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 宝宝肠胃功能紊乱怎么调理(视频)

    宝宝肠胃功能紊乱怎么调理
    宝宝肠胃功能紊乱可表现为不愿意吃饭、食欲不振、肚子胀、大便不正常、腹泻、便秘、腹胀。具体处理如下: 1、有食欲不振或者大便稀烂的情况,根据症状分析,有时为消化功能不良,可以给予患儿促消化药物进行处理; 2、如果患者有严重症状,如呕吐或者腹泻次数多,影响生长发育,要去诊治原发病,然后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 3、对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如果肠胃功能不好,要注意食物的选择是否正确。宝宝要吃奶,婴幼儿要吃幼儿饮食,1岁以下要吃稀烂饮食,还要给予充足营养素。
    2023-08-01
  • 小孩子肠炎怎么引起的(视频)

    小孩子肠炎怎么引起的
    小孩肠炎有两大类原因,从医学上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肠炎。具体如下: 1、感染因素:胃肠道有感染,如感染病毒、细菌感染,甚至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都会造成肠炎。肠道外感染也会发生肠炎,如患者有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也会引起肠道炎症; 2、非感染因素,如喂养不当或者季节变化等一过性的不适应也会造成腹泻。先天性肠道酶缺失,造成某种食物无法耐受,以及食物过敏,造成过敏性腹泻。甚至更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先天性慢性肠病。 总之,肠炎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或者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2023-08-02
  • 婴儿肠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婴儿肠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肠鸣为正常现象,是一个体征,正常人、患者都会有,只是多少不同而已。正常人在进食时,空气也会进入,即随着食物从上到下进入胃肠道,气体也往下走。气体过肠道时,肠道中有水,会出现气过水声,形成肠鸣音。 成人肠壁较厚,如果用听诊器听诊腹部,也会听到有肠鸣音。小儿肠壁较薄,家长贴的距离较近,所以能听到肠鸣,这是正常现象。肠鸣音提示肠道在正常蠕动,如果肠鸣音消失,反而不正常。
    2023-08-02
  • 儿童肠干便秘怎么办(视频)

    儿童肠干便秘怎么办
    肠干、便秘指大便干结,便秘诊断除大便干以外,还有大便次数少,排便困难。有些患者大便次数正常,但排出过程比较困难,处理基本相同。具体如下: 1、要多吃蔬菜、水果,防止大便干结; 2、如果大便干结,达到便秘的程度,需要药物干预。目前对于儿童使用较多的手段为乳果糖制剂,较大的孩子可以用聚乙二醇或者益生菌制剂,也可起到辅助作用。便秘严重的患者,拍X线片可看到肠子内容物多,甚至腹部可摸到粪块,这类患者需要通便,大便软化后,症状会自行好转; 3、进行排便训练,尤其是婴幼儿,每天定时解大便,坐在大便盆上,做腹部用力动作,养成定时大便、不憋大便的习惯。
    2023-08-02
  • 宝宝的肠胃功能多大能发育好(视频)

    宝宝的肠胃功能多大能发育好
    胃肠道功能的发育分为多个方面,如动力发育、消化功能、吸收功能、免疫功能等不同方面的发育,不同部分发育年龄不同。具体如下: 1、吞咽功能生后应该发育好,如果生后发育不好,则为病理状态; 2、对于消化功能而言,消化不同物质的能力发育和完善有不同的时间段,如3-4个月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才会分泌,到1-3周岁才能发育完善; 3、胃肠动力开始时可能比较紊乱,要到2-3周岁才能发育好; 4、免疫功能要到3-6岁以后才开始慢慢发育成熟。通常1周岁是一个阶段,可以吃的食物较杂,不要单纯用母乳喂养。到3周岁可以吃较粗的食物,3周岁以后免疫功能会发育得更好。
    2023-08-02
  • 两岁宝宝老打嗝是什么原因(视频)

    两岁宝宝老打嗝是什么原因
    两岁宝宝老打嗝原因如下: 1、消化不良或者严重疾病,如胃炎、食管炎; 2、有时为膈肌痉挛,患者年龄小,吃东西不小心受凉,而膈肌比较敏感,容易造成痉挛,会出现打嗝的现象; 3、大部分打嗝是嗳气,可能提示患者胃或者食管有器质性疾病,如炎症问题或者有功能性问题,以及消化不良、动力异常,需要医生进行鉴别。 如果为消化不良症状,比较容易解决,使用非特异性药物可以处理。如果为疾病导致,要针对疾病给予较好的治疗方案。如果是胃食管反流,要按照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
    2023-08-02
  • 慢性心肌梗塞该怎么治(视频)

    慢性心肌梗塞该怎么治
    医学上没有慢性心肌梗塞说法,所有心肌梗塞都是急性发作。急性心肌梗塞表现为胸口压榨样或者撕裂样疼痛,严重者会有濒死感,难以缓解,甚至出现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表现。心肌梗塞主要为供应心脏的血管完全堵塞,心肌发生坏死。 若患者在家中发生心肌梗塞,首先需保持镇定,停止活动进行休息。若家中有硝酸甘油或救心丸,可立刻舌下含服,此外若有阿司匹林,应立即嚼服,并拨打120等待救援。患者不可自行开车到医院,易发生危险。入院后需遵医嘱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3
  • 如何预防心肌梗塞(视频)

    如何预防心肌梗塞
    多种危险因素可引起心肌梗塞,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缺乏运动、抽烟等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发生硬化,出现斑块。如果斑块破裂,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时即发生心肌梗塞。预防心肌梗塞,需避免斑块形成或稳定斑块,避免斑块发生破裂。 临床心肌梗塞需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时,需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将上述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抽烟者需戒烟,因烟中有害物质可侵犯血管,导致斑块形成或加重,引起血管收缩,造成心肌梗塞。此外平时生活不规律,喜欢暴饮暴食、熬夜患者需改善,保持充足睡眠及良好心态,可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2023-08-03
  • 心肌酶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心肌酶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肌酶为总称,包含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及谷草转氨酶。心肌酶升高见于以下情况: 1、四种酶都高,以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为主,合并肌钙蛋白升高,多数由于心肌梗塞或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导致大量心肌细胞坏死,从而导致心肌酶升高; 2、肌酸激酶升高,其它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正常,考虑为骨骼肌溶解。部分患者喜食小龙虾,而小龙虾最大风险为可引起横纹肌溶解,当横纹肌溶解或骨骼肌破坏时,可导致心肌酶明显升高。
    2023-08-03
  • 心肌梗塞是什么感觉(视频)

    心肌梗塞是什么感觉
    心肌梗塞主要为心脏血管发生异常引起,心脏包括三条血管,即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当其中一条血管发生阻塞,可导致相应心肌坏死,引发症状。 患者可出现胸口正中或偏上部位出现压榨样或者撕开样疼痛,如同巨石压迫,有时可放射至后背、咽喉部、下颌,甚至左侧手臂内侧部位也可感觉不适。心肌梗塞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服硝酸甘油无效,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出现冷汗淋漓,面色苍白等表现,患者需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