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

  • 左侧颞部蛛网膜囊肿是什么意思(音频)

    左侧颞部蛛网膜囊肿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左侧颞部蛛网膜囊肿是指位于颅内左侧颞部,由颅内蛛网膜包裹脑脊液形成的非肿瘤性囊性病变,原因如下:\n1、绝大多数左颞部蛛网膜囊肿属于先天性病变,在胚胎时期脑脊液局部积聚并由蛛网膜包裹形成。\n2、有一小部分患者是因为外伤造成蛛网膜撕裂,继而形成脑脊液包裹。\n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左颞部蛛网膜囊肿,如果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则无需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引起癫痫、头痛、颅内压增高的左颞部蛛网膜囊肿,或者小儿左颞部蛛网膜囊肿,建议考虑微创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 甘油果糖的作用与功效(音频)

    甘油果糖的作用与功效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甘油果糖,也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高渗性脱水剂。通过静脉滴注之后,主要通过改变组织内的渗透压,而发挥降压的作用。与临床上最常用的甘露醇相比,甘油果糖发挥降低颅内作用的时间比甘露醇稍迟,而持续的时间也较甘露醇更为持久。一般而言,它的降压效果可以维持大概6个小时左右。所以,对于一些颅压增高的患者,我们可以使用甘露醇或者甘油果糖。甘油果糖,一个有利的一方面就是,它不像甘露醇那样对肾功能的损伤比较重,甘油果糖对肾功能的影响并不大。
  • 颅内压增高病人如何做好呼吸道管理?(音频)

    颅内压增高病人如何做好呼吸道管理?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呼吸道管理要特别引起重视,如果患者的意识清醒、呼吸平稳,可以酌情给予吸氧。如果患者呼吸道痰多,又比较黏稠,可以酌情进行雾化吸入,并且进行翻身、拍背等措施,促进患者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情况,排痰困难的时候,要考虑做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短时间内难以拔除的情况下,特别是一周之内,在患者意识情况难以有效恢复的情况下,要考虑做气管切开。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更应该加强呼吸道的管理,进行呼吸道的雾化、湿化等处理。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吸痰,做痰培养,根据痰培养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对于肺内、支气管内痰比较多的患者,还可以做纤维支气管镜的吸痰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仍然需要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等措施,来帮助患者排痰。
  •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怎么办?(音频)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怎么办?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老年人一般有一定程度的脑萎缩,所以他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往往不够典型和明显。一旦发生颅内压增高,往往提示患者颅内的代偿空间已经完全消失,在处理上应该更加积极。首先可以在颅内压增高的病因没有明确之前,先进行一些降低颅内压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口服的可以有氢氯噻嗪、乙酰唑胺、氨苯蝶啶以及甘油盐水等药物。在注射的药物方面,最常用的是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对于老年人,在使用甘露醇的时候,还需要评估患者有没有心功能的不全。如果有心功能的不全,在使用甘露醇的时候尤其应该谨慎,这种情况下,可以替换为呋塞米,同时可以加上白蛋白,对于降低颅内压的效果会相对好一些。如果患者的血糖不高,而脑水肿又很严重,可以酌情使用一些激素,可以使用比如地塞米松或者甲强龙等激素进行治疗。颅内压增高病因已经明确之后,要及时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对于颅内血肿的患者,可以进行颅内血肿的清除术。
  • 颅内压增高吃什么药?(音频)

    颅内压增高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针对颅内压增高的治疗,首先应尽可能明确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并且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脑肿瘤引起的,要进行肿瘤切除;血肿引起的,进行血肿清除或者引流;对于脓肿引起的,可以做脓肿的穿刺引流或者脓肿切除等一系列的手术治疗。在颅内压增高的病因没有明确之前,而患者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比较明显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静脉用的药物,比如静脉输入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颅内压增高,口服药物治疗的情况,只适用于轻中度的颅内压增高的治疗,常用的口服药物有氢氯噻嗪,可以吃25-50mg,每天3次。另外一种是乙酰唑胺,可以口服250mg,每天3次。还可以吃氨苯蝶啶,50mg,每天3次。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呋塞米,20-40mg,每天3次。还有一种常用的药物叫做甘油盐水溶液,可以口服30-60ml,每天2-4次。这些口服的药物都有助于发挥缓慢的、柔和的脱水作用,对于中轻度的颅内压增高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在口服这些药物之后,患者仍然有比较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首先可以输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CT和磁共振等一系列的检查,尽早的明确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 儿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有哪些?(音频)

