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玲娣

  • 儿童癫痫病的早期症状(音频)

    儿童癫痫病的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孩子抽搐以后根据抽搐的情况和脑电图的变化,可以诊断癫痫。诊断癫痫的就是癫痫症状,不存在早期和晚期的问题。癫痫的临床表现可以有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意识的改变和丧失,局部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的和阵发性抽搐,还有情感行为异常、知觉异常、记忆改变和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这些就是癫痫常出现的临床表现,没有早期和晚期之分。\n临床出现抽搐的表现有两大类:一个是局灶性的发作;另一个是全身性的发作,各有各的抽搐的变化。局灶性的发作,常表示突然发作时候肢体短期内的麻痹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消失,这种在儿童中比较少见。其它伴有意识的部分丧失,大部分表现为意识混浊的情况下,出现自动症,比如吞咽、咀嚼、自言自语、解衣扣、摸索行为,还有听觉、视觉受阻和冲动的行为,这是局灶性癫痫发作的表现。\n全身发作性的表现主要有强直阵挛性的发作,是临床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发作的时候可以有强直期,表现为全身骨骼肌的伸肌和屈肌,强直性的收缩伴有意识丧失、呼吸暂停和发绀。震挛期强直后紧接着的是全身反复、暂短的、猛烈的、屈曲性的抽动,发作后可伴有头疼、嗜睡、乏力的症状。还有就是强直性的发作,表现固定于某一姿势,约5-60秒,出现角弓反张、伸脖子、头向后仰、屈体旋转、一个姿势、强直性的张嘴,这样发作突然的晕倒,发作后的症状,还有局部的阵挛性的发作、失神样的发作。这些都是癫痫病的症状,不是早期的症状,一旦发癫痫,那就是癫痫的症状。
  • 有小儿癫痫怎么办(音频)

    有小儿癫痫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小儿癫痫需要抗癫痫治疗,癫痫治疗目的是控制发作、消除病因,维持精神神经功能的正常。癫痫治疗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长期、系统、正规的治疗方案,并始终强调以抗癫痫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的原则具体如下:\n一、早期用药一般在第二次发作后,首次发作就用药者需满足以下的条件,首次发作表现为癫痫持续状态、原有脑性疾病或者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残疾伴癫痫、特殊类型的癫痫综合征。\n二、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制定抗癫痫药物的选择。\n三、单药治疗。\n四、根据药物清除半衰期安排服药的次数和间隔。\n五、规则、长期用药,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个体化用药,随年龄、体重的增长及时调整用药的剂量。\n六、停药,原发性癫痫在发作完全控制后2-4年,脑电图正常,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三次都正常时开始减药,1-2年内减停。有器质性病变、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特别是脑电图持续有棘慢波,根据情况长期或终身服药。\n常用抗癫痫的药物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抗癫痫药物,有鲁米那、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妥英钠,另一种是新一代的抗癫痫的药物,妥泰、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加巴喷丁、氨己烯酸等。这些药物的具体选择和制定的方案要遵照医生的医嘱,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然后才可以系统地用药。
  • 小儿癫痫多少岁后就不再发作(音频)

    小儿癫痫多少岁后就不再发作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不存在小儿癫痫多少岁后就不再发作这个问题,不治疗永远不会好,发作时不要有侥幸心理。治疗的过程是长期漫长的过程,治疗当中反复发作也是不可避免的,治愈后也可能有再发的可能,所以必须抓紧、积极的治疗。治疗的原则是早期用药,根据癫痫发作的类型,选择最适合个人的药物,要进行单药的治疗,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服药次数和间隔。要坚持长期用药,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个体化用药,随年龄、体重的增长而及时调整用药的剂量。\n停药在治疗癫痫过程当中,症状完全控制2-4年以后,脑电图正常以后,每半年一次,连续三次都是正常的才方可减药,减药也是1-2年内逐渐减停,不能突然停药。有器质性病变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特异性脑电图持续静慢波的,可根据情况长期用药或终身服药。所以不存在年龄多大以后就可以不再发了,这个是不存在的,必须积极治疗。另外,有的人还要终身服药,治愈后停药还有复发的可能,所以不要有侥幸心理,必须积极治疗。
  • 夜间小儿癫痫发作的表现有哪些(音频)

