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文昭

  • 黄疸型肝炎吃什么药好(视频)

    黄疸型肝炎吃什么药好
    肝炎一旦出现黄疸,提示肝脏损伤较严重,说明大量肝细胞正在发生炎症与坏死,通过部分口服药可进行黄疸消退,例如熊去氧胆酸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口服制剂,另外部分中成药,如茵栀黄口服液等,也具有一定的退黄效果。出现肝炎引起黄疸的情况,一般需要住院治疗,住院后进行液体治疗,一般采用保肝、降酶,以及退黄药物进行输液,继而有效地控制肝脏炎症,才能够保护肝脏的功能,提高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使黄疸消退。常见保肝、退黄的药物为甘草酸制剂及还原型的谷胱甘肽,另外有直接改善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药物,如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以上静脉的用药通常能有效地保护肝脏功能,促使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的增加,促使黄疸的消退。
    2023-08-03
  • 慢性活动性肝炎传染吗(视频)

    慢性活动性肝炎传染吗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概念较为广泛,其中包括传染性肝炎,主要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另外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均可能导致慢性活动性肝炎,即肝脏的慢性活动性炎症。具备传染性的肝炎主要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两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途径或体液途径的接触传播。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通常是生产过程中,由于母体血液与胎儿血液发生密切接触,病毒可以从母体进入胎儿体内而导致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后天感染,主要通过输血、性接触,或其它因素,如通过消毒措施不严密的外科手术操作进行传播,包括针灸、纹眉、纹眼线、微整形等,上述操作如果消毒措施不严格,均可能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传播。
    2023-08-03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能活多久(视频)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能活多久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形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着目前医学发展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后,通常可以不影响寿命。如果正常人能活到70-80岁,感染乙肝病毒后也可以活到70-80岁,前提条件是乙肝病毒感染以后要及时检测,同时进行及时治疗,并且规律复查,而且没有发展成肝硬化,没有出现肝硬化晚期的并发症。如果做到及时抗病毒治疗与规律复查,通常不会由于乙肝病毒感染,使寿命受到明显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后,需要采取措施抗病毒治疗。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比较有效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如果能够长期规律服药,病毒控制好,通常寿命不会受到影响。
    2023-08-03
  • 肝炎性包块是什么意思(视频)

    肝炎性包块是什么意思
    肝脏的炎性包块通常指影像学概念,如果进行体检,例如进行超声检查或CT检查,发现肝脏中存在占位,又不能确诊肿瘤,通常可以定义为炎性包块。炎性包块的范围较广,包括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甚至包括肝脏脓肿等,都可以表现为超声下的团块或CT下团块。通常出现团块的原因,需要进一步通过检查确定,不同原因形成的炎性包块,治疗方法不同,结局也不同。如果炎性包块由结核引起,需要进行抗痨治疗,即抗结核治疗。如果炎性包块属于普通细菌感染引起,或属于肝脏脓肿,需要及时进行抗菌治疗。炎性包块不能轻易下结论或定义,有的炎性包块与肝癌或肝脏恶性肿瘤之间需要进行鉴别诊断,需要结合患者其它临床信息进行判断,例如是否存在基础肝病,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肝硬化,如果存在基础肝病或有肝硬化基础,肝脏中的占位并不轻易下炎性包块等结论。
    2023-08-03
  • 黄疸性肝炎好不好治(视频)

    黄疸性肝炎好不好治
    任何病因导致肝脏疾病出现黄疸,即患者症状出现眼睛黄、尿黄,化验发现胆红素升高,均意味着肝脏损伤程度较重,肝脏功能受影响较大。有黄疸的肝病比单纯的转氨酶升高,治疗难度要大、病程要长。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保肝护肝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黄疸,治疗方法不同,具体如下:1、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淤积,包括戊型肝炎、药物性肝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从而促进胆红素的下降;2、单纯的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可采取强有力的保肝护肝治疗,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3、如果患者存在肝功能衰竭,有时需要人工肝治疗来帮助度过难关;4、胆道梗阻导致的黄疸,要明确梗阻的原因,结石则取出结石,肿瘤则根据胆道肿瘤进行治疗。黄疸只是一种症状,要区分黄疸背后隐藏的不同病因,选择不同治疗方式。
    2023-08-03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什么意思(视频)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什么意思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部分患者处于携带状态,即健康携带者。其实是病毒进入人体后形成长期慢性感染,但乙型肝炎病毒与人体间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如病毒不损伤肝脏,而人体免疫系统也免疫耐受状态,即免疫系统不识别病毒,不主动清除病毒,病毒与人体间长期处于共生状态。乙型肝炎病毒可以自由复制,在携带者身体内繁殖,且携带病毒的感染者,可以作为传染源传染给他人,而病毒又不损伤肝脏。此时进行肝功能检查,可以发现所有肝脏炎症指标正常,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胆红素等,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病理学检查也可以显示肝内未发生炎症反应,未存在任何损伤,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另外并非所有携带者均一直处于携带状态,在生命的某个阶段,由于某些诱因促使,携带者随时可以转换成肝炎患者。因此携带者并不能忽视,而应该定期进行复查,检查肝功能、病毒,以及进行超声检查,而后决定采取治疗措施的时间。
    2023-08-03
  • 乙型肝炎e抗体阴性是什么(视频)

