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 心脏早搏能治好吗(视频)

    心脏早搏能治好吗
    心脏早搏有可能治好。其包括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有时为功能性早搏,如年轻人由于长期工作压力巨大、熬夜、作息不规律,或生活方式存在不良嗜好,可能引起心脏早搏,即正常人也可能出现心脏早搏。明确为上述诱因后,经过规律作息、生活方式调整,心脏早搏可能消失。如果频繁出现心脏早搏,并伴随其他症状,应排查器质性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这些器质性心脏病可引起心律失常,出现心脏早搏。这时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改善心肌缺血后,心脏早搏会自然减少或消失。对于没有查明原因的特发性心脏早搏,且伴有明显症状,可采用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可起到控制心脏早搏的作用。总之,出现心脏早搏,在明确早搏的原发病后,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023-07-31
  • 脑梗记忆力如何恢复(视频)

    脑梗记忆力如何恢复
    脑梗后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此时记忆力减退属于血管性痴呆的范畴,记忆力减退是痴呆的主要表现。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应该治疗基础病,如果患者基础病是高血压、糖尿病或者高脂血症,都要积极治疗,把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脂要控制的尽量低。另外,对于痴呆本身症状的治疗可以用胆酯酶抑制剂或者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药物治疗。中药改善脑血管,像银杏制剂具有改善痴呆的作用。 通过适当运动,有针对性的智能锻炼,也可以对记忆力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通过应用补肾健脑的中药进行治疗,因为中医认为脑记忆力和脑功能跟肾脏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性治疗。 所以对于血管性痴呆、脑卒中引起的记忆力减退,大家可以选择以上治疗方法,对基础疾病进行规范治疗,另外,针对记忆力减退给予针对的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
    2023-08-01
  • 得了高血压中医怎么治疗(音频)

    得了高血压中医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李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
    得了高血压,中医有治疗方法,尤其针对轻、中度的高血压,或者初发的高血压,通过中医的干预有可能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中医治疗主要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具体情况如下:\n1、内治法:主要是通过服用中药或者中成药,通过对身体辨证调理控制血压。\n2、外治法:可以通过穴位按摩,调节血压,按摩的穴位是根据中医理论,选择具有清肝泻火、平肝潜阳作用的穴位,两者结合形成中医降压的治疗方法,中药外治可以干预神经系统的调节、调节中枢,以及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所以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 高血压级别的分类标准(音频)

    高血压级别的分类标准
    讲解医师:李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
    如果高血压按照目前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进行分类、分级,是根据血压的水平来进行分级,一共为三个级别,内容具体如下:\n1、高血压1级:收缩压在大于或等于140mmHg,小于159mmHg的范畴,低压在90-99mmHg之间。\n2、高血压2级: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小于179mmHg,而舒张压也就是低压,应该是大于或等于100mmHg,小于109mmHg。\n3、高血压3级:也就是严重的高血压,指的是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n这个就是目前中国高血压级别的分类标准。
  • 房颤患者需要注意些什么(视频)

    房颤患者需要注意些什么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患者的主要事项具体如下:1、检测心率:心房颤动最主要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心室率。房颤时由于心房处于不规则的运动,所以可能造成心室率的过快。长期的心率过快,可能导致急性的心衰发作或诱发其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控制心室率是房颤治疗的重要一环,所以平时需注意监测心率的变化,如果出现快速心房颤动,需及早就医,调整控制心率的药物;2、避免诱发因素:比如饮用浓茶、咖啡或饮酒,可能会使心率增快,而诱发快速房颤;3、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发生:一般可能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的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服用上述抗凝药物,目的是预防心房内发生血栓,但是同时也带来出血的风险,所以平时在生活当中,需注意观察皮肤黏膜、牙龈等部位,是否有出血的表现,如果存在上述的问题,需及时到医院调整药物。
    2023-07-31
  • 心衰的最佳治疗药物(视频)

    心衰的最佳治疗药物
    治疗心衰的最佳药物,主要分为急性期用药以及改善预后药等,具体如下:1、急性期用药:急性期主要使用改善症状为主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如托拉塞米、呋塞米以及强心药物如西地兰或地高辛一类的药物。另外还有扩血管的药物,如硝酸酯类等,以上药物主要是以在急性期减轻患者的症状为主;2、改善预后药物:该类药物的使用目的是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或减少患者再住院率,对远期有益处。这一类药物在患者度过急性期平稳之后,应该早期应用,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的药物及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另外还包括沙库巴曲、缬沙坦、伊伐布雷定等新型药物。以上药物都是临床上治疗心衰的常用药物,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可以使用或者联合使用。对于心衰的患者,还需针对原发病采用相关的治疗。若为冠心病引起的心衰,还需进行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等治疗。
    2023-07-31
  • 判断心衰的指标(视频)

    判断心衰的指标
    临床判断心衰的指标除典型临床症状外,常见诊断指标如下:1、脑钠肽:即BNP或NT-proBNP,通过抽血可检测,是心衰生物学标志物,可以反映心衰严重程度,也可作为心衰治疗效果的评估,是非常敏感的指标;2、超声心动图:可判断患者心衰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主要检测心脏功能、射血分数、心脏结构、各房室大小、瓣膜活动情况、大血管压力等情况,也可指导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2023-07-31
  • 什么是帕金森病的二级预防(视频)

    什么是帕金森病的二级预防
    帕金森病的二级预防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发现指病人出现帕金森症状,需及时就诊。帕金森病常见症状有手抖、嗅觉异常、容易跌倒、睡眠异常等问题,嗅觉异常指病人鼻子逐渐不能闻出味道,运动迟缓指部分病人拿东西越来越慢。如果出现这些问题要及时就诊,即使存在这些问题但并不代表为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诊断有多数支持标准、必备条件以及警示条件、排除标准,诊断过程复杂,一旦诊断后要及时治疗。多数病人会顾虑诊断疾病后一辈子吃药,早期病人会有代偿,虽然多巴胺功能有异常,但并非立即吃药,可以通过理疗锻炼方法改善症状。所以,如果有症状,要早期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023-07-31
  • 记忆力减退就是痴呆的前兆吗(视频)

    记忆力减退就是痴呆的前兆吗
    记忆力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属于生理性遗忘。有人因为精神压力较大或者失眠,或者其它疾病造成记忆力减退,但是症状可逆,称为生理性记忆力减退。如果记忆力下降的速度较快,跟同年龄段的人相比,相差比较大,可以到专科进行相关检查。 如果通过神经记忆测量,发现异常,可能存在病理上的记忆力减退,称为是痴呆。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症,占到痴呆病人的60%-70%。早期识别和诊断痴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痴呆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减缓病情发展。
    2023-08-01
  • 注意力集中不了记忆力减退什么原因(视频)

    注意力集中不了记忆力减退什么原因
    注意力集中不了指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并且集中的时间不能保持一定的长度。见于抑郁、焦虑功能性的精神障碍患者。也可能因脑炎、痴呆、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器质性病变引起。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由于工作或者生活的压力比较大,精神过度紧张或者过度疲劳,都会出现短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的表现。但是通过休息调整或者心理疏导能够得到及时缓解,症状就会减轻或者消失。如果经过休息或者调整后仍然不能缓解,可以及时到专科就诊。 还有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或者注意力下降,这时候也可以到专科就诊,鉴别是不是痴呆的早期表现,如果经过量表测量,确诊是痴呆的早期表现,要及时进行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