    夜间小儿癫痫发作的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小儿癫痫发作夜间的表现和白天的发作表现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癫痫发作,抽搐的状态白天、夜间都是表示一样的,不同的是诱发因素。有的孩子常在睡眠中发作,这可能考虑是睡眠不足、饥饿、疲劳,还是某种的光和声的刺激诱导他在睡眠中发作,这可能是和癫痫有一定的关系,这是一种诱发的因素。大多数特发性癫痫好发于某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女孩容易在青春期癫痫发作频繁,有的癫痫在睡眠中发作,这些都说明年龄、内分泌、睡眠和癫痫发作有一定的关系。\n此外,还由于感染、发烧、疲劳、睡眠不足、饥饿、便秘、感情的冲动、过度的换气、过度的饮水、过敏的反应以及代谢紊乱中的某些诱发因素可以诱发癫痫的发作。还有在某种刺激的情况下,声音、光线都可以诱发癫痫的发作,这叫诱发的因素。但是真正发作起癫痫来,癫痫抽搐的表现夜间和白天的表现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
  • 婴儿小头畸形表现(音频)

    婴儿小头畸形表现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婴儿小头畸形表现为头围较正常小儿低于两个标准差以上者,方能诊断头小畸形。有些头小畸形的脑子虽然小,但形态正常,另一些则因为明显的畸形或伴有扩大的脑室,病儿头顶部小而尖、前额狭窄、颅穹窿小、枕部平坦,面部及耳部看起来相对较大,前囟及骨缝闭合过早,可有骨间嵴。头小畸形患儿体力发育和智力发育往往落后,但并非所有的小头畸形患儿均伴有智力低下,大约有7.5%的头围低于正常2-3个标准差的小儿智力正常,部分患儿合并惊厥或脑性瘫痪。CT可见脑萎缩、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增宽,也有表现为脑体积小,而结构正常,还可以表现为头小畸形综合征,称之为瑞特综合征。表现如以下几个标准:\n1、女孩发病。\n2、产前及围产正常,生后6-18周神经精神及运动发育正常。\n3、出生时头围基本正常,生后六个月至四岁进行性发育迟缓而呈小头。\n4、一岁半到四岁智力逐渐退步,与周围的联系减少。\n5、1-4岁逐渐失去已经获得的手部技能,出现重复刻板的特异双手拍打、搓洗及拧绞动作,伴阵发性过度换气、咬牙、凝视。\n6、行走减少,步态改变和或共济失调。\n7、病程中可有稳定期,进而出现癫痫及锥体束症。\n本综合征病因不清,无特殊治疗方法。
  • 小孩喉咙发炎引起发烧吃什么药(音频)

    小孩喉咙发炎引起发烧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小孩喉咙发炎,引起发烧,要吃抗生素和对症的药物。抗生素的选择要根据病因型的检测来进行决定,首先要做血常规,其次做咽拭子检测。根据结果判定,若是细菌感染首选的是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支原体的感染首选的是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的治疗,同时可以配合咽喉炎的中药治疗。\n退烧治疗,若体温在38.5℃以上,可以口服退烧药,首选的是布洛芬,常用的是安瑞克和美林。首先,注意一般的护理,发烧的孩子要注意休息,不要玩得过于疲劳,这样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其次,要采取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同时要注意多饮水。然后,要注意隔离,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以免继发其它的感染,这是需要注意的。一般治疗5-7天,孩子基本上就可以得到改善或者是治愈。
  • 小孩为什么会有唇腭裂(音频)

    小孩为什么会有唇腭裂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小孩会有唇腭裂常由于染色体异常或有种族倾向,唇裂和腭裂是口腔颌面外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生率约为1.7‰。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具有种族倾向,以美洲印第安人发病率最高,亚洲人为第二位,该病在华人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性心脏病和多指畸形等,位居各种先天性畸形的第三位。\n由于唇腭裂患儿口腔鼻腔相通,口腔不能形成完整的密闭结构,而无法产生有效的吸吮所需的负压,从而导致吸吮、吞咽和喂养困难,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听力受损和心理功能障碍。常见于染色体异常者,可伴有其他先天畸形,如神经系统、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 抽动症的症状是什么(音频)

