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喜

  • 慢性结肠炎治疗最佳方法(音频)

    慢性结肠炎治疗最佳方法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结肠炎治疗的最佳方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规律、长期口服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但是由于每一个人的体质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还是要根据病情的轻度、中度、重度,进行相应的治疗。\n重度溃疡性结肠炎需要住院系统治疗,病情稳定后治疗方案跟轻度和中度是相近的;对于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来说,无论是在治疗的诱导期还是后边的维持期,5-氨基水杨酸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美沙拉嗪,都是首选的治疗药物。具体使用的方式、计量和疾病的分型、分度等有密切关系,使用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一般对于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口服美沙拉嗪剂量2-4.8g/天,作为一线药物诱导缓解,对于维持期剂量一般2-3g/天,并补充叶酸,维持疗程3-5年或者长期维持。
  • 消化性溃疡症状(音频)

    消化性溃疡症状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消化性溃疡的症状有哪些?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两种,由于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胃溃疡发生部位,最常见的是胃窦和胃角,而十二指肠溃疡局限在十二指肠,以十二指肠球部最常见。胃溃疡疼痛大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直到下次进餐后重复上述特点。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是空腹痛或者夜间痛,大多在餐后2-3小时出现持续到下次进餐,进食或者服用制酸剂后可以缓解。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胃溃疡有癌变可能,症状消失后仍然需要复查胃镜,而十二指肠溃疡是良性,一般不需要复查。
  • 胃息肉0.5要手术吗(音频)

    胃息肉0.5要手术吗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胃息肉0.5cm要手术吗?胃息肉是否手术?除了取决息肉的大小外,重点在于息肉的性质,因此在做胃镜的时候发现息肉,会进行钳夹活检,并将组织标本送病理科化验来确定病理类型。\n胃息肉的病人类型主要有三种,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胃底腺息肉最常见,几乎不会发生恶变,增生性息肉也极少发生恶变,只有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这些病理类型一般做内镜治疗,就能达到根治的效果,不需要外科手术。除了常见的息肉外,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异位胰腺也会表现为息肉样,极少数的情况下,小于0.5cm的息肉样病变是胃癌,如果确定是癌变,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决定是否追加外科手术。
  • 胃息肉吃什么(音频)

    胃息肉吃什么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胃息肉的常见类型有三种,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息肉的形成跟烟、酒、辛辣食物刺激有关系,所以平常要少吃油腻、高脂肪、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最好要戒烟、戒酒,对于胃息肉治疗后的饮食也有不同,一些小的胃底腺息肉可以直接切除,当日可以进食,要以软食为主。\n对于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还有较大的胃底腺息肉,建议做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一般治疗后观察了六小时左右没有不适症状后,才可以喝水,喝水没有不适才可以进食,第二天可以吃软食,2-3天以后可以恢复正常饮食。
  • 胃里的息肉怎么形成的(音频)

    胃里的息肉怎么形成的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胃里的息肉怎么形成的?胃息肉指的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局限性并向胃腔内突出的病变,息肉患者一般没有症状,大多数是在胃镜检查时发现的。胃息肉形成的原因复杂,跟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增生性息肉的高危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部分胃息肉可以自行消退,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也就是常说的拉唑类抑酸药,这与胃底腺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生活不规律、烟酒刺激、服用阿司匹林及抗凝药、服用中药等,都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息肉的形成,遗传性家族性息肉病的息肉往往是多发的,除了肠道外,胃和十二指肠也会发现有息肉,这一类的胃息肉跟遗传相关。
  • 女性结肠炎的症状(音频)

    女性结肠炎的症状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女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结肠炎一般起病比较缓慢,病情有轻有重,大多反复的发作。女性结肠炎的症状同男性基本上相同,主要表现是腹痛和腹泻,腹痛大多以下腹部为主,可以出现绞痛或者钝痛,疼痛时大多有排便的感觉,大便中经常伴有脓血和黏液,大便比较急,便后有不尽感,每日大便平均2-4次,严重者可以超过10次以上。\n患者往往食欲不好,加上腹泻引起水、电解质、维生素、蛋白质等的丢失,会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等,有些还会出现发热、乏力。在病程当中结肠炎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肠道外的症状,比如口腔溃疡、皮肤结节红斑、脓皮病、关节疼痛等。
  • 结肠炎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结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结肠炎是怎么引起的,结肠炎又称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引起的病因到现在仍然没有定论。感染像细菌、病毒等因素,经过多年的研究没有找到证据,遗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的地位。因为像白人发病率偏高,而且确实有一些家系有遗传倾向,生活的地理环境也有明显的关系,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是不一致的。\n精神、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形成和复发有一定的关系,大家一直认为免疫的原因,可能是结肠炎发病的一个最重要的机制。因为观察到结肠炎会和一些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学者们也找到了一些抗体,可能和结肠炎的发病有关系。这些年也有一些学着认为,肠道微生态的平衡紊乱可能是原因之一,认为菌群失调有可能是肠道炎症的一个启动的机制。
  • 结肠炎肠鸣怎么回事(音频)

    结肠炎肠鸣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结肠炎主要累及大肠的黏膜,活动期的肠道黏膜可以表现出连续性、弥漫性的红斑,黏膜充血、粗糙或者表现为颗粒状的外观,黏膜的脆性增加,重度的炎症反应在内镜下可以表现为黏膜自发性的出血和溃疡形成。在这种慢性炎症刺激下,肠道蠕动会增快,同时有肠道的痉挛,除了大便次数增多以外,正常的肠道蠕动的声音可以亢进,因而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肠鸣,特别多见于消瘦的患者。食物的刺激是引起肠鸣的重要原因,因为患者消化功能减退,进食不宜消化的油腻、生冷食物和海鲜,进食了容易产气的食品,像豆浆、豆腐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症状。
  • 易引起局部缺血性结肠炎的药物是(音频)

    易引起局部缺血性结肠炎的药物是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缺血性结肠炎常发生在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和慢性便秘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感染、严重的脱水、长时间慢跑等引起结肠的血供不足,均可以诱发。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是引起肠道缺血的重要因素,可能引起缺血的药物,有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片、环丙孕酮等,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洋地黄类像地高辛等,非甾体抗炎药像双氯芬酸、吲哚美心等。其他的还有甲基苯丙胺、可卡因、干扰素、那拉曲坦、舒马曲坦、金制剂、阿洛司琼、达那唑、麦角、氟他胺、替加色罗、加压素、麻黄素等。
  • 左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有哪些(音频)

    左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左侧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有哪些呢,根据是否有其他的伴随症状,左侧腹痛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类:\n第一、是泌尿系统,如输尿管结石,发作时除了腰背部疼痛外可以放射到腹部。\n第二、盆腔的炎症,像男性反复前列腺炎或者膀胱炎,也会放射到左侧的腹部;女性附件炎或者左侧宫外孕也会发生腹痛。\n第三、最常见的是肠道疾病,像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病、慢性便秘、结肠憩室炎症、放射性肠炎、结直肠肿瘤、大肠粪石崁顿、肠扭转等等,对于排除了器质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也会表现为反复的左侧腹痛,大多和精神与进食有关,而且在排便或者排气后症状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