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晋平

  •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音频)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缺铁性贫血是身体内铁元素缺乏造成的贫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胃肠道功能不好引起的铁吸收障碍,或者由于慢性的长期失血造成的缺铁。长期贫血的状态有些相应副作用的表现,包括贫血的表现,时间长了,病人的心肝肾功能都可能受到影响,这是贫血的主要表现。病人可能会活动耐力差、容易心慌气短、工作精力不能集中、容易失眠多梦,毛发容易脱落,头发很黄、很不光亮,指甲容易破损、变形,除了胃肠道疾病能够引起缺铁之外,缺铁性贫血同时会加重胃肠道的一些病变,有的病人会表现吞咽困难,吃东西咽不下去,还要怀疑有没有食道癌。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全身性的各个器官组织都有可能受到影响的疾病,大家需要重视。
  •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物好?(音频)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物好?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缺铁性贫血是因为身体内铁元素缺乏造成的贫血,为什么会缺乏?有时候是胃肠道的功能性疾病,每天食物里都含有一定的铁,但肠道不能吸收,所以造成缺铁。最常见的原因,中青年妇女有月经的情况下月经量过多造成的失血,造成缺铁性贫血。治疗是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常用的临床上补充铁剂的药物有很多,像琥珀酸亚铁这类的药物都可以应用。总体上要注意相应的副作用,因为它对胃肠道会有刺激,有的病人吃了以后会觉得胃疼,或者吃了以后会出现便秘或者腹泻。对服用铁剂不能耐受的病人,可能要改用静脉或者肌肉注射铁剂,这样可能补充的更快,但蔗糖铁静脉注射以后个别的会过敏,所以一定要到专科的医院输注。
  • 淋巴瘤的治愈率高吗?(音频)

    淋巴瘤的治愈率高吗?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淋巴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血液肿瘤,发病率不是最高的,但是也可以进入前10名的肿瘤。淋巴瘤的治愈率看它的病理类型,淋巴瘤可以有几十种分类,包括B细胞和T细胞的NK细胞的肿瘤,最常见的肿瘤叫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由于有抗CD20单抗的应用,总体的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长期的生存可以达到60%以上,所以对这类肿瘤我们还是有相当充分的信心,5年的生存率在60%以上。所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总体是相当不错的。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症有哪些?(音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为ITP。它是由于免疫紊乱造成血小板的破坏增多,超出了骨髓生成血小板的能力引起的疾病。主要的血常规表现是血小板的减少,最突出的表现是病人各个部位的出血,主要表现在皮肤和黏膜,皮肤的出血点、瘀斑,还有皮肤青紫、紫块,严重的病人出现口腔的血泡,牙龈的自发地出血,这是很严重的情况。再有眼结膜出血,2%的病人有可能出现颅内出血、脑出血,这是最致命的,可以引起病人死亡的并发症。所以血小板一旦下降,尤其是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情况,一定要到急诊治疗。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哪个科室的疾病?(音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哪个科室的疾病?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科很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的疾病,比如血液科门诊很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其次就是这个,简称ITP。病人通常表现皮肤黏膜的出血,紧张地来门诊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的减少。通过骨髓检查、血液检查,排除自身免疫病之后,通过激素的治疗控制疾病、治愈疾病。
  •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音频)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跟免疫引起的血小板的破坏增多相关。主要是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的表现为主,包括皮肤黏膜的出血、消化道的出血、大便带血等。一般血小板有可能一直偏低,但由于机体的一些代偿功能,比如说凝血功能的增强,病人的出血倾向,尤其是严重出血并不常发生。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对一些药物不太敏感,所以治疗的目标就要降低,不一定血常规的目标值非得达到完全正常,一般这种慢性ITP,血小板的目标维持在50×109/L左右就行了,不一定非得加大药的剂量或者增加药的种类来达到完全正常的情况。一般40×109-50×109/L血小板的计数可以保证日常生活的安全。
  •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治好吗?(音频)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儿童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常是急性的,通常在发病前1个月或4周左右会有一次感染的发生,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腹泻、肠道感染之后出现血小板急剧下降,患儿表现出血。儿童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也和免疫紊乱相关,感染诱发的因素比较大,一般用激素治疗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控制,通常用药3-6个月可以停药。总体疗效可能比成人的疗效要好。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有哪些?(音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有哪些?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常见的就是出血,包括皮肤黏膜的出血、口腔牙龈的出血,还有病人表现鼻出血或者咳嗽、咯血或者消化道的出血,原来有痔疮或者有牙周疾病容易出血的部位,可能会出血不止。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有2%的病人可能死于颅内出血。所以血小板极低的情况,一定要积极诊治。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疾病?(音频)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疾病?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骨髓衰竭性疾病,骨髓不造血引起了外周血的表现。血常规表现是白细胞、血小板的下降,贫血很严重。再障的发病原因,急性再障主要跟自身免疫紊乱有关系,T细胞的功能改变造成了骨髓衰竭,不造血。慢性再障跟免疫有一定关系,主要是造血的微环境的变化造成了骨髓不造血情况,慢性再障主要的表现是贫血。治疗也不大一样,急性再障主要用抑制免疫紊乱的办法,包括用抗胸腺球蛋白或者骨髓移植。慢性再障主要改善微循环、促进造血,雄激素、中成药会有比较好的疗效。
  •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危及生命吗?(音频)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危及生命吗?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衰竭性疾病,可以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的表现主要是出血和感染,病人严重的情况下很快就出现白细胞是0、血小板很低,这样的出血和感染随时可能危急生命。慢性再障病人的表现主要是贫血,但是在慢性再障的过程当中因为感染或者劳累有可能出现急性的恶化,出现白细胞、血小板进一步减低,病人同样会有危险。慢性再障长期的贫血会影响各个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比如心功能衰竭、肾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