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

  • 拔T管一定要做胆道镜检查吗(视频)

    拔T管一定要做胆道镜检查吗
    拔除T管不一定要进行胆道镜检查,应根据拔除T管的目的决定。临床上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中需要放置T管。术中可以采取开放的胆囊切除,即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或者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 术后拔除T管前建议做常规胆道造影,了解胆道通畅程度、有无梗阻,结石是否取净。如果怀疑T管造影存在肿瘤或者结石残余,需要进行胆道镜检查,明确有无结石、胆道肿瘤,必要时在胆道镜下用网篮进行碎石、取石。如怀疑肿瘤,可以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如胆囊造影时发现梗阻,胆道镜活检发现肿瘤,建议进一步手术治疗。
    2023-08-02
  • 肝内胆管结石哪里疼(视频)

    肝内胆管结石哪里疼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如果出现绞痛,一般多见于右上腹部及中上腹部。左肝胆管结石出现结石摩擦胆管壁,可使患者出现隐痛不适,多表现为中上腹胀痛不适以及后背部疼痛不适。右肝胆管内结石如果出现胆绞痛,多表现为右侧后背部胀痛不适。 不同情况治疗方法不同,对于较小的结石、没有造成梗阻,则不需要处理。如果结石造成胆管梗阻,尤其比较常见的左肝管瘘口狭窄,反复胆道感染、左肝萎缩,要手术清除病灶、解除狭窄、通畅引流。如果结石已经造成胆总管梗阻,要做胆总管切开取石,必要时进行肝叶切除。
    2023-08-02
  • 肝内胆管结石一厘米了怎么办(视频)

    肝内胆管结石一厘米了怎么办
    肝内胆管结石1cm,如患者无发热、腹痛,B超和CT检查未发现胆管扩张、肿块、肝功能和肿瘤指标正常、无肝脏萎缩,则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每年定期复查肝胆B超、CT、磁共振,以及肝功能、肿瘤指标,判断有无胆管狭窄、肝脏萎缩、癌变的可能,再考虑是否进行外科处理。 很多患者是体检中发现的肝内胆管结石,不用特别紧张,很多肝内胆管结石终生不增长,无需任何处理,每年定期到肝胆外科检查即可,出现问题医生会及时发现,再给予处理。
    2023-08-02
  • 发育迟缓的孩子能恢复正常吗(视频)

    发育迟缓的孩子能恢复正常吗
    孩子发育迟缓,要看明确属于何种发育迟缓,才能知道是否能够恢复。发育迟缓通常包括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迟缓,也可以是语言发育迟缓或者智力发育迟缓,不同迟缓的原因不同,有些可能会得到恢复,也有可能难以恢复,主要取决于原发疾病的情况,具体如下:1、体格发育迟缓:可能与早期的喂养或者宫内营养不足有关,后期通过适当、合理的喂养,可能会改善发育迟缓的状态。但是也有部分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的体格发育迟缓,即使通过适当的补充,也可能难以完全恢复正常;2、语言发育迟缓:可能与语言环境不良有关,改善语言环境以后可能会恢复正常;3、智力发育迟缓:如果孩子存在先天性智力问题,通过单纯的干预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难以完全恢复正常。孩子的发育迟缓是否能够恢复正常,主要取决于发育迟缓的类型和病因,不同的发育迟缓恢复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2023-08-02
  • 宝宝脑发育不良怎么办(视频)

    宝宝脑发育不良怎么办
    宝宝脑发育不良的原因不同,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也会不同,具体如下:1、染色体发育异常:这种情况引起的脑发育不良,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后期进行功能性训练,从而改善功能状态;2、出生缺血、缺氧:这种情况也可能造成脑发育损伤,早期可以适当应用保护脑神经的药物,同时给予高压氧舱或其它吸氧治疗;3、疾病因素:例如苯丙酮尿症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发现以后需要及时进行干预,例如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宝宝,可以适当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或药物治疗,脑发育不良会得到部分改善。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可以早期服用甲状腺素片,对于脑功能会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有副作用吗(视频)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有副作用吗
    新生儿在黄疸照蓝光,主要副作用具体如下:1、发热: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反应,体温有波动,一般适当给孩子多补充液体,停止照蓝光后,发热即可缓解;2、腹泻:孩子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等情况,若腹泻不严重,停止蓝光后,相对会缓解;3、皮疹: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皮疹,影响较小,一般停止蓝光照射会自行缓解;4、青铜症:照蓝光的过程中,孩子会出现皮肤颜色特别明显的改变,为青铜症,此种情况相对较重,但发病率较低,停止蓝光照射,亦会慢慢缓解;5、刺激眼睛和生殖器:蓝光对孩子的眼睛和生殖器,会有一定的刺激或损伤,因此照蓝光时,要注意对孩子进行保护,如戴眼罩等,避免蓝光刺激。因此蓝光对孩子的影响,大部分可回避,若孩子存在黄疸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蓝光照射,属于比较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2023-08-02
  • 新生儿重度黄疸的表现(视频)

