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头昏昏沉沉恶心想吐怎么回事(音频)

    头昏昏沉沉恶心想吐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头昏昏沉沉,恶心想吐。首先要排除感冒引起的咽喉炎。咽喉炎的一般症状有咽部异物感,咽部有痰,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恶心干呕,头疼,反胃,长时间讲话,声音嘶哑等,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类疾病。糖尿病的病人突然出现头昏昏沉沉,恶心想吐,要考虑是否有低血糖,建议查血糖,或者口袋里备一点糖,及时服用也可。已婚女性应该想到早孕的可能。到医院进行早孕的检查。如排除怀孕,建议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合理安排饮食,不盲目节食减肥,适当的运动。此外还要排除心脏、甲状腺或血压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所以建议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确定病因,对症治疗。
  • 血小板性紫癜有什么症状(音频)

    血小板性紫癜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小板性紫癜的表现,主要是以出血为主。其中皮肤出血最为常见,可以出现出血点、紫癜、淤斑。牙龈出血在正常人,及牙科疾病中常见,因此反复的牙龈出血,或出血后止血困难,常提示血小板减少等出血性疾病。还可以出现口腔黏膜血泡。正常人可偶尔发生鼻衄,但鼻衄合并其他出血症状时,长提示出血性疾病。消化道出血可以表现为呕血、便血、黑便等。泌尿道出血可以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生育期的女性可以出现月经过多,老年人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拔牙或手术后也可出现出血、或伤口、外伤后出血时间延长。关节出血、肌肉及深部组织血肿比较少见。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较少发生,但却是血小板减少等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
  • 小儿贫血怎么办(音频)

    小儿贫血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小儿贫血,根据外周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根据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将贫血分为细胞贫血、正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四类。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将贫血分为失血性、溶血性和生成不足性三类。治疗主要是纠正贫血,针对病因治疗和支持治疗。药物可以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等。如果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以进行脾切除治疗。其他的治疗,遗传性红细胞酶异常时可输血,补充新鲜血细胞。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可给予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平时要注意孩子保证睡眠、休息,适当运动,增加食欲,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尤其是动物蛋白类食品,避免偏食,营养要均衡。
  • 红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音频)

    红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份,正常人体红细胞不断的新生和破坏,保持相对恒定的数目。多种原因可造成红细胞生成和破坏的平衡失调,结果一方面使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增多,从而引起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另一方面使红细胞在治疗上质量改变,通过对红细胞数量和形态学及生化改变的检查,对鉴别和诊断某些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红细胞偏低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一般是贫血的表现。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多种,如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一般要给予营养和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丰富无机盐的饮食,以助于恢复造血功能。
  • 免疫球蛋白E怎么治疗(音频)

    免疫球蛋白E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免疫球蛋白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正常浓度是5×10^5mg/ml,它是一种亲细胞抗体,与具有吞噬作用的肥大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有很高的亲和力,因此可以介导Ⅰ型超敏反应,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过敏反应。 此外,IgE可能与抗寄生虫感染有关系,如果因过敏反应导致IgE水平偏高,应该是先发现过敏,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IgE升高,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快速而剧烈,过敏性鼻炎、药物过敏、食物中毒、过敏性哮喘、湿疹、麻疹都属此类超敏反应,祛除过敏原是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IgE含量偏高,而没有什么过敏症状,就要看是否有寄生虫病症,比如腹痛、腹泻或便秘、贫血、肝脾肿大或者过敏性鼻炎,建议定期检查,结合临床。
  •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怎么办(音频)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调节蛋白,包括凝血酶原,因子Ⅶ、因子Ⅸ和因子Ⅹ、蛋白C(PC)和蛋白S(PS)。这四种凝血因子和调节蛋白的合成均需要维生素K参与,可能在肝细胞微粒体内合成。临床上可以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点或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但出血的程度一般比较轻。在外伤和手术部位可有渗血,此外可有血尿、月经过多、胃肠道出血等,治疗以原发病为主。对于凝血功能明显障碍而有出血症状,或在外科手术做准备时,可输注新鲜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因子浓缩制剂,以补充凝血因子的不足以暂时止血。若因双香豆素类抗凝剂过量引起出血倾向时,除停用抗凝血剂外,可用维生素K1治疗。出血症状较轻者,可口服维生素K3或K4,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0.5mg/kg,以免引起溶血反应或影响血小板的聚集。
  • 白血病治疗(音频)

    白血病治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对于白血病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多消灭白血病细胞群体和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增生,解除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以获得完全的缓解。支持治疗非常的重要,要注意休息,同时要防止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同时要注意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对于高白细胞血症的处理,当白细胞大于100×10^9/L可以产生白细胞淤滞,应该给予紧急处理。可以通过血细胞分离技术去除白细胞,也可以通过药物降低。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化疗可以分为诱导缓解治疗和缓解后治疗两个阶段,期间可以增加强化治疗、巩固治疗和中枢神经预防治疗等。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比较好的手段,同基因骨髓移植供者为同卵孪生子,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为患者的兄弟姐妹或者无关供者。自体骨髓移植不需要选择供者,容易推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气血移植可有四体合一及两种供者来源。以上介绍的是白血病治疗的常用的治疗手段。白血病经过综合治疗之后,是可以达到有效缓解。
  • 白血病的病因有什么(音频)

    白血病的病因有什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病因主要有,病毒因素,RNA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化学因素,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亦有亚硝酸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道。某些抗肿瘤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的作用。放射因素,有证据显示,各种电离辐射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遗传因素,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 怎么预防白血病的发生(音频)

    怎么预防白血病的发生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白血病对身体健康有非常大的危害,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血液疾病,也被称之为血癌。一旦发生白血病,及时去医院治疗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白血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吃或少吃油腻的食物。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糖的食品,少食油炸、肥腻、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少吃腌菜、熏烤的肉、鱼等,不抽烟、少喝酒;第二、不要滥染发、烫发。研究发现,染发剂可以引起血液病;第三、谨慎使用药物,避免药源性的伤害。有的药物,比如安乃近,可能会造成血液病。建议服用这类药物时要常常检测血常规,以免造成白血病;第四、避免接触某些致癌物质,做好职业防护及监测工作,如在生产酚、氯苯、硝基苯、香料、药品、合成橡胶、农药、合成纤维、塑料、染料等的过程中,注意避免接触有害、有毒物质;第五、要避免接触过多的X射线和其他有害的放射线。提醒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孕妇及婴幼儿尤其要避免接触放射线。做好以上的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白血病的发生。
  • 急性白血病能治愈吗(音频)

    急性白血病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的白血病细胞无限制性的增生,并且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病毒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子,但还有许多因素,如放射线、化学毒物、药物、遗传素质等。根据白血病细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类,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中药治疗,部分高危险性的病人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原来的时候,认为白血病是不治之症,近十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遗传学的进展,对白血病的病因、病理认识更加深入,同时新疗法、新药物的发现以及中药的使用,使白血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正规系统的治疗可以使多数白血病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甚至是痊愈,但是相对而言,白血病仍然是一种急性的恶性疾病,死亡率相对比较高,花费也比较大,所以一定要引起病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