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表现(视频)

    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表现
    溶血性贫血患者表现与病情急、慢性有关,主要内容如下:1、急性溶血性贫血:属于血管内溶血,患者会出现寒战、高热、腰背部疼痛、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性倾向、肝脾肿大、肝功能衰竭等,若治疗不及时,会迅速发生溶血危象;2、慢性溶血性贫血:属于血管外溶血,起病比较缓,临床多表现为脾大、黄疸、长期贫血等症状。如果怀疑患者发生溶血性贫血,应完善辅助检查包括针对红细胞自身破坏的辅助检查,如总胆红素升高或间接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升高,以及外周血涂片中出现红细胞碎片。血管内溶血患者还会出现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等。而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辅助检查,可出现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外周血涂片可看到有核红细胞骨髓增生的活跃度增加等。此外,针对溶血性贫血病因检查,包括免疫学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酸溶血试验、冷凝集试验等。
    2023-08-01
  • 溶血性贫血好治吗(视频)

    溶血性贫血好治吗
    溶血性贫血是否容易治疗,取决于溶血性贫血的起病快慢,以及起病原因,具体情况如下:1、急性溶血性贫血:是临床上一类危急重症,患者会迅速出现严重贫血、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从而迅速发生临床死亡。因此对于急性溶血性贫血,治疗难度一般较大;2、慢性溶性贫血:通常症状相对较轻,起病比较缓慢,能够有更多治疗机会和治疗时间。但如果患者的慢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先天性遗传因素导致,比如先天性红细胞膜异常、先天性某些红细胞相关酶缺乏,由于这些遗传因素无法被纠正,因此这类患者的溶血性贫血无法被治愈,患者可能长期存在溶血性贫血;3、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自身免疫性原因导致,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可能达到治愈状态。部分患者会有激素依赖型或者激素无效型,对于激素依赖或激素无效的患者,可能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2023-08-01
  • 休克早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什么衰竭(视频)

    休克早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什么衰竭
    休克早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通常属于肾前性的肾功能衰竭。指肾脏本身没有病变,肾后的输尿管、膀胱没有尿路梗阻,单纯是由于流经肾脏血流减少,即肾灌注不足导致肾衰竭,其为休克早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类型。休克早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被激活,大量儿茶酚胺分泌入血,机体对儿茶酚胺的反应,各个部位均不相同,具体如下:1、皮肤和肾脏:休克早期皮肤和肾脏对儿茶酚胺最为敏感,因此会出现皮肤、肾脏血管收缩,引起流经肾脏的血流减少即肾灌注减少,从而出现肾前性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表现为少尿、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升高,皮肤血管也会收缩,患者会出现皮肤苍白、四肢冰冷等;2、心脏和脑:心脏和脑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不强,心脏和大脑的血液可以保持在稳定的水平。患者较少会出现意识改变和血压下降,表现为四肢湿冷、尿量减少、肾功能不全等。
    2023-08-01
  • 胃出血怎么引起的(视频)

    胃出血怎么引起的
    通常造成胃出血的原因如下:1、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吻合口溃疡等消化性溃疡可导致胃出血;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严重肝病、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会造成胃出血;3、饮酒或药物: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多发于大量饮酒后的患者,由于乙醇造成胃黏膜损伤导致出血。另外,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造成胃黏膜损伤,也可能导致胃出血;4、应激性溃疡:严重感染、创伤、手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能造成应激性溃疡,均属于急性糜烂性出血胃炎;5、胃部肿瘤:胃癌或胃间质瘤等胃部肿瘤也可引起胃出血;6、其他原因:胃出血少见原因包括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创伤手术或肿瘤等造成胆道出血,以及胰腺脓肿破裂出血等。当患者发生胃出血后,需第一时间停止经口进食和进水,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类抑酸药物,必要时还需加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消化内镜是诊断胃出血尤为重要的手段,可以经过内镜下治疗帮助患者控制胃出血情况。
    2023-08-01
  • 胃出血能治吗(视频)

    胃出血能治吗
    胃出血可以治疗,依据原因不同,治疗略有不同。常用胃出血治疗方法如下:1、一般治疗:让患者暂停经口进食、进水,给予患者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2、药物治疗:通常轻度胃出血口服药物治疗即可,如果是出血量比较大或原发疾病比较严重胃出血,可以考虑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如果胃出血是由于肝病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以加用生长抑素进行止血治疗,患者还可口服止血药物和静脉使用止血药物,均可控制消化道出血;3、急诊内镜治疗:推荐在出血24小时后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胃出血原因,同时通过胃镜下注射药物或使用钛夹等方式控制出血;4、其他治疗方法:如果胃出血是由于胃部肿瘤、胃癌引起,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是动脉破裂出血,可以通过介入动脉栓塞方式控制消化道出血。
    2023-08-01
  • 喝酒胃出血紧急处理措施(视频)

