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 心肌炎胸痛的特点(视频)

    心肌炎胸痛的特点
    心肌炎胸痛的特点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病情程度,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下所示:1、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出现心肌炎诱发心肌坏死可能会出现类似于急性心梗的症状,此时胸痛呈比较剧烈、持续性的闷痛或者是紧缩感、压榨感甚至伴有胸骨后的烧灼感,有时伴有出汗或恶心呕吐等症状;2、心功能改变:有的心肌炎除了引起心肌坏死、心肌酶的升高,也有可能引起心功能的改变。伴随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肌标志物的变化,及时改善心脏的炎症状态。心肌炎及时处理一般不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患者也不一定会出现胸痛,仅仅是轻微的胸闷、乏力等症状。
    2023-07-31
  •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视频)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
    对于肥厚型心肌病,根据分型的不同,治疗方案也存在差异。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通常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ICD植入治疗,具体如下:1、药物治疗:常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进行治疗,可以达到缓解症状、抑制重构以及改善心肌耗氧量的作用;2、介入手术治疗:针对肥厚心肌的室间隔部位,可以行化学消融的方法使室间隔坏死消融,从而达到减轻心肌肥厚的目的;3、外科手术:可进行开胸手术,对于肥厚心肌进行局部切除;4、ICD植入治疗:针对存在猝死风险的肥厚型心肌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室速甚至室颤时可以进行ICD植入治疗。能够预防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从而避免患者猝死。
    2023-07-31
  • 为什么会低血压(视频)

    为什么会低血压
    导致低血压的原因较多,具体如下:1、血容量不足:包若患者长时间无法进食、进水会导致摄入不足而引起外周血容量不足,而患者大量出汗引起脱水后也会导致血压降低;2、出血:若患者受到外伤出血而引起贫血甚至休克,则可能会引起低血压的出现;3、心脏病:对于存在基础心脏病或因心梗引起严重心衰的患者,心脏泵功能衰竭也会导致血压下降而出现低血压的状态;4、慢性疾病:老年人长期处于较虚弱状态的情况下,可能患有慢性疾病甚至恶性肿瘤,身体处于恶液质的状态,会出现营养不良以及贫血而引起低血压的状态;5、危急重症:在发生感染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等较危急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低血压的出现。
    2023-07-31
  • 频发性室性早搏有哪些危害(视频)

    频发性室性早搏有哪些危害
    长期出现频发性的室性早搏,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还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甚至诱发猝死。一般频发性室性早搏是指每分钟早搏次数>5次,长期频发室早会损害心肌结构,因为每一次过早搏动,心肌的搏出量及射血量不足。提前搏动也会打乱心脏正常的活动秩序,可能引起心肌肥厚或心脏结构改变,进一步诱发其他心律失常。若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危及生命。一般频发室性早搏为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因此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原发病后,室性早搏可能数量就会减少。若无基础心脏病,也可采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或比索洛尔等药物,控制室性早搏数量。
    2023-07-31
  • 如何确定早搏是颈椎病引起的(视频)

    如何确定早搏是颈椎病引起的
    颈椎病有多种类型,其中部分类型颈椎病可能引起早搏。通过判断颈椎病急性发作时是否伴有早搏数量增多,可以推测二者的关联。对于颈椎病,尤其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可压迫椎间神经和血管,其中包括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受刺激后可引起兴奋,可能导致心脏出现早搏、心动过速等。此时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等,所以颈椎病可能引起早搏。出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时,应及时找骨科医生进行治疗,缓解颈椎病后,心脏早搏也可能随之减少或消失,也能够进一步判断颈椎病和早搏的关系。
    2023-07-31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与治疗(视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与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进一步发展,狭窄的程度超过50%,可以诊断为冠心病。如果血管狭窄进一步发展,就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表现,部分病人可出现胸闷、心悸、活动耐力下降、心绞疼,严重的甚至出现血管闭塞,引起心肌梗死。 如果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首先要从生活方式上进行干预,进行适当的运动、低脂饮食。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或者接近于正常的可接受范围。另外要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避免熬夜。对原发病,尤其是糖尿病的控制一定要加以重视;如果是血脂高的病人,一定要定期监测血脂,或者服用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肥胖的患者一定要积极减重,减少心脏的负荷。
    2023-07-31
  • 窦性心律不齐是否会猝死(视频)

    窦性心律不齐是否会猝死
    窦性心律不齐不会引起猝死,窦性心律不齐常见分为以下几种:1、生理性窦性心律不齐:儿童、青少年出现窦性心律不齐属于正常现象,无须进行过多干预和治疗。心脏跳动的频率来源于窦房结,窦性节律本身也是心脏正常的节律,为正常心率;2、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在基础性心脏病患者及老年人中出现窦性心律不齐,可能提示合并有基础性心脏病。此时应到医院进行详细的心脏检查,做超声心动图或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观察是否存在疾病和心律失常情况。窦性心律不齐为良性的心律失常,若没有引起严重症状,无需进行治疗;若合并心脏原发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023-07-31
  • 窦性心律不齐的症状及危害(视频)

    窦性心律不齐的症状及危害
    窦性心律不齐是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症状包括心慌、心悸、心前区不适、胸闷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症状。一般窦性心律不齐无严重危害,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具体如下:1、年轻人:如儿童、青少年出现窦性心律不齐,一般属于正常情况,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复查即可;2、老年人:针对既往未出现过窦性心律的老年人,如突然出现窦性心律不齐,应排查器质性心脏病,包含心肌缺血引起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或因为窦房结功能退化引起的窦性心律不齐。一般窦性心律不齐的危害较小,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未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只需定期复查即可,且不会出现严重症状。
    2023-07-31
  • 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有什么危害(视频)

    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有什么危害
    窦性心律不齐分为生理性原因及病理性原因,具体如下:1、生理性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婴幼儿或儿童时期,此类窦性心律不齐有时与呼吸有关。吸气时可能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这类规则的窦性心律不齐的节律出现变化。长大后窦性心律不齐可能会消失, 无需额外干预。部分老年人也会出现窦性心律不齐,若无器质性心脏病,也不会带来严重后果;2、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部分人原本为窦性节律整齐的心律,突然出现窦性心律不齐,可能为并发其他的器质性心脏病。突然出现窦性心律不齐应去医院监测心电图变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相关的心脏检查,排查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根据原发病不同,给予不同治疗。
    2023-07-31
  • 帕金森病家庭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视频)

    帕金森病家庭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帕金森病为退行性疾病,因此非常重视疾病全程管理,其中家庭护理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早期帕金森病人的日常生活不会受到很大影响,这时患者家属要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任何事情都帮患者做,可能患者做得比较慢,但患者可以自己完成。 此外,还要做家居改造,如帕金森病人遇到非常狭窄的地方或急转弯时功能障碍比较明显,需把家里过道拓宽,或在较狭窄的地方装扶手,便于病人家庭活动。中晚期病人会出现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这时家属要及时观察病人皮肤,经常给患者翻身拍背,鼓励多饮水,吃饭时每口少吃、慢吃。多数帕金森病人存在一定的抑郁、焦虑情绪,家人要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并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