    抽动症的症状是什么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抽动症的症状有以下一些特点,抽动是一种不随意的、突然发生的、快速的、反复出现的、无明显目的、非节律的运动或发声。抽动不可克制,但在短时间内可受意志控制,包括以下几种表现:\n1、简单运动抽动,突然的、暂短的、没有意义的动作,如眨眼睛、耸鼻子。\n2、复杂性运动性抽动,稍慢一些的、持续时间稍长一些的,是有目的的动作行为,如咬嘴唇、搓鼻子动作、旋转、跳跃、模仿他人的动作。\n3、简单发声抽动,突然的、无意义的发声,如吸鼻、清嗓子、学犬叫等声音。\n4、复杂性的发声抽动,突然的、有意义的发声,如重复特别的词句,重复自己和他人所说的词和句、碎语等。\n所有形式的抽动都是可与应急、焦虑、疲劳、兴奋、感冒、发热而加重,都可因放松、全身心投入某件事情而减轻,睡眠时消失。抽动常从面部开始,表情为交替出现的刻板式的眨眼睛、皱眉、咧嘴、做怪相。随着病情的进展,抽动逐渐加重,并波及到颈、肩、上下肢,出现扭脖子、耸肩、甩胳膊、踢腿等,甚至全身抽动,呼吸肌、腹肌、平滑肌也可以伴有抽动。呼吸肌、吞咽肌抽动的表现主要是各种的发声,如咳嗽声、鼾声、哼声、打嗝声、清嗓子声、喷鼻子声、犬叫声,有的时候出现刻板式骂人的话,吐唾沫和复杂的手势,腹肌抽动主要表现在鼓肚子。骨骼肌群的抽动症状可以反复交替出现、形式不一、表现复杂,往往是有些症状消失后,另一些症状又出现,也可以有部分的、暂时的自我控制。
  • 儿童恐惧症的表现(音频)

    儿童恐惧症的表现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儿童恐惧症的表现有恐惧反应、回避行为、急性焦虑反应三种表现 ,具体如下:\n一、恐惧反应,儿童对某种物体或情景产生的异常强烈、持久的恐怖,其实儿童恐惧的对象并不具有真实的危险,却表现出不合常理的恐惧反应。儿童常见的恐怖对象有环境、黑暗、昆虫、动物、火光、枪声、雷电。情感恐惧包括社交、与亲人分离、上学孤独,还有疾病、细菌、患病、出血、死人等恐惧。儿童常有预期性的焦虑、担心,害怕自己恐惧的事情发生,有时儿童知道自己恐惧的事情对自己并无危险,但无法自控内心痛苦。\n二、回避行为,儿童有逃离恐怖现场和回避做可能引起恐怖的事情,如恐怖昆虫的儿童看到或听到昆虫的声音立即逃离,甚至怕他人提起昆虫。\n三、急性焦虑反应,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如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潮红、出汗、胸闷、心慌、血压上升、恶心、四肢震颤、软弱无力。重者可瘫软、晕厥或痉挛,可有饮食和睡眠障碍等。
  • 小孩自闭症表现(音频)

    小孩自闭症表现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小孩自闭症表现,多于36个月起病,表现具体如下:\n第一、社会交往障碍,在婴儿期表现为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不愿与人贴近。在幼儿期常常不注视人,呼之常常没有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儿童之间的交往,对玩耍的兴趣,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伤害时不会寻求安慰。\n第二、交流障碍,患儿虽然倾向于用动作、姿势进行交流,但除了拉着大人的手,走向想要的物品外,其它表达的动作、姿势却很少,常不会用点头、摇头来表示自己的意思和表达其它的事情,常有非常淡漠。语言的交流障碍,语言理解不同程度受损、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部分患儿2-3岁,曾经有表达性的语言,但逐渐的减少,甚至完全消失。\n第三、活动内容的兴趣,限制性和刻板、重复的行为,常对兴趣范围很窄,甚至怪癖。常对玩具、动画片不感兴趣,迷恋于广告,看天气预报,旋转和看旋转的东西。反复排列物品,对非生命物体,如书、小瓶产生强烈的依恋,如果被拿走则会哭闹不安。\n第四、患儿常要求,日常生活常规,如饮食、物品的摆放位置,行走的路线一成不变,常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n第五、奇特的行为,重复的蹦跳,将双手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对物体的非主要特性,可能非常感兴趣,因此会拿,不停的闻这些东西,反复摸光滑的表面等等。\n第六、智力有3/4的孩子存在智力发育的不平衡现象,但是有的时候对音乐、机械的记忆、计算能力相对的较好,有少数的1/3-1/4的孩子合并有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