    喝酒胃出血紧急处理措施
    喝酒发生胃出血后要第一时间停止经口进食进水,出血量小可以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如果出血量大,推荐静脉使用上述药物,可以迅速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对胃黏膜的破坏,同时改变胃内pH值,胃内pH值提升有助于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功能发挥作用。同时还可以考虑口服胶体铋剂、硫糖铝类胃黏膜保护剂。如果出血量比较大,还要给予患者输入血制品,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急诊胃镜检查是比较好治疗饮酒后胃出血手段之一,既可以明确胃出血原因,同时可以通过胃镜下给药或者使用钛夹控制胃出血。胃出血发生之后患者可出现呕血、黑粪或暗红色血便、肠源性氮质血症、发热、周围循环衰竭、低血容量休克、贫血以及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计数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出血控制稳定之后,患者要逐渐开放饮食,从饮水到流食再到半流食。恢复饮食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尿素氮水平,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呕血、柏油样便等临床症状,才能够有效预防消化道再次出血。
    2023-08-01
  • 酒后胃出血的症状和注意事项(视频)

    酒后胃出血的症状和注意事项
    患者饮酒后胃出血的症状及注意事项如下:一、症状:患者酒后胃出血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呕血、呕吐咖啡色物质等,常见情况如下:1、呕血:若出血量较大且出血较急,患者可表现为直接呕吐鲜血或呕吐暗红色血块。若出血量较少或出血较缓,则血液与胃内胃酸、胃蛋白酶混合后变为咖啡色物质,此时患者便可表现为呕吐咖啡色物质;2、黑便:呕血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黑便,是由于血液中Fe3+被还原为Fe2+,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造成患者消化道出血,此时患者大便颜色呈现为黑色。通常此类黑便会反复发作,患者便质稀薄不成形且颜色与柏油相似,因而也称为柏油样便;3、其他表现:除呕血、黑便外,若出血量较大、胃肠道推进较快,患者还可出现暗红色血便,部分患者还可发热。酒后胃出血患者在血象检查中,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由于血液中蛋白质被大量吸收入血,导致血尿素氮水平进行性升高,患者还会出现肠源性氮质血症。二、注意事项:1、药物治疗:一旦发生胃出血,患者应立即停止经口进食和饮水,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口服止血药物止血;2、胃镜下止血:急诊胃镜是诊断和治疗酒后胃出血的良好手段,有助于明确胃出血病因,同时还可通过胃镜下给药或使用钛夹控制胃出血;3、限制或禁止饮酒:对于既往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或严重肝病患者,限制或禁止饮酒较为重要。
    2023-08-01
  • 胃出血可以输氨基酸吗(视频)

    胃出血可以输氨基酸吗
    胃出血可以输注氨基酸,因为氨基酸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当发生胃出血时,需禁止进食进水,然后通过静脉给予患者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等。但也有部分特殊情况,不建议输注氨基酸,具体如下:1、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存在严重的肝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输注氨基酸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加重,从而导致临床风险,所以要慎用氨基酸;2、血流动力学不稳:如果胃出血患者存在低血钠休克、周围循环衰竭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不应先选择输注氨基酸。应给予患者静脉补液以及输血治疗,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输注可以适当延后。因为输入氨基酸后,不能帮助纠正患者血流动力学,甚至可能会加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如果患者胃出血较稳定,还没有完全愈合,但血流动力学稳定,肝肾功能也良好,建议补充氨基酸在内的所有营养物质。
    2023-08-01
  • 胃出血胃镜后多久可以吃东西(视频)

    胃出血胃镜后多久可以吃东西
    胃镜检查后恢复饮食的时间,取决于在胃镜中发现患者胃出血,是否已经停止活动性出血,或者溃疡是否已经过急性期,具体如下:1、禁食:消化道出血处于活动性出血或者胃溃疡处于a1期活动期,患者完成胃镜检查后,不能进食、进水。胃出血患者,活动性出血没有控制前,即使进行胃镜检查和治疗,也必须停止经口进食、进水;2、进食:出血已经停止或者溃疡已经过急性期,患者可以在胃镜检查后6h,进食少量温水,观察患者是否有腹痛、呕血或者血红蛋白下降等消化道再次出血证据,若没有,一般可以在第2日嘱患者进食少量米汤或稀米粥,第3日增加为烂面条、疙瘩汤等,后期增加蔬菜,最后增加主食、含有脂肪类的肉食或荤食。只有消化道出血停止后,才可以从水开始恢复饮食,顺序一般为流食、半流食、清淡饮食、正常饮食。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采用的药物(视频)

    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采用的药物
    消化道出血、止血采用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抑酸类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比如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或者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等,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对胃黏膜屏障的刺激,改变胃内pH值,使胃内的pH值提升到6.0以上,从而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和止血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2、止血药:如果使用口服的凝血酶,可以直接起到局部止血的作用。另外,也可使用全身静脉使用的止血药,比如氨甲环酸、酚磺乙胺、血凝酶等,可以提升全身的血液凝固性,促进止血,但需要警惕,此类药物有导致血栓发生的风险;3、生长抑素:如果患者的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生长抑素是治疗此类出血的一线用药。除上述药物治疗之外,消化内镜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也都是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常用方法。胃镜治疗可快速明确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并进行胃镜下给药,或者使用钛架帮助控制消化道出血。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