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

  • 冠心病输啥药管用(音频)

    冠心病输啥药管用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冠心病的治疗并不建议采用输液方式,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损伤。治疗冠心病应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缓解缺血引起的临床症状为主,用到的主要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应用口服剂型,使用方便,药物效果明显。采用输液的方法,通常用于急症抢救以及某些无法通过口服给药的治疗方式。因此,冠心病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输液治疗。
  • 冠心病是放支架好还是药物治疗好(音频)

    冠心病是放支架好还是药物治疗好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冠心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临床上的冠心病大体上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的冠心病又称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包括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稳定性的冠心病通常是指稳定型心绞痛,这两种情况对于患者的危害是差别很大的。治疗冠心病的核心问题是改善心脏的供血、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所以在考虑冠心病治疗方法哪种好和哪种不好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n看一下支架治疗和药物治疗各自的利弊,支架治疗的好处主要是即刻开通率很高,可以非常显著的改善血管的狭窄,但是也有弊端,支架植入的费用比较高,手术的风险比较大,支架植入以后还有支架狭窄和支架内血栓等远期的风险。药物治疗相对比较简单,费用也略低,但是药物治疗是所有冠心病治疗的基础,最大的弊端就是对于已经形成的严重狭窄,很难通过药物去消除。明白了这个情况就可以大体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判断冠心病哪一种治疗方法更好的时候,先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冠心病,临床上倾向于对于急性的冠心病,例如ACS这样的情况,支架治疗效果更好,而对于稳定型的冠心病,药物治疗往往也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如果在稳定冠心病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者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再及时的更改为支架植入,这样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 心肌梗死再通评价标准(音频)

    心肌梗死再通评价标准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的评价标准主要经历两个阶段,在急诊介入治疗没有在临床普及之前,心肌梗死血管的再通主要依靠溶栓治疗,溶栓治疗中成功的标准包括以下四项指标:1、1-1.5小时内,心电图抬高的ST段有50%以上的回落。2、心肌酶CK-MB酶峰提前。3、发病两小时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4、溶栓2-3小时内出现各种再灌注心律失常,溶栓治疗成功的指征需要具备上述四项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n在急诊介入治疗临床普及之后,判断心肌梗死后冠脉再通主要依靠影像学的结果。如果冠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血流恢复到TIMI3级,则可以判断心肌梗死后血管再通。
  • 心肌梗塞溶栓时间窗(音频)

    心肌梗塞溶栓时间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首先要对心肌梗死进行分类,对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非常有效,对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不建议进行溶栓。\n确定是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应当尽早进行溶栓,从发病到溶栓的时间间隔越少,患者获益越大。对于发病3个小时之内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目前认为其治疗效果与直接介入治疗相似,甚至建议在急救车上就开始进行溶栓治疗。如果发病12小时之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判断一下,如果从发病到可以接受介入治疗的时间,有大于2小时的延迟,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建议进行溶栓治疗。虽然进行溶栓治疗的直接疗效不如直接介入治疗,但是患者仍能获益。如果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已经超过12小时,症状已经得到缓解或者没有症状了,这样的患者就不建议进行溶栓治疗了。\n所以通常认为12小时是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但是要注意,如果患者发病超过12小时,但是在24小时以内,仍然有持续或者反复发作的缺血性胸痛,以及心电图表现ST段持续抬高,溶栓治疗仍然是有效的。如果不能尽快地进行急诊的介入治疗,仍然建议进行溶栓。
  • 心梗怎么用药(音频)

    心梗怎么用药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发生后,除了需要及时的通过介入治疗开通血管,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n1、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替格瑞洛,这些药物可以显著的降低血管内血栓的发生率。\n2、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倍他乐克,这类药物可以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同时维持心脏电活动的稳定,减少心梗后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心肌的耗氧,\n3、ACEI或ARB类药物,这一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改善心肌的重构,最大限度保证心脏的射血功能,从而延长患者的寿命。\n4、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稳定斑块,从而使得冠心病的发展得到明显的抑制。
  • 心梗塞严重吗(音频)

    心梗塞严重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塞也就是心肌梗死,是心脏病中最为凶险的一种类型。心肌梗死往往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因此预防心肌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尚未确诊冠心病的人群而言,首先要根据自己具备的危险因素,平时是否有心肌缺血的症状,判断自己有无冠心病风险,必要时求助专业医生,安排合理的检查,明确冠心病是否可以确诊。\n对于已经明确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则必须坚持长期、定时服药,通过二级预防药物可以达到稳定斑块,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从而极大的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无论是否患有冠心病,应当养成定期检查、请医生帮助判断这样的好习惯。
  • 心梗支架后血压高是怎么回事(音频)

    心梗支架后血压高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与高血压虽然同为心血管疾病,但两者的发病机制并没有直接关联,所以心梗支架术后出现血压升高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心梗支架后出现血压升高,可能是因为以下两种情况:\n一、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大量坏死,心脏收缩力短时间内突然下降导致血压偏低,严重时还可以出现休克,进行支架植入后心脏供血得到改善,血压逐渐恢复正常,从临床上看较心梗前血压有所升高。特别是对于既往就存在高血压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后高血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会出现支架术后血压升高的现象。\n二、患者患有心肌梗死植入支架后,对疾病本身充满焦虑甚至出现严重的失眠,这样的情况下,血压在精神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升高。
  • 急性心梗心电图演变过程(音频)

    急性心梗心电图演变过程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急性心梗发生时,随着冠状动脉闭塞,相应的心肌逐渐出现缺血、坏死的改变,心电图可以先后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三个阶段的图形演变。心肌梗死后,最早出现的变化是缺血性改变,主要表现为相应导联出现T波直立和高尖。缺血进一步加重,心肌出现严重的损伤,此时在相应导联上可以出现ST段的抬高,且ST段的抬高程度往往与心肌损伤的程度相关。缺血进一步加重后,心肌出现坏死,此时在相应导联上会逐渐出现异常Q波,提示心肌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 心肌梗死高度怀疑是什么意思(音频)

    心肌梗死高度怀疑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的诊断有着严格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目前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一直沿用WHO的诊断标准:一、有缺血性胸痛症状。二、有心电图特征性ST-T动态演变,或出现异常Q波。三、有血清心肌酶或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升高与回落。 满足其中任意两条,可以诊断心肌梗死,但许多临床情况下,患者并不具备两条完整的诊断标准,此时,心肌梗死的诊断并不成立。但考虑到心肌梗死的病情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应密切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过程,因此,当患者仅符合其中一条,但临床特征非常符合心肌梗死表现时,即可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
  • 心梗pci和溶栓的时间窗(音频)

    心梗pci和溶栓的时间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梗PCI和溶栓治疗存在一定的治疗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保证PCI和溶栓治疗,获益大于风险,需要制定PCI和溶栓治疗的时间窗。PCI标准治疗时间窗为发病12小时内,但伴有严重的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时,则不受发病时间的限制。如果发病时间超过12小时,但在24小时以内存在持续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或致命性心律失常的症状或体征时,仍需要进行PCI治疗。对溶栓治疗而言,发病12小时内,如果预期PCI的时间延迟大于120分钟,应进行溶栓治疗。特别是发病三小时内的患者溶栓治疗,即刻效果与直接PCI相似,此为溶栓治疗的时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