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华

  • t波改变是什么意思(音频)

    t波改变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郑春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电图T波改变,顾名思义是用来观察心脏跳动、运动引起冠状动脉机能不全,使心肌、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发生急性缺血,心肌缺血从而导致T波形态和方向的改变。也可以是生理性,如生理性的原因,包括过度通气,交管神经张力增加,心动过速对心肌的影响,正常宽大的QRS波,心电图T波低平或倒置,临床上常见,多伴有窦性心动过速,多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有关。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为冠心病、心肌炎等。如果本人有明显的胸闷、气短的症状,特别上楼或活动出现,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24小时Holter、心脏彩超、冠脉CT,最终冠脉造影等确定。
  • 儿童心肌炎能治好吗(音频)

    儿童心肌炎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郑春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儿童心肌炎首先确定是不是真正的心肌炎,比如有没有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改变、心功能下降,确诊为心肌炎。如果明确是心肌炎,大部分儿童心肌炎都是能够治愈的。但是,有些爆发性心肌炎比较麻烦,爆发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很差,病情进展比较迅速,可能很快就会死亡,心肌炎绝大部分都能治好。孩子要充分休息,特别是卧床休息,在急性期。用抗病毒的药物、营养心肌的药物,比如辅酶Q10、二磷酸果糖,有营养心肌的作用,还要用大剂量维生素C。如果有心衰,要用强心利尿的药物治疗。如果出现传导阻滞,特别是高度传导阻滞,要用大剂量的激素,可能要安装临时起搏器治疗。特别是爆发性心肌炎如果严重,可能要用ECMO辅助。
  • 心脏早搏怎么回事(音频)

    心脏早搏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郑春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早搏主要是看什么原因,过早搏动可以发生于正常人,但心脏神经官能症、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情绪激动、紧张、疲劳、消化不良以及过度吸烟、饮酒、喝浓茶,均可以引起发作,也可以无明显诱因。药物比如洋地黄、奎尼丁等,缺钾、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都可以引起。冠心病晚期、二尖瓣病变、心脏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二尖瓣脱垂,也常发生过早搏动。它的治疗方面主要是参考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是否影响心排血量、是否能发展成为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指导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过早搏动,大都不需要特殊治疗。由情绪激动、运动诱发的早搏,可以使用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应该尽快找出早搏发病的原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要正确识别潜在的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 窦性心律不齐严重吗(音频)

    窦性心律不齐严重吗
    讲解医师:郑春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律不齐,属于正常的现象,它是正常存在,关键是患者这种窦性心律不齐是不是做过心电图的检查。如果要是做心电图检查是窦性心律不齐,这属于正常现象。也要鉴别诊断,要除外是不是有早搏,或者是有传导阻滞和其他的心律失常。如果除外了这些东西,窦性心律不齐不严重,是正常的现象。窦性心律不齐也要看心率是不是处于正常的范围,比如正常人在60-100次/分之间。
  • 动脉硬化怎么回事(音频)

    动脉硬化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郑春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硬化是冠心病、脑梗塞周围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主要特点的是受累动脉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的聚集、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钙化及钙质沉着,比如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的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病变常累及大型肌性动脉。一旦发展足以阻塞动脉腔,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缺血或坏死,由于动脉内膜内聚集的跖趾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多共同原因引起,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可以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遗传因素,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引起。
  • 室性早搏是什么原因(音频)

    室性早搏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郑春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室性早搏病因可以有很多方面,第1个是室性心律提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可导致。另外喝过量咖啡、浓茶,也可导致室性期前收缩就是室早。室早也可多见于其他的病理性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二尖瓣脱垂、洋地黄或奎尼丁中毒等药物中毒。另外也可见于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如常见的低钾血症可导致室早。
  • 小儿心率正常范围(视频)

    小儿心率正常范围
    小儿心率的正常范围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出生后7天至1岁,心率约为110-150次/分钟,1-3岁心率约为90-130次/分钟,3-5岁心率约为80-120次/分钟,6-10岁心率约为70-110次/分钟,10岁以上约为60-100次/分钟。小儿哭闹或发热时,心率将增高,体温升高1℃,一般心率增长约20次/分钟。
    2023-07-30
  • 小儿右室双出口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右室双出口是怎么回事
    小儿右室双出口即主动脉与肺动脉均起自右心室,或一支动脉与另一支动脉的约50%均起自右心室,是较为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根据室缺的位置进行分型。如室缺位于主动脉瓣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相对较高,预后相对良好。如室缺位于肺动脉瓣下,患者可能需进行交换两支大动脉的位置,建立内隧道的手术治疗。如室缺远离大动脉,处理方法相对复杂。
    2023-07-30
  • 小儿预激综合征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预激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小儿预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为房室之间的心肌、纤维组织等异常传导束导致激动未按照正常路径进行传导,造成提前激动。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缩短,QRS波起始部存在δ波,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如6-8岁的患者反复发作或心率增加、面色发白,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多数小儿预激综合征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异常的传导束将消失,部分患者异常的传导束无法消失。
    2023-07-30
  • 两岁宝宝拉肚子怎么办(音频)

    两岁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讲解医师:郑春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两岁宝宝拉肚子要看大便的情况,另外有没有合并发烧,还有没有其他的症状,最好到医院去化验大便,然后根据大便的性质治疗。治疗的原则是合理饮食、维持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肠道内外感染、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避免滥用抗生素。还有就是饮食治疗,如果是母乳喂养应该继续母乳,两岁的宝宝应该是不吃母乳了,可以给予正常的清淡饮食,要预防脱水。如果要是大便比较多可能要给予糖盐补液,能喝多少喝多少,如果是特别重的腹泻还有呕吐,可能要到医院去补液控制感染。病毒性肠炎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如果是大便常规里白细胞比较多是明显的感染,一般选用三代头孢治疗,保护胃肠道黏膜的药包括蒙脱石散1天3次,改善肠道微生态循环可以用乳酸杆菌等,还有包括其他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