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生

  • 早产儿眼底筛查是检查什么(视频)

    早产儿眼底筛查是检查什么
    早产儿眼底筛查可以检查早产儿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早产儿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通常建议早产儿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时,开始进行眼底筛查。若在筛查过程中发现早产儿存在视网膜病变,或周边视网膜存在隆起或出血的情况,甚至存在新生血管,需及时进行干预治疗。目前可以通过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或激光治疗有效缓解病情,挽救早产儿的视力。若对早产儿未能及时进行眼底筛查而延误病情,出现视网膜脱离,则需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对于早产儿需及时进行眼底筛查,若存在视网膜病变,则需定期进行复查,并及时干预。
    2023-08-02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病因(视频)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病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医学上仍十分不明确,但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经典的学说与理论: 1、异位种植学说:其较为受尊重,即通常所说的经血逆流的学说。在月经期的时候,子宫内膜的组织通过经血逆流,由输卵管进入到盆腔,播散于盆腔的各个部位,并且在此基础上黏附、侵袭血管生成,使得病灶产生,同时子宫内膜也通过静脉以及淋巴向远处播散。因此,盆腔环境的改变和异位症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 2、体腔上皮生化学说:是由于体腔上皮,比如卵巢表面上皮或者盆腔的腹膜,受到经血慢性炎症的不断刺激之后,激活转变为子宫内膜样的组织,故而致病; 3、诱导学说:为第二种学说的延伸。通常是指体内的一些生化因素的作用下,没有分化的腹膜组织转变为内膜组织,从而形成病灶; 4、遗传学说:因为研究发现,该种疾病具有家族的聚集性。当患者一级亲属中患有该种疾病,女性的发病率为普通正常人群的7-10倍,同时一些异常的免疫调节及异常的免疫表达均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2023-08-02
  • 治疗肾癌的靶向药物有哪些(视频)

    治疗肾癌的靶向药物有哪些
    治疗肾癌的靶向药物主要如下:1、细胞因子: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白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但此类药物客观反应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差、副作用较大,目前此类药物基本已不再使用;2、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代表药物较多,包括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培唑帕尼、仑伐替尼、阿西替尼等,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药物,主要发挥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3、mTOR(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代表药物为依维莫司;4、HIF-2α抑制剂:目前还处于研发制作当中;5、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PD-L1抑制剂:代表药物有进口的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也就是俗称的K药和O药,以及国产的优秀药物如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等,是2016年以后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类药物。
    2023-08-03
  • 肝母细胞瘤的靶向药(视频)

    肝母细胞瘤的靶向药
    目前恶性肿瘤中靶向药非常热门,尤其在成人的几个特殊疾病中,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也有靶向药物,但肝母细胞瘤目前并无效果明显的靶向药。在成人肝癌的治疗中,索拉非尼、曲妥珠单抗这些药物在肝母细胞瘤中疗效并不明显。 部分血管抑制药物可能有一些效果,如西罗莫司,为较为常用的药物。但阿帕替尼可能效果更好,是VEGFR-2的抗体,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恶性肿瘤血供都非常丰富,需要大量营养,抑制血管生成会导致肿瘤失去养分,进而萎缩。非特异的一些靶向药物的治疗可能对肿瘤有控制作用,但目前达不到根治的效果,可能需要手术和其它治疗,如化疗。
    2023-08-03
  • 肺部鳞癌生物治疗是怎么回事(视频)

    肺部鳞癌生物治疗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或者叫生物治疗,在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与传统的疗法来相比,其优越性表现在特异性强,亲和性高,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又不杀死或者极少杀伤正常细胞,所以不良反应就轻,耐受性相对就比较好。现阶段临床上研究比较多的是有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一些药物,像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等等,以及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一些贝伐单抗等等这些药物。这些药物在临床实践证明能给患者带来生存的效益。随着研究的进展,新型药物日益的增多,在这里也可以跟大家说一下,特别是在我们中山地区,靶向治疗的药物已经通过了医保,是可以通过医保来解决这方面的情况的。总之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应用前景是比较广阔的。在传统疗法的疗效达到平台的时候,为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一个方向。非鳞癌它占了非小细胞肺癌,差不多30%。90%的,是跟吸烟有关系的,而且中央型比较多。肿瘤细胞倍增的时间,什么叫倍增时间,就肿瘤细胞由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这个叫倍增的时间,它的倍增时间比较长。虽然非鳞癌及肺腺癌它都是发生在同一个器官,但在基因组学方面它有着显著的差异。关于晚期腺癌,它随着EGFR、ALK和ROS等驱动基因的逐步明确,针对应用这个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非鳞癌却缺少可利用的一些基因的突变。迄今为止,非鳞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还是比较缓慢的。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研究者采用了全基因组的测序和全外显子组测序,对非鳞癌样本进行一些检测,全面分析了非鳞癌遗传的改变谱。为非鳞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的一些分子靶点。
    2023-08-03
  • 药物相关性骨髓炎病因(视频)