    儿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儿童的颅内压增高和成人的会有一些差别,而且急性颅内压增高和慢性颅内压增高会有一些差别。一般儿童的急性颅内压增高首先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继而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改变。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在颅内压增高的时候常常表现为昏睡、不思饮食、不吃奶、频繁呕吐,对注射等疼痛刺激反应小,哭声细小,且持续时间短,很快又进入昏睡的状态,或者在观察过程中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对于囟门没有闭合的患儿,还会表现为囟门膨隆。慢性颅内压增高的患儿,临床上意识障碍出现的比较晚,其它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比较广泛,所以在诊断上往往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能发现视乳头水肿,往往是诊断儿童慢性颅内压增高最为可靠的症状和体征。对于慢性颅内压增高的患儿,往往可以出现智力降低,年长的患儿表现为反应迟钝、智力减退或者人格改变。对于囟门没有闭合的患儿,如果有颅内压增高,常常会导致患儿的头围增大、头皮静脉怒张、囟门闭合延迟、双眼下视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患者的头围明显增大,特别是前额比较突出,这种情况都应该警惕儿童的慢性颅内压增高。
  • 颅内压增高病人应如何护理?(音频)

    颅内压增高病人应如何护理?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酌情抬高患者的床头15°-30°,这样有助于颅内静脉回流和减轻脑水肿。第二、需要保持患者呼吸通畅,间断予以吸氧。第三、应避免患者出现剧烈的咳嗽和用力排便,不能进食的患者每天的补液量一般控制在1500ml-2000ml。同时,记录患者的尿量,神志清醒的患者哺食的时候,应适当限制盐,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电解质的情况进行调整。第四、应及时进行有效的降温措施,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第五、需要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适当保护患者,避免意外发生。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应该查明原因,对症处理,不要轻易给予镇静剂,要给患者进行保护性的约束。第六、对于昏迷的患者,在保护性约束方面,切忌强制性的约束,以免患者在挣扎的时候引起颅内压增高。对于妊娠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和妇产科会诊下,在必要的时候终止妊娠,并且严密观察患者的变化。除此之外,在药物治疗方面,还应该注意在使用脱水药物治疗的时候,应该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及时复查患者的电解质的情况,必要的时候补充电解质,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在患者的护理方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要注意动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和其它神经系统体征变化,必要的时候及时复查CT,高度警惕脑疝的发生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加重。
  • 颅内感染的早期症状(音频)

    颅内感染的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感染患者因感染的部位不同,症状也有一定的差别。对于脑膜炎类的病变,患者往往会表现为比较剧烈的头痛,伴有颈项部疼痛,甚至出现颈项强直的表现。对于脑脓肿患者常常会有局灶性的定位的体征,例如一侧肢体的麻木、肌力减退、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表现。此外,患者还经常会发生癫痫发作,如果病变进展,患者会引起比较明显的脑水肿,这种情况下,患者就容易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初期颅内压增高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可能仅表现为头痛,而不一定有呕吐,更不会出现意识障碍。随着病情的加剧,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呕吐、视乳头水肿,甚至意识障碍。脑膜炎类的病变,因为病变范围比较广,患者有时会表现为淡漠、倦怠、嗜睡,有不同程度的较轻的意识障碍的表现。
  • 骶管囊肿严重吗(音频)

    骶管囊肿严重吗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骶管囊肿是否严重,主要取决于囊肿的大小、症状以及对周围神经根骨质的压迫还有骨质的吸收等一系列因素有关系。一般来说,骶管囊肿并不十分严重。对于我们意外发现的,没有症状的骶管囊肿,我们可以长期随诊观察,如果患者出现与囊肿相关的症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再安排手术。囊肿有逐渐甚至比较明显的增大的趋势,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应该考虑手术。对于症状比较明显的骶管囊肿,我们一般一经诊断,就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骶管囊肿本身,一般并不至于十分严重,在临床上,患者的症状主要以腰骶部的疼痛和下肢的疼痛、间歇性波形以及肢体的运动障碍。包括肌力减退等因素,还有就是神经根分布区的感觉过敏减退或者消失。当然一些严重的骶管囊肿,除了这些疼痛、麻木和运动障碍,可能会影响患者生活之外,还有可能会遭到大小便功能障碍,出现比较顽固的便秘、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男性患者还可以发生性功能障碍。
  • 骶管囊肿症状轻为什么不建议手术(音频)

    骶管囊肿症状轻为什么不建议手术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骶管囊肿症状较轻者,在临床上一般不建议手术治疗。主要是因为虽然骶管囊肿的手术,属于一种神经外科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但是任何一种手术都有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所以对于骶管囊肿症状轻微的患者,一般并不建议直接手术治疗。而对于骶管囊肿引起的症状比较明确,特别是臀部、骶尾部、会阴、肛门周围的疼痛、麻木、蚁走感等异常感觉,直肠膀胱功能障碍,排便、排尿困难,里急后重感、坠胀感,以及男性患者出现比较明显的性功能障碍,甚至性交疼痛,女性患者出现缺乏性快感等表现。还有一些患者出现大腿后侧、后外侧的放射性疼痛和麻木的症状时,才需要考虑神经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