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霞

  • 耳朵一直流黄水怎么办(视频)

    耳朵一直流黄水怎么办
    持续耳漏是耳部炎症的表现,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不同的治疗。如果耳朵流黄水是因为外耳道湿疹或外耳道真菌感染,通过检查见耳道充血,有真菌样物时,需要把真菌样物清理干净以后,再耳道局部用药,如使用治疗湿疹的软膏或者硼酸滴耳液等专门药物。 如果是因为中耳炎引起,可能需要使用抗感染的药物,比如头孢、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把细菌杀灭以后再控制流水的情况,同时需要辅助含抗生素的滴耳液进行滴耳治疗,这种情况下不适合用治疗湿疹的软膏。所以耳朵流水并不都是细菌感染所致,要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药物来治疗。
    2023-08-03
  • 增强耳朵听力的方法(视频)

    增强耳朵听力的方法
    增强耳朵听力要避免损伤听力,具体方法如下: 1、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比如不推荐长期戴耳机,尤其是有时候在地铁上听音乐,在地铁这种很嘈杂的环境下要听到音乐会声音放很大,长时间对听力有影响; 2、要注意不要使用耳毒性的药物:比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现在临床上已经很少用,这些耳毒性药物可以损伤耳朵毛细胞引起听力下降; 3、要避免中耳炎:比如感冒、受凉,这种情况下要尽量避免不当的擤鼻子。或者平时感冒受凉或嗓子鼻子发炎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潜水或乘坐飞机,容易诱发中耳炎; 4、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紧张或生气、着急都可以诱发耳周循环不好,导致突发性耳聋。
    2023-08-03
  • 耳朵堵塞感是怎么回事(视频)

    耳朵堵塞感是怎么回事
    耳朵堵塞感即老百姓常说的发现堵了东西掏不出来,又进不去。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 1、外耳道疾病:耵聍栓塞即耳垢或耳屎,堵塞后会表现为堵塞侧的耳朵发闷、发堵,在洗澡或者游泳进水以后,因为耳垢被水泡发以后发胀而使症状更加明显; 2、中耳疾病:咽鼓管堵塞、分泌性中耳炎等。咽鼓管是沟通咽部和耳朵之间的通道,如果发生堵塞会导致出现耳朵发闷、发堵的情况。多发生在感冒受凉或乘坐飞机、潜水以后,患者也可出现患侧耳朵发闷、发堵、发胀,就像闷在水缸里说话的感觉,有些患者还会合并有耳朵深部疼痛; 3、内耳性疾病:最常见低频突发性耳聋,多数患者表现为一侧耳朵发闷、发堵,类似于堵棉花的感觉,但是患者感觉听力下降并不明显,还可以伴有低频率的耳鸣,如发动机轰鸣的声音要引起警惕; 4、梅尼埃病:即老百姓说的美尼尔,患者除了出现剧烈的看东西旋转性的眩晕、恶心、呕吐之外,还可以出现耳朵发闷、发堵和耳鸣。 所以,如果出现一侧或者双侧耳部堵塞感,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2023-08-03
  • 耳朵里有东西晃动会响是怎么回事(视频)

    耳朵里有东西晃动会响是怎么回事
    耳内感觉有东西晃动会响的原因具体如下: 1、耵聍:俗称耳垢和耳屎,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产物,具有保护耳道及粘附灰尘或异物的作用,可自行排出。但是耵聍在挖耳或用棉签清理耳道时,不慎掉落到耳道深部并触碰到鼓膜,拨动耳廓、咀嚼、走路或者晃头时,耵聍会反复摩擦鼓膜,可听到耳内有东西晃动的声音; 2、耳道异物:最常见的是脱落毛发,多发生在理发之后,碎头发不慎掉落入耳道内,或挖耳朵时棉签头不慎掉落。此外,还有耳朵内误入虫子没有及时取出,虫子在外耳道内死亡形成异物,均可引起类似症状。 出现耳内晃动时声响,需要去医院就诊,予以取出。
    2023-08-03
  • 耳朵进水聋了怎么办(视频)

    耳朵进水聋了怎么办
    耳内进水后自觉耳聋常见于外耳道耵聍栓塞,耵聍俗称耳屎、耳垢,被水浸泡后会发胀导致完全堵塞外耳道或压迫鼓膜而引起耳聋。耳道内耵聍比较多难以完全取出,应到医院就诊由耳鼻喉科医生利用专业工具取出或用吸引器吸出阻塞的耵聍,也可以进行外耳道冲洗冲出堵塞的耵聍,听力即可以恢复。 若为喷水枪之类的高水压冲击耳内,可致鼓膜受损、穿孔而引起耳聋,需要及时就诊,尽快清理掉耳道内积血、积水,保持耳道干燥预防局部感染。另外,小穿孔可以自行愈合,大的穿孔需要进行手术修补。原有耳部疾病,比如慢性中耳炎、外耳道湿疹、真菌性外耳道炎等,耳内进水后听力下降,是因为进水后诱发原有耳部疾病再发或加重。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诊,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处置来缓解症状。
    2023-08-03
  • 耳朵像进水了一样闷着是怎么回事(视频)

