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百灵

  • 萎缩性胃炎是什么症状(音频)

    萎缩性胃炎是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大部分无明显症状,也可以表现为中上腹不适,如饱胀、钝痛、烧灼疼,也可以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一般没有明显体征,有时也会出现上腹部轻压痛。部分患者会出现恶性贫血,伴有全身衰弱、精神萎靡不振、厌食、体重减轻、贫血、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情况。另外,也可以由于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导致舌炎、肢体麻木等。\n萎缩性胃炎本身是指胃的腺体萎缩,腺体萎缩可能会进一步造成胃酸等相应的消化液减少,造成消化不良的症状,但缺乏特异性。病变程度与症状并不完全一致,并且萎缩性胃炎因为有癌变倾向,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尤其家族中有胃癌病史的病人,建议应该到医院做检查,比如血常规、胃镜、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等。
  • 浅表性胃炎需要忌食什么(音频)

    浅表性胃炎需要忌食什么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浅表性胃炎病人的忌食主要是避免过于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吃过于油腻、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喝酒、浓茶、浓咖啡,避免吸烟。建议浅表性胃炎的病人在饮食上以软食、半流质饮食为主,营养要全面,注意补充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少食多餐,尽量做到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饱一顿饿一顿。病人要注意作息规律,要注意避免熬夜,避免过度的劳累等。\n引起浅表性胃炎主要的原因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不规律的饮食,进食刺激性食物等都会引起浅表性胃炎。除此之外,一些药物也会引起浅表性胃炎,比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片、糖皮质激素、某些感冒药、抗生素等,都会导致浅表性胃炎的发生。另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引起胃炎的常见诱因。如果病情反复发作或者有加重趋势,建议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 胃炎怎么形成的(音频)

    胃炎怎么形成的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炎的形成主要是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失衡所造成,也就是攻击因子过强或者防御因子弱,才形成了胃黏膜损伤,从而导致胃炎的发生。胃的攻击因子,包括黏膜屏障、黏膜血流、前列腺素、碳酸氢盐分泌以及上皮细胞再生。胃黏膜的攻击因子,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NAIDs类药物(即非甾体抗炎药)、吸烟、饮酒、精神因素等。任何原因导致胃黏膜防御因子的减弱或攻击因子的增强,都会导致胃黏膜的损伤,常见有以下几种:\n1、老年性;\n2、进食过冷、过热或者过于粗糙的食物,也有刺激性饮料,比如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刺激性调味品以及特殊类型的药物,比如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还有烟草中的尼古丁等;\n3、细菌及其毒素,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n4、内源性因素,比如全身感染、严重创伤、颅内高压大手术、休克、过度紧张、劳累等;\n5、免疫因素,例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慢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亢进、1型糖尿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n6、理化因素,比如胆汁反流;\n7、精神神经因素,比如精神紧张,还有熬夜、不规律的生活习惯;\n8、家庭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都是造成胃炎形成的原因。
  • 什么是非萎缩性胃炎(音频)

    什么是非萎缩性胃炎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非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目前慢性胃炎的分类还没有统一,通常基于病因、内镜所见胃黏膜病理变化,以及胃炎分布范围等相关指标进行分类。内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也有利于病理诊断的统一。\n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以看到黏膜有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有水肿、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以看到黏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皱襞扁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有血管显露的情况,也可以看到黏膜有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相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就组织学而言病情要轻。治疗上考虑先要改变生活习惯,比如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且饮食要规律,并保持心情舒畅。在药物方面,可以考虑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还有黏膜保护剂,比如硫糖铝等。另外,也可以给予对症药物,比如有打嗝、烧心等情况,可以给予吗丁啉等治疗。
  • 胃溃疡是指什么(音频)

    胃溃疡是指什么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类型,指发生在胃内壁的溃疡。胃的内壁有一层能起到保护作用的胃黏膜,当胃黏膜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破损时,容易在该部位发生溃疡,即形成胃溃疡,病变可累及胃壁第三层组织和黏膜肌层。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在胃上1/3或者是贲门周围的胃溃疡,容易发生胃穿孔或胃出血,需要格外重视。\n胃溃疡的临床症状较多,包括胃部疼痛、食欲不振、餐后腹胀或胃部不适、体重减轻等。有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或者是以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为首诊症状。胃痛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钝痛、胀痛、烧灼样疼痛等,进餐后疼痛加重,一般发生于餐后0.5-1个小时,腹痛可被抑酸或抗酸剂缓解。本病可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为数周到数月,缓解期可以长,也可以短。部分患者无上述典型的疼痛,仅表现腹胀、厌食、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胃溃疡经标准治疗后6-8周可痊愈。
  • 胃溃疡该注意什么(音频)

    胃溃疡该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溃疡患者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n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要睡眠充足,并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不要熬夜,避免紧张、焦虑的情绪,饮食要有规律,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避免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等,也要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不要吃过冷、过热,过咸,还有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喝浓茶、浓咖啡,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要多样化,营养均衡,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等。\n2、查幽门螺杆菌:如果发现,要及时进行根除,常用的药物有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加枸橼酸铋钾四联药物,治疗10-14天。\n3、治疗溃疡: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化治疗溃疡,如抑酸剂加黏膜保护剂,常用的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硫糖铝口服混悬液、康复新液、索法酮等。\n4、根据病情对症治疗:比如有胆汁反流的情况,要给予促动力剂和消胆、利胆的药物,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熊去氧胆酸胶囊等。\n5、其他情况:治疗结束后建议复查胃镜,了解胃溃疡愈合情况。
  • 为什么会得胃溃疡(音频)

    为什么会得胃溃疡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的防御因子与攻击因子之间失去平