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医师:
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的防御因子与攻击因子之间失去平衡,是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发病机制。攻击因子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药物、吸烟、酒精等,防御因子包括黏膜屏障、黏膜血流、前列腺素、碳酸氢盐分泌、上皮细胞再生。近年来的试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胃溃疡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n1、抗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H2受体阻滞剂,比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n2、黏膜保护剂:如胶体果胶铋、硫糖铝混悬液、替普瑞酮胶囊、聚普瑞锌颗粒等。\n3、去除诱因的治疗: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要加用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常用的有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加枸橼酸铋钾,四联药物治疗10-14天。若有胆汁反流的情况,要加用促动力剂和消胆的药物,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熊去氧胆酸胶囊、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大黄利胆片等。若有焦虑、紧张的情况,要加用调节神经系统的药,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奥氮平、米氮平等。另外,要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