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引强

  • 急性胃肠炎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急性胃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引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其发生多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者食入生冷腐馊、污秽不洁的食物。急性胃肠炎大多数会引起轻型的腹泻,一般状况是比较良好的,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者黄绿色,有少量的黏液或者白色的皂块或者粪质不多,有时会呈现大便呈蛋花汤样的表现。急性胃肠炎可以引发较重的腹泻,每天大便次数次至数十次,大便水样便少量黏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的物体,如出现低钾血症,可有腹胀、全身中毒的表现。如不规则的低热或者高热烦躁不安,进而出现精神不振、意识朦胧,甚至萎靡,所以说急性胃肠炎是要积极治疗的。
  • 自身免疫性肝病可以治愈吗?(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病可以治愈吗?
    讲解医师:张引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和自身免疫紊乱有关,是和免疫相关的一个疾病,所以说这类的疾病,一般来说它治疗是比较麻烦的,因为它的病因是不清楚的。所以说治愈是基本上很难达到,但是通过我们的治疗比如说用熊去氧胆酸、激素、免疫制剂,使病情平稳还是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能及时有效的治疗,还是可以达到康复的,不影响寿命的。目前,非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从自免肝发病的入手,要帮助肝脏的免疫重建,恢复肝功能,这个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另外我们要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要有一定的指导,除了积极的治疗,我们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辛辣刺激的食物也要少吃的,戒烟戒酒,不要吃太多加工的食物。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的劳累,要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对于病情的恢复都是有帮助的。
  •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症状(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症状
    讲解医师:张引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自身免疫性肝病它是因为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肝脏的炎症。大多数患者可能没有症状,往往是通过体检发现转氨酶的升高,特别是谷丙转氨酶或者谷草转氨酶的升高为主,这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常见的诊断依据。要确诊还是要通过检查自身抗体或者是做肝脏穿刺来诊断。临床表现,除了肝功能的异常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比如说黄疸、发热、皮疹、关节炎的表现,往往会伴有血清的高γ-球蛋白血症的情况,另外有血沉加快,血中自身抗体阳性。约有20%到25%的患者,起病类似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表现出黄疸、纳差和腹胀的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三种。自身免疫性肝炎一般来说表现症状不是特别明显;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老年女性发病为多,以皮肤的瘙痒乏力为主,个别患者会伴有黄疸的症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往往也会有伴有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的升高,这个是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相似的,但是它是要通过胰胆管造影发现胆管梗阻来发现疾病的。临床症状可以表现出来黄疸、瘙痒的症状。
  •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方法(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方法
    讲解医师:张引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个病因不太清楚,但是与免疫相关的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上包括三类的疾病,第一是自身免疫性的肝炎,第二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第三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一般来说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化验血清转氨酶是否异常,比如说发现谷丙转氨酶或者谷草转氨酶的异常,伴有肝穿刺活检发现了有界面性的炎症。其次是有自身抗体阳性的表现,比如说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可溶性肝抗原抗体、肝肾微粒体抗体的阳性。自身抗体的诊断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的肝炎,肝穿刺是诊断的金标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化验血主要是体现在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两个酶的升高,一般来说伴有或者不伴有胆红素的升高。一般来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上是以女性,特别是中老年女性发病为多见,男性相对较少。典型的症状表现是以皮肤的瘙痒和乏力为表现,个别患者会伴有胆红素升高,严重的患者他会伴有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外的表现,比如说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第三个疾病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是一个男性发病多见,临床表现也是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升高为主。一般它的诊断要通过MRCP,即核磁下的胰胆管造影的表现,因为它表现出来的大胆管的梗阻的表现。所以说我们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我们要做一些自身抗体的检测,最好能有肝穿刺的检测,有肝功能的检测,影像学的检测,这些都是需要的。另外,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也是一个排除性诊断。我们要排除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的肝炎,要进行一系列的排除才可以。
  • 什么是酒精性的肝硬化?(音频)