    新生儿重度黄疸的表现
    新生儿重度黄疸在出生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临床上分为四期: 1、警告期:会出现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差、肌张力低,偶有尖叫、呕吐,一般在12-24小时后进入痉挛期; 2、痉挛期: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发热,轻者凝视,重者肌张力高、呼吸暂停,此期持续12-48个小时; 3、恢复期:吃奶后好转,抽搐减少、角弓反张消失、肌张力恢复正常,持续时间为2周; 4、后遗症期:出现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的四联征,或者出现脑瘫后遗症。此外,还伴有轻微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认知、学习、运动障碍,或仅表现为耳聋或者听觉障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胆红素脑病,早产儿易出现,多在生后4-7天起病。非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导致神经系统障碍,基底神经节、海马体、下丘脑神经核和小脑神经元出现坏死,神经核黄染,此时称为核黄疸。
    2023-08-02
  • 怎样预防小儿黄疸(视频)

    怎样预防小儿黄疸
    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因素很多,常见病因有感染及溶血,所以预防新生儿黄疸尤为关键,其具体如下: 1、做好脐部和皮肤护理,脐部每天用75%的酒精消毒,防止脐炎的发生。消毒时要注意提起未断的脐带,将脐带下方进行充分消毒,方向为从外向内。此外,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发生破溃,如腋窝、臀部等重点部位要重点防护,勤洗澡,同时用护臀霜保护好孩子的皮肤,以防止臀红; 2、合理喂养,首先强调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原则是按需喂养。如果孩子长久未进食,要将孩子叫醒试着喂奶,以防止发生低血糖。在早期母乳不足时,应先吸吮母乳,而后适当添加配方奶,以防止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不主张进食葡萄糖粉,因为口服葡萄糖粉后可造成血糖骤升,出现新生儿高血糖。近年研究发现,高血糖对孩子脑的损伤大于低血糖对脑的损害。且配方奶的中的糖、脂肪、蛋白质比例合适,可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不会造成高血糖,所以应选用配方奶补充母乳的不足; 3、注意避免呛奶、吐奶,喂奶后要保持侧卧位,防止溢乳后乳汁吸入呼吸道,造成吸入性肺炎; 4、保持空气清新,避免过多朋友的探视,避免交叉感染,防止肺炎的发生。提倡孩子早吸吮、早开奶,合理补充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尽快地建立肠道有益菌群,改变肠道内环境,减少肠肝循环,促进黄疸代谢。 针对新生儿溶血,特别是第一胎发生溶血,或者有流产、死胎、死产、输血史,或者妈妈是稀有血型,二胎时要特别注意,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2023-08-02
  • 溶血性黄疸可以自愈吗(视频)

    溶血性黄疸可以自愈吗
    溶血导致的黄疸一般出现较早,进展较快,程度较为严重,容易并发胆红素脑病,或者伴有水肿、贫血、心衰等其它因溶血导致的并发症,均需要积极治疗,通常难以自愈。 溶血性黄疸要注意预防严重的贫血和低氧血症,避免胆红素过高导致的胆红素脑病,同时保持有效的通气,对高胆红素血症采取积极措施,如光疗或者换血治疗等,降低黄疸和保持机体水电解质、血糖、热量平衡。只有内环境稳定,并发症才能越少。 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或低蛋白血症可输注白蛋白或血浆,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严重溶血性黄疸可以输注大剂量的人血丙种球蛋白进行阻断,或者进行换血治疗去除较高的胆红素及致敏的红细胞和抗体。贫血严重时要纠正贫血,因此溶血性黄疸自愈的可能性极小。
    2023-08-02
  • 早产儿的发育和正常婴儿一样吗(视频)

    早产儿的发育和正常婴儿一样吗
    早产儿的发育,和正常的婴儿之间有差异,特别是在出生早期,差异会比较明显,具体如下:1、体重:早产儿因为出生的比较早,体重一般低于2500g,而正常的足月儿,一般体重是在2500g以上;2、喂养:孩子体重差异会直接影响喂养,早产儿早期胃容量较少,喂养的次数相对要增加;3、体温:早产儿因为没有合适的环境温度,需要在暖箱里生长,若温度不合适,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硬肿症的情况,足月的正常新生儿,相对此类情况会明显偏少;4、器官发育:早产儿各个器官的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肺透明膜病,即肺发育不完善,出现的一种疾病,而在足月的新生儿,此情况相对较少;5、黄疸持续时间:足月的新生儿,一般到14天就会消退,但是早产儿相对持续时间会更长,可能会持续21天左右。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有可能会追上普通的正常新生儿,相对后期,可能发育会基本相同。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