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

  • 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音频)

    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手术切除是脊髓肿瘤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椎管内肿瘤以良性肿瘤居多,约四分之三以上的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愈。髓外硬膜下肿瘤手术切除多无困难,延伸至椎管外的哑铃型肿瘤,也可以通过一次或分期手术切除。硬膜外肿瘤以恶性肿瘤居多,常难以做到全切,但可以行肿瘤部分切除或大部分切除,同时行椎板切除减压。边界清楚的髓内室管膜瘤可以在镜下全切,无明确边界的髓内星形细胞瘤,通常通过手术活检或部分切除减压,同时辅以术后放疗等治疗方法。
  • 听神经瘤手术面瘫怎么回事(音频)

    听神经瘤手术面瘫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面瘫是听神经瘤手术之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肿瘤体积较大或肿瘤体积巨大,使面神经受压变薄或使血供受到影响。在术中切除肿瘤的过程中,对面神经造成机械性的刺激和骚扰,从而造成面神经的挫伤,使面神经的功能受到障碍。另外一种就是在分离面神经与肿瘤界面的过程中,面神经的肿瘤,面神经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在术后患者也容易出现面神经的功能障碍,表现为面瘫。除此之外,对于术期的冲洗水的冷热刺激,以及术后迟发性的面神经的水肿,缺血等情况,也可以造成面神经的功能障碍,从而在术后的不同时期出现面瘫的表现。
  • 听神经瘤MRI表现(音频)

    听神经瘤MRI表现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在MRI上有比较典型的表现。一般来说,直径1-1.5cm的听神经瘤可以使内听道扩大,1.5-3cm的听神经瘤可以使内听道孔扩大。肿瘤一般位于桥小脑角区,表现为边缘锐利的肿瘤,周围水肿很轻,T1项上一般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项上面高信号。肿瘤成圆形或者半圆形,紧贴于内耳道孔,可以见肿瘤组织呈漏斗状,尖端指向内耳道。绝大多数肿瘤患侧内听道前后扩大,神经缩短,而肿瘤的主体一般位于桥小脑角区,以内听道孔为中心生长,增强扫描之后,可以看到肿瘤呈不均匀的强化,或者从环状强化,囊变坏死的部分表现为不强化。肿瘤周围一般没有明显的水肿,对于体积比较大的肿瘤,常常合并脑干受压移位,以及梗阻性脑积水。
  • 儿童脑肿瘤是指什么(音频)

    儿童脑肿瘤是指什么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儿童脑肿瘤是指儿童脑内发生的肿瘤,一般来说儿童脑肿瘤的发生率仅次于白血病,占儿童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具体来说,儿童脑肿瘤包括颅咽管瘤、髓母细胞瘤、小脑的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大脑半球胶质瘤、脑干胶质瘤、生殖细胞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视路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丘脑肿瘤以及一些颅内的表皮样囊肿、上皮样囊肿、血管母细胞瘤、下丘脑错构瘤,还有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海绵状血管瘤等各种病理类型。这些病理类型是儿童好发高发的、比较特殊的肿瘤。
  • 听神经瘤患者手术后注意事项(音频)

    听神经瘤患者手术后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患者手术后注意事项。听神经瘤术后患者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点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二是看患者听力是否有丧失或者是否有改善。第三,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了解是否有面瘫、眼睑闭合不全,严重的眼睑闭合不全需要通过滴注眼药水或眼药膏来保护角膜。某些长期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甚至需要做眼睑缝合,以防止形成角膜溃疡。第四,要注意观察有无后组颅神经损伤的表现,也就是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对于饮水呛咳比较严重的患者,必要的时候需要留置胃管,防止患者下咽时造成吸入性肺炎等一系列的并发症。除此之外,还要重点观察患者的其他生命体征和意识状况,必要的时候复查ct,了解有无术区出血、术区梗死等一系列的并发症。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脑脊液耳漏、鼻漏以及脑脊液伤口漏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在术后一周之内我们还需要观察患者的体温的变化,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腰穿检查和治疗。
  • 听神经瘤可以预防吗(音频)