    乙型肝炎e抗体阴性是什么
    乙型肝炎患者如果出现e抗体阴性,此时e抗原可能为阳性,少部分患者e抗原与e抗体均为阴性,e抗体阴性的常见情况如下:1、大三阳: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核心抗体阳性称大三阳,大三阳患者通常乙肝病毒复制水平较高、病毒载量较大,对于患者远期危害较大。患者需要定期随访查,进行乙肝病毒定量、肝功能、超声等检查,随时评估病情,以采取不同治疗方案;2、一五阳:如果患者e抗原、e抗体均为阴性,称一五阳,乙肝五项检查的第一项即表面抗原阳性,第五项即核心抗体阳性,此时与小三阳意义类似,患者通常感染乙肝病毒时间较久,需要给予足够重视,应定期复查上述检查项目,如乙肝病毒复制水平,即HBV-DNA(乙肝病毒基因)、肝功能常规、肝脏超声,以及其它影像学检查,以随时评估病情变化,给予治疗方面的调整。
    2023-08-03
  • 乙型肝炎病毒定量检测多少为正常值(视频)

    乙型肝炎病毒定量检测多少为正常值
    乙型肝炎病毒的定量检测,通常指HBV-DNA,即乙肝病毒的核酸定量,不同的医院、化验室设定值不一样。高灵敏度的检测值一般以20IU/ml为标准,在20IU/ml以下表示阴性,普通的检测方法一般以100IU/ml,甚至有的地方比较粗糙,以500IU/ml为界限值。目前的专科医院通常以以20IU/ml为标准。HBV-DNA>20IU/ml,说明乙肝病毒在复制,HBV-DNA<20IU/ml说明乙肝病毒控制良好。通常HBV-DNA的正常指标,作为乙型肝炎治疗的过程中,评价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效果好坏的重要的参考指标。HBV-DNA数值越高,说明乙肝病毒复制越活跃,可能患者目前服用的药物没有效果。除关注乙型肝炎的病毒定量以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肝功能的水平、肝功能的状态,包括转氨酶、胆红素,以及白蛋白指标。另外还要定期给患者进行超声检查、CT检查,以明确患者是否出现肝硬化,乃至是否形成肝癌。所以乙型肝炎患者的追踪、随访,需要全方位的检查化验,除病毒外还要观察其他的指标,作为综合性的评估。
    2023-08-03
  • 甲肝是什么(视频)

    甲肝是什么
    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甲肝病毒)感染人体后,所导致的肝脏急性炎症、急性损伤甚至坏死。甲型肝炎的表现为急性黄疸性肝炎,甚至可以导致肝脏功能衰竭。甲肝病毒通常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健康人体的体内定居、繁殖,侵入肝脏或导致肝脏发生急性炎症损伤甚至坏死,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肝脏损伤较重的患者,可能导致肝脏的解毒功能变差、代谢胆红素的能力下降,从而出现黄疸。黄疸的临床表现,是眼睛黄、尿黄,化验肝功能可能存在明显受损表现,如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转氨酶急剧升高。此外严重患者由于代谢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可以出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出现明显升高。严重的甲型肝炎患者,可以表现为肝功能衰竭,除肝功能受损表现外,还可以出现凝血功能下降,甚至出现肝脏昏迷,即肝昏迷。因此甲型肝炎的患者,多数在急性期可以通过治疗痊愈,少数患者可能由于肝脏功能衰竭而死亡。
    2023-08-03
  • 大三阳都是哪几项(视频)

    大三阳都是哪几项
    乙肝五项化验中第一项、第三项和第五项阳性俗称为大三阳,通常指乙肝五项中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原阳性、核心抗体阳性。大三阳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病毒含量较大,病毒复制较活跃,但与病情之间无必然联系,大三阳患者肝脏炎症未必严重,不一定达到纤维化、肝硬化的程度。多数小三阳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可能较重,纤维化较重,甚至出现肝硬化。大三阳患者比小三阳患者感染病毒的时间短,大三阳患者在感染病毒若干年后,随着身体免疫系统与病毒之间互相作用、互相斗争,转化为小三阳。大三阳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受损或者肝脏炎症开始活动,肝脏病变开始进展时,应积极介入,进行抗病毒、保肝、护肝治疗,避免形成肝硬化以及远期并发症。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