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庆

  • 骨髓瘤症状(视频)

    骨髓瘤症状
    骨髓瘤也叫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往往老年人比较多见,会出现贫血,贫血往往细胞体积是正常的。正细胞型贫血,病人会出现骨痛,由于溶骨性破坏,病人出现骨痛,溶骨性破坏,往往会出现在扁骨的地方,像颅骨、肋骨、髂骨等,还有脊椎。 病人会出现压缩性骨折,甚至病理性骨折,会出现腰痛,病人也可以出现蛋白尿,泡沫样尿,病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造成高黏滞血症的表现,病人会出现头晕、乏力,出现出血,临床上试验指标会出现出凝血异常。还会出现由于高黏滞血症出现的血栓,不同器官,表现症状是不同的,如肺栓塞,胸痛、咳嗽、气短,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病人会出现下肢单侧比较明显的肿胀、疼痛,主要是以上临床表现。
    2023-08-01
  • 骨髓肿瘤能治好吗(视频)

    骨髓肿瘤能治好吗
    骨髓肿瘤主要指的是多发性骨髓瘤,也叫骨髓瘤,属于浆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到目前为止,多发性骨髓瘤这个疾病,还不能够完全治愈,但是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这一类药的出现,生存期已经明显延长。 多发性骨髓瘤分为无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和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无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在出现症状之前,可能已经有10年,甚至更长的生存周期,当步入到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时,还要根据病人的危险分度来判断生存期或他的缓解率。现在总体上来看,总体生存期,以前大概是在3-5年,现在基本上提高到5-7年的总生存率,甚至是更长。有的人甚至能活到10年以上。虽然这个病不能完全治好,是一个慢性恶性病,可以通过合理规律治疗,延长生存期。
    2023-08-01
  • 骨髓瘤能活多久(视频)

    骨髓瘤能活多久
    骨髓瘤是一个浆细胞性恶性肿瘤,属于浆细胞疾病的一个恶性肿瘤,也叫多发性骨髓瘤。它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骨髓瘤,具体如下: 1、无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原来也称为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会有10年、甚至更长的生存周期; 2、有症状性:生存期要根据病人具体的情况,根据分子生物学,现在因为检测手段的提高,进行维度分层,维度高的生存期就短,维度低的生存期相对就长。 因为这个病目前还不能够完全被根治,所以大概总的生存期,之前的3-5年左右,已经明显提高到5-7年,甚至有的病人能够活到10年以上。所以这个疾病,目前是一个慢性恶性病,要规律治疗,就能获得更长的生存周期。
    2023-08-01
  • 骨髓瘤怎么引起的(视频)

    骨髓瘤怎么引起的
    骨髓瘤又称为多发性骨髓瘤,属于恶性浆细胞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生活环境相关。患者长期暴露在大量射线接触环境下,易造成基因突变,导致恶性血液病,包括骨髓瘤。此外,接触化学毒物、苯制剂等化学制剂,或者经常使用有辐射性的电器,可能都会对染色体、基因造成损伤,出现断裂、突变等情况。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毒性化疗药物或因自身疾病因素,均可引起体内环境的改变,出现抑癌基因突变、功能失衡、癌基因激活等,均可导致骨髓瘤。
    2023-08-01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怎么治疗(视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怎么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属于抑制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要根据危度分层,目前国际上有IPSS危度分层,以及进一步更精准的IPSS-R分层,分为相对低危和相对高危组。如果是相对低危组的患者,主要选择刺激骨髓造血的药物,比如雄性激素、免疫抑制剂,比如环孢素、糖皮质激素等,主要治疗药物为红细胞生成素。高危组患者,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去甲基化治疗,常用药物有地西他滨、阿扎胞苷等。
    2023-08-01
  •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视频)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血小板功能主要是参与凝血机制,保护血管,黏附、聚集、收缩血管,血小板减少主要表现为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乏力的症状。临床上出血常见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点出现瘀斑;育龄期妇女会出现月经过多,出现内脏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以及出现泌尿系的出血、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咳血,严重者甚至出现颅内出血。此外,从中医角度分析,气虚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会导致明显乏力;若为阴虚火旺的患者,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以及阴虚症状。
    2023-08-01
  • 血小板减少如何治疗(视频)

    血小板减少如何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常见于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增多、分布异常以及假性血小板减少,因此治疗血小板减少首先应查明病因。若由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血小板减少,要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如果是ITP引起的血小板减少,ITP也称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治疗的西药首选糖皮质激素,也可使用中药治疗;若继发于其它免疫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类风湿等风湿性免疫性疾病时,要针对其原发病治疗。此外,肝病、脾亢等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都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023-08-01
  • 血小板低是怎么了(视频)

    血小板低是怎么了
    血小板是血细胞中最小的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凝血,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易造成出血。血液检查时若发现血小板减少,应多次检查确诊,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假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分布异常以及血小板病理性减少,比如生成减少、破坏增多、丢失过多等。 血小板生成的减少常见遗传性疾病,如范可尼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也称为ITP,主要由于免疫紊乱出现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减少。此外,部分继发于其它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也可造成血小板破坏增多引起血小板减少。因此,出现血小板减少后,应及时前往医院血液病专科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再决定如何治疗、是否需要治疗。
    2023-08-01
  • 血小板低是贫血吗(视频)

    血小板低是贫血吗
    血小板低和贫血存在一定联系,但是血小板低并非贫血。贫血主要指红细胞数量减少,单位血液内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下降,低于同一海平面正常值。血小板是血液系统血细胞中最小的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内的巨核细胞。多种疾病可以引起数量减少,临床上主要表现以出血为主,患者常因为血小板减少出现出血,逐渐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后患者慢性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2023-08-01
  •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有哪些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主要以免疫抑制剂、刺激骨髓造血的药物为主。刺激骨髓造血的药物常用的有雄性激素、细胞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等,免疫抑制剂主要包括环孢素等。如果普通口服刺激骨髓造血的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不佳,也可以用静脉免疫抑制剂,如常用的ATG/ALG。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需根据年龄划分。35岁以下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同胞相合骨髓移植,如果没有条件可以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主要包括ATG/ALG并联合环孢素治疗。若患者>35岁或者没有条件做骨髓移植,或者患者>50岁,主要选择骨髓免疫抑制剂治疗,ATG/ALG联合环孢素治疗,加上刺激骨髓造血药物。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过程中,中药占很重要的地位,通过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和刺激骨髓造血的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增强其疗效。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