    听神经瘤可以预防吗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特别是单侧听神经瘤患者病因不明。经过长期的研究显示,有一些相关性的因素可能与听神经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比如长期在极度噪声环境下造成的施万细胞的机械性损伤、脑膜炎等颅内感染性疾病造成施万细胞的炎性损伤;还有因为头部的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接受治疗性射线照射引起的电离辐射性损伤。这些因素与听神经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因此,避免长期在极度噪声环境下进行工作或者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积极治疗颅内感染,合理的设计头部放疗靶区,以及采取对听神经有效的保护方法,对预防听神经瘤可能有一定的效果。另外一小部分属于遗传性听神经瘤,并发神经瘤2型或1型,这种听神经瘤与基因突变有关,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
  • 听神经瘤ct有什么表现(音频)

    听神经瘤ct有什么表现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在CT平扫上表现为等密度,大概占60%左右。另外40%表现为低密度,常常因为厚多的颅骨伪影影响而显示不清。可以通过间接的征象进行判断,比如在CT补充项上常可以看到内听道呈锥形或者漏斗形扩大;还可以发现岩骨骨质吸收破坏,邻近肿瘤的脑池增宽以及患侧患侧缺血支不显影、不显示,还可以发现第4脑室受压变形向对侧移位以及幕上梗阻性脑积水,这些征像都提示听神经瘤。除此之外,在增强的CT上,可以看到肿瘤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向后向内扩展,并且与岩骨呈锐角相贴,增强之后,较小的听神经瘤呈均匀强化。对于体积较大的听神经瘤,表现为不均匀的强化,最主要是因为较大的听神经瘤常常会发生囊变和坏死,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
  • 听神经瘤术后体位(音频)

    听神经瘤术后体位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作为后颅窝的一种肿瘤,在手术切除过程中往往会损失很大量的脑脊液。所以听神经瘤术后患者尽可能的保持平卧位,而不建议过早的把床头摇高,或者是患者术后短时间内采取坐位。这样容易使患者出现低颅压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疼,有时头疼还是比较剧烈的。所以建议在听神经瘤术后,患者尽可能的采取平卧位,头部不要过早地抬高。对于患者是否可以采取肿瘤侧的卧位,或者健侧的卧位,本身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如果肿瘤体积巨大,术后小脑水肿严重,进行后颅窝减压,也就是把后路的一部分骨质去掉的情况下,议患者尽可能的采取健侧卧位,也就是开颅手术的伤口朝上的侧卧位,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挤压伤口的患处。
  • 听神经瘤手术后恢复期注意事项(音频)

    听神经瘤手术后恢复期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听神经瘤手术后恢复期,在短时间内要重点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氧、瞳孔、意识状况,观察患者无头痛、呕吐,因为这时患者容易发生术区出血或者因为脑水肿引起脑积水。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有时会发生脑疝而危及患者生命。在术后第1天需要复查CT,一方面可以了解肿瘤切除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有无术区出血。在手术之后恢复期第1次进水、进食时,最好由医护人员指导完成,以免因为术后后组颅神经麻痹而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发生进食、进水之后的窒息。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比较明显的患者,需要给予患者禁食3-5天,酌情给予鼻饲饮食,待患者咽反射和吞咽功能恢复到正常之后再进食。对于咳嗽无力,不能主动排痰的患者,要按时翻身、叩背,及时吸痰,防止呼吸道阻塞和肺炎。对于有面神经、三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特别是出现眼睑闭合不全、感觉减退的患者,容易发生角膜溃疡,甚至失明。这时需要给患者按时滴注药水,使用眼药膏,必要时还可以佩戴眼罩或者暂时进行角膜缝合。
  •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音频)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在世界卫生组织对胶质瘤的分级中,分为Ⅰ到Ⅳ级,分级越低,恶性程度越低,分级越高,恶性程度也就越高,也就是Ⅰ级胶质瘤是恶性程度最低的胶质瘤,而Ⅳ级胶质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高峰年龄一般为50—60岁,因为它恶性程度比较高,患者总体生存期仍然并不理想,在目前现有的标准化治疗,也就是最大安全限度的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同步放疗和化疗,以及随后六个月的替莫唑胺辅助化疗的标准治疗方案下,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14.6个月,两年生存率仅为27%。当然患者之间也会存在个体差异,应找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系统诊治,切不可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擅自判断自己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