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医师:
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膜性肾病是肾脏疾病五种病理类型之一,根据病理表现分为Ⅰ-Ⅳ期,Ⅰ-Ⅱ期称为早期膜性肾病,Ⅲ-Ⅳ期称为晚期膜性肾病。不管哪一期的膜性肾病,治疗方案都是按照尿蛋白总量的多少来决定,具体如下:\n第一、当小于4g/24h,不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n第二、当尿蛋白在4-8g/24h之间,可以根据病人的意愿来选择是否应用免疫抑制剂,但需要应用ACEI、ARB,以及某些中成药物来进行治疗。\n第三、如果尿蛋白大于8g/24h,必须选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糖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nⅡ期膜性肾病的治愈率,与24小时尿蛋白总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治疗反应良好,其治愈率很高,达到了60%-70%。如果反应不好,其治愈率很低,也只有20%-30%。不同的人、不同的病理分期、不同的蛋白定量,有不同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