    耳朵像进水了一样闷着是怎么回事
    耳内似进水样的闷堵感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外耳道疾病:如耵聍栓塞,即耳垢或耳屎堵塞,表现为堵塞侧耳内发闷、发堵,洗澡或游泳进水后耳垢被浸泡而发胀,使症状更加明显;外耳道异物,最常见情况是用棉签清理耳道,棉签头不慎掉落入耳内而不自知,多见于老年人; 2、中耳疾病:如咽鼓管堵塞、分泌性中耳炎等,在受凉感冒、乘坐飞机、潜水后会诱发。患者表现为患侧耳内发闷、发堵、发胀,类似于闷在水缸里讲话的感觉,伴有耳深部疼痛; 3、内耳疾病:如低频突发性耳聋,多数患者表现为一侧耳闷、耳堵,类似于堵棉花的感觉,但是自觉得听力下降并不明显,可伴有低频率耳鸣,类似发动机样的轰鸣声。多数人认为是上火而未予及时就医而耽误治疗,需要引起警惕。 耳内一侧或双侧闷堵感,应该尽早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2023-08-03
  • 油耳是什么意思(视频)

    油耳是什么意思
    油耳是根据耵聍的性质来判断,指油性耵聍,耵聍主要是耳垢和耳屎。每个人都有耵聍腺,耵聍腺会分泌耵聍物质。耵聍分为干性和油性,油性耵聍是棕黄色或者淡黄色的黏稠物质。这些油性的耵聍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阻挡异物进入到耳道深部,可以阻挡部分进水,还可以黏附灰尘物质来防止耳道的感染。 过多的油性耵聍有可能会阻塞耳道引起听力下降,这种情况可能要去医院就诊。油耳其实不是疾病,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要因为油耳朵而反复纠结、恐慌。
    2023-08-03
  • 恢复听力的办法(视频)

    恢复听力的办法
    恢复听力的办法还是要根据病因去考虑,主要如下: 1、耳道耵聍栓塞:通过取出耳道里面的耵聍,可以恢复听力; 2、如果是中耳疾病引起的听力下降,恢复听力的办法主要是解决中耳的炎症。一般通过口服抗感染药物或局部用滴耳液保持咽鼓管通畅,通过这些治疗有效缓解中耳腔炎症,以后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听力; 3、感音神经性耳聋引起的听力下降,主要是看病程的长短。比如突发的神经性耳聋,可以通过输液治疗,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也可以有效的恢复听力。如果是年龄大造成的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听力下降,可能这种听力很难恢复。只能注意平时控制血压,避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来减缓这种衰退的过程,可能有效。
    2023-08-03
  • 鼻子干燥应该怎么办(视频)

    鼻子干燥应该怎么办
    鼻腔干燥是鼻子秋冬季较常见表现,治疗总原则是保湿,如秋冬季抹护肤霜以保持面部皮肤湿润,防止面部干裂。鼻腔干燥主要也是应用保湿药物,最常用海盐水,水性喷剂通过喷到鼻腔里形成水性保护膜,可减少鼻腔干燥的发生。 还可应用油剂,如薄荷脑滴鼻液,滴至鼻腔内在鼻腔表面形成油性保护膜,减少鼻腔干燥。薄荷脑软膏属于油膏剂,通过用棉签涂敷在鼻腔的黏膜表面,让鼻腔黏膜表面形成油性保护膜,也可减少水分蒸发,有效缓解鼻腔干燥的情况。
    2023-08-03
  • 鼻子里干燥是什么原因(视频)

    鼻子里干燥是什么原因
    鼻腔干燥主要由环境因素引起,主要表现鼻干、结痂、少量血性干痂,还有甚至出现鼻子出血的情况。因为鼻腔是充满腺体结构,本身会分泌一些黏液,有加温、加湿、保持清洁的作用,但到干冷季节后,这些腺体功能相应提供的黏液会不足,从而出现干燥的情况。 部分患者其实是本身鼻腔出现问题,比如鼻腔黏膜萎缩后,加温、加湿功能明显下降,导致腺体分泌功能减弱,从而出现干燥问题,出现鼻干、结痂,甚至出血。大多数患者鼻干由于环境因素影响所致,少部分患者因为出现萎缩性鼻炎致鼻干。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