    药物相关性骨髓炎病因
    药物相关性骨髓炎是近20-30年新发生一种疾病,之所以发生主要是跟药物有关系,这种药物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抗破骨细胞药物,还有一种就是抗血管生成类的药物。最多见类似唑来膦酸,这种药物与破骨细胞结合以后,使骨头的代谢发生了一种停滞状态,没有活力的骨头很容易受伤而且很难愈合,这也是发生颌骨药物相关性骨髓炎普遍接受的发病机制。但是随着研究和临床诊疗认识逐步深入,发现这类药物不仅对骨有毒性,实际上对软组织也有毒性,所以这种药物可以对骨头产生毒性,同时对牙龈、黏膜都会产生毒性,而影响愈合,这个是主要的病因机制。
    2023-08-03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视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早产儿在从母体出生后,视网膜的血管还没有发育完全,早产儿在母体里的氧浓度和出生后的氧浓度发生很大的变化,促进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生长,促进新生血管的发育。吸氧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但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还是由于早产引起的。过去一直高浓度、长时间吸氧,所以一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比较高。但现在随着新生儿ICU的普遍建立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氧浓度已经控制很好。所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2023-08-03
  • 视网膜水肿怎么缓解(视频)

    视网膜水肿怎么缓解
    视网膜水肿为视网膜发生病变,缓解的方法具体如下: 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使视网膜很快出现苍白性水肿,需要即刻进行抢救性治疗。例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以降低眼压,静脉或球后注射扩血管药物,同时应用激素。通过抢救性治疗后,能够一定程度地缓解视网膜水肿; 2、老年黄斑变性、湿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视网膜黄斑区会出现新生的血管,导致黄斑出血、黄斑水肿以及黄斑周围视网膜水肿,需要眼球内注入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药物治疗; 3、糖尿病引起视网膜水肿,需要进行激光和球内注射药物的联合治疗。
    2023-08-03
  • 黄斑变性如何用药(视频)

    黄斑变性如何用药
    黄斑变性的用药方法如下: 1、干性黄斑变性:对于这一类的患者来说,食补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补充一些叶黄素对他有一定的帮助。在这个时期我们希望它尽可能缓慢的发展,这样会减少发生新生血管的可能性。干性黄斑变性在国外目前也正在研究一些药物来帮助患者解决干性黄斑变性的问题,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非常有效的药物; 2、湿性黄斑变性:也就是说在黄斑区出现了新生血管,目前推荐的最有效的提高视力或者维持视力的方法就是眼内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目前认为它能非常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除此以外,我们可以用光动力学激光治疗。目前不管是说普通激光、光动力学治疗还是打针,都是治疗黄斑变性可以选择的方法。我们会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病变的位置以及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最终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延缓病情发展,尽可能维持目前的视力,甚至于争取早期的能够提高视力。
    2023-08-03
  • 眼底黄斑水肿怎么治(视频)

    眼底黄斑水肿怎么治
    眼底黄斑水肿属于疾病表现,而引起眼底黄斑水肿原因较多,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针对不同原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通常首选方法为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另外还可注射激素如长效缓释地塞米松注射液进行治疗。此外,可进行对因治疗,若患者为视网膜静脉阻塞,需寻找视网膜静脉阻塞原因,通过眼底检查确定视网膜静脉阻塞类型,是否需要补充眼底激光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亦如此。患者还需控制内科情况如血糖、血压、血脂,可从根本上解决黄斑水肿问题。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