底骨折患者既可以发生脑脊液鼻漏,也可以发生脑脊液耳漏,或者出现发生率很低,但是有致命性危险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此时,患者会有搏动性的眼球突出,球结膜高度水肿,患者在进行检查时,在前额部、颞部可以听到与心脏一致的血管杂音。后颅窝底骨折的患者可以出现乳突后的迟发性瘀斑,通常在外伤之后2-3天出现叫Battle征,对于后颅窝底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另外,患者还可以出现脑脊液耳漏,以及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后组颅神经损伤的症状,还可以出现面部麻木,以及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2023-08-03
  • 头骨骨折严重吗(视频)

    头骨骨折严重吗
    头骨即颅骨,颅骨几乎是人体骨骼坚硬的部位之一,容纳脑组织,对脑组织提供坚硬的保护。一旦发生颅骨骨折,常提示脑部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暴力性损伤,颅骨骨折本身可能并无大碍,但一旦发生颅骨骨折,则提示可能发生了颅内损伤。如果经过仔细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只有颅骨本身的线性骨折,特别是颅盖骨线性骨折,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和治疗。如果发生了颅底骨折,可能出现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等情况,需要进行临床的检查和治疗。如果颅骨骨折合并颅内损伤,比如合并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等情况,轻则可以进行临床随访观察和保守治疗,重则需要进行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甚至部分患者需要进行紧急的手术治疗。即使没有合并颅内损伤,且颅骨骨折不是线性骨折,而是粉碎凹陷性骨折,也需要通过神经外科手术的方式,将骨折碎片取出,进行局部的颅骨修补,才能解除颅骨骨折对深部脑组织的压迫,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3-08-03
  • 头骨折怎么处理(视频)

    头骨折怎么处理
    头部骨折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处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线性骨折:特别是颅盖骨的线性骨折,一般都不需要处理,这种骨折线可以自行的愈合,对患者不会有明显的影响;2、颅底骨骨折:这类骨折没有合并脑脊液漏的时候,也不需要过多干预;3、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主要是针对脑脊液漏进行治疗,可以让患者卧床休息,适当的上半身和头部抬高15-30°,有助于脑脊液漏的愈合;如果经过1周左右仍然有间断性脑积漏的发生,可以进行腰大池的置管引流来降低脑脊液的压力,有助于脑脊液漏的愈合;经过3-4周脑脊液漏仍然存在,必要时需要考虑手术的方式进行修补;4、粉碎凹陷性骨折或者单纯凹陷性骨折:骨折深度比较深,或者对脑部造成了影响,引起了癫痫发作、肢体无力、肢体感觉障碍等一系列的症状,需要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方式加以干预。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骨折碎片的清除,或者凹陷骨折复位手术解除骨折碎片对深部脑组织的压迫,以及骨折碎片引起的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情况,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
    2023-08-03
  • 头部骨折严重吗(视频)

    头部骨折严重吗
    人体的颅骨是人体全部骨骼中最坚硬的部分。所以一旦颅骨发生骨折,常提示头部受到比较严重的暴力性冲击,有颅内损伤发生的可能性,是比较严重的颅脑损伤形式。如果没有颅内损伤的发生,只是单纯的颅骨骨折,特别是颅骨的线性骨折,并不是很严重,临床上也无需通过手术的方式加以处理。如果颅骨的骨折是凹陷性骨折,或者粉碎凹陷性骨折,特别是凹陷程度比较深,压迫深部脑组织,引起患者出现偏身感觉障碍、肢体无力、癫痫发作等症状时,需要考虑通过神经外科手术的方式处理。同时粉碎性骨折和粉碎凹陷性骨折,患者常会合并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颅脑损伤。在手术处理骨折的同时,尽可能将患者颅内的血肿加以清除。总体来说,头部如果发生了骨折,说明患者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颅脑损伤,此时病情通常比较严重,重点需要警惕颅内损伤的情况。
    2023-08-03
  • 蝶骨骨折怎么处理(视频)

    蝶骨骨折怎么处理
    蝶骨属于颅底骨的一部分,蝶骨骨折大部分是一种线性骨折,蝶骨骨折发生后,一般不需要针对蝶骨骨折本身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进行针对蝶骨骨折继发的病变加以处理。例如蝶骨骨折常伴发脑脊液漏,可以发生脑脊液鼻漏等情况。这时要让患者卧床休息,使头部抬高15°-30°,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燥、过度用力。如果经过1-2周的治疗,脑脊液漏仍然存在,还可以考虑通过腰大池引流的方法控制脑脊液漏。个别严重的患者需要手术修补治疗脑脊液漏。除此之外,偶尔一些蝶骨骨折碎片可能累及一些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如果刺伤了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则需要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将骨折碎片取出。而如果碎片位于大血管的部位,比如颈内动脉、海绵窦等部位,去除骨折碎片有相当大风险。如果发生了颈动脉海绵窦瘘,通常采取介入手术的方法修复血管壁的缺损,而不采取直接开放性的手术取出骨折碎片,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发生大出血。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