    什么是酒精性的肝硬化?
    讲解医师:张引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硬化,往往是酒精性肝病的终末表现。酒精性肝硬化与患者的饮酒方式、性别、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及是否合并有肝炎病毒,比如说乙肝、丙肝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一次性的大量饮酒相比较分次少量饮酒的危害性也是比较大的,每日饮酒或者间断饮酒的危害性也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饮酒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酒精性的肝病。肝硬化一般临床的诊断,我们通过腹部的B超就可以确诊。一般来说患者有饮酒史,加上腹部B超提示肝硬化,伴有化验肝功能的异常,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有腹水的表现。比如说肚子胀、腿肿的情况,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作为酒精性肝硬化,第一位的治疗要戒酒,其次是保肝和对症支持治疗。
  • 肝炎后肝硬化的症状(音频)

    肝炎后肝硬化的症状
    讲解医师:张引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一般来说肝硬化根据有没有并发症分为代偿期的肝硬化和失代偿期的肝硬化。代偿期的肝硬化,分级往往是A级,它有肝炎的临床表现,有的也是隐匿的疾病,没有什么临床表现。常有的临床表现可有轻度的乏力、腹胀、肝脾轻度肿大、轻度的斑掌、黄疸或者是蜘蛛痣的表现。对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一般来说我们Child评分往往是B级或者C级的表现,有肝脏的损害和门脉高压的症候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全身症状和代偿期差不多,比如说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发青,还有尿少、下身水肿;第二就消化道的症状,表现出来食欲减退、腹胀、胃肠功能的紊乱,甚至有吸收不良综合征、肝源性糖尿病的出现,有的患者会伴有多尿、多食的表现;第三由于肝脏的合成凝血因子能力变差,而出现出血倾向或者贫血,比如患者常伴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紫癜、贫血的表现;第四,由于肝脏的能力变差,有些内分泌的障碍,比如说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的沉着、女性的月经失调、男性的乳房发育,还有腮腺的肿大这一类的表现;第五是一个低蛋白血症,有双下肢的水肿、尿少、腹腔积液。同时伴有双侧或者单侧的胸腔积液,一般来说以右侧胸腔积液为多;另外有门脉高压的表现,比如说有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脾功能的亢进、脾大、门外侧肢的循环的形成、食道胃底静脉的曲张、腹壁静脉的曲张。
  • 什么是甲型病毒性肝炎?(音频)

    什么是甲型病毒性肝炎?
    讲解医师:张引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于感受了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我们缩写是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一个传染病。甲型肝炎病毒它是粪口途径传播,就是消化道传播的一个疾病。临床上表现是疲乏、食欲减退、肝脏肿大、肝功能为异常的表现。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的表现,就是巩膜黄染的表现。逐渐表现成为急性肝炎,没有明显的症状。任何年龄都可以患甲型肝炎,但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成人甲肝一般的症状要比儿童重。一般来说冬春季节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本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少见。随着灭活疫苗在全世界的应用,甲型肝炎病毒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甲型病毒性肝炎是感染了甲肝病毒而导致的一种消化道的传播疾病。一般来说,我们还是要注重饮食的烹饪的健康,临床上常见消化道传播,特别是污染的海鲜的传染。所以说我们建议进食海鲜,还是以高温煮熟为主比较好一些。
  • 什么是戊型病毒性肝炎?(音频)

    什么是戊型病毒性肝炎?
    讲解医师:张引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见于亚洲和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般在发达国家,以散发性的病例为主,发展中国家为主要流行。自1980年后,我们中国的新疆曾发生过数次流行,其他各地均有散发的戊型肝炎的报道,约占急性散发性肝炎的10%,至少已有六个省市自治区曾报告过发生过戊型肝炎的暴发流行。戊型肝炎的流行特点与甲型肝炎是比较类似的,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以水型流行最为常见,少数为食物性爆发或者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雨后或者洪水之后。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孕妇易感性较高,病情重,而且病死率高。一般来说,戊型肝炎没有家庭聚集的现象。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食物污染也可以导致此病的爆发。我国曾报道,因为食物受感染导致的戊型爆发;第二、多数为粪口渠道的传染,多因为水源被粪便污染导致,发病高峰多于雨后或者洪水之后,其流行规模视水源污染程度而异;第三、平时生活性的接触传播;第四、出血的渠道,有研究表明,通过静脉输入含有戊型肝炎病毒血液或者血浆,也可使受血者发生还是HEV的感染。
  •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音频)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张引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一般来说,中医药治疗我们临床上方法还是比较多见的,比如说中药汤剂的治疗,中成药的治疗,或者是说中药外用治疗,比如说穴位贴敷、针灸、推拿、肝病治疗仪的治疗。从整体来说,胆汁淤积性肝病中医首先是要通过辨证论治的。一般临床上根据我们的经验,胆汁淤积性肝病一般发病以中老年女性多见。我们有以下几个证型:肝肾亏虚型、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一般来说肝郁脾虚型,往往患者会伴有肝区的不舒服,食欲减退、恶心、腹胀、便溏、大便稀的表现。通过我们西医的诊断是胆汁淤积性肝病。我们中医的诊断辨证就是肝郁脾虚型。肝郁脾虚型的胆汁性淤积型肝病,我们中医治疗是疏肝健脾为主的治疗,我们成药可以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来治疗,主要还是疏肝解郁加上健脾化湿为主的治疗。肝胆湿热性,中医讲脾胃的功能是产生湿热和运化水湿的,所以说脾胃功能失调之后,湿热就会聚集,聚集在肝胆二经,临床表现常见有比如说肝区的灼热感、口苦、眼睛干、口干、想喝水、胃脘不舒服、大便是比较干结的,或者是大便是比较粘滞的,小便比较黄。我们中医药治疗可以以清热利胆为主。比如说成药可以选用双虎清肝颗粒、茵栀黄、茵莲清肝的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见于中老年女性,往往是有一个肝肾亏虚的表现。比如说肝区不舒服的还是隐隐约约的,往往会伴有乏力、倦怠、口干、口苦,但是这种口干口苦,不像肝胆湿热严重,伴有失眠、盗汗、超热的情况。我们临床上主要是沙参、枸杞、麦冬为主的治疗。对于各型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淤累积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瘀血,而正虚血瘀往往是肝硬化的前期的病理表现,疾病控制不好会到肝硬化的阶段。所以说我们平时要适当应用活血化瘀加上扶正的药物,比如说我们用三七粉、黄芪、当归、丹参或者是说用软坚散结的药物,比如说鳖甲、牡蛎达到软坚散结,起到软化肝脏、缩小脾脏,解决脾功能亢进,恢复肝功能的作用。总之,中医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还是以辨证论治为主。临床辨证还是要通过舌苔、脉象来为主,结合我们中医的问诊,结合我们现在的生化检查。
  • 什么是酒精性的脂肪肝?(音频)

    什么是酒精性的脂肪肝?
    讲解医师:张引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酒精性脂肪肝,全名叫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患者如果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要超过5年,没有特殊的症状,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会表现出来右上腹有一些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的表现。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表现往往是和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是有关的,由于饮酒导致肝脏内部脂肪被聚集过多,临床上表现出来肝脏肿大是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说B超有可能提示肝脏肿大,而我们临床大夫触诊也摸到肝脏较正常人为大。其次除了肝脏肿大以外,会有肝区痛,或者是说肝区平时没有痛的感觉,大夫触诊时会有一些压痛的表现。临床上少数的患者可以有轻度黄疸的表现。实验室的检查提示异常和其胆道的阻塞都是没有关系。重症酒精性肝病的患者可以有腹水、下肢水肿,往往会伴有脾脏的肿大。部分患者会伴有维生素缺乏的表现,如周围的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特别是酒精性肝病,因为酒精影响了一些维生素的代谢,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差,患者往往会表现有一些贫血、形体消瘦的表现。总之,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的肝病区别主要在于饮酒作为病因,其他表现要通过症状、腹部B超的检查,或者CT影像学的检查和抽血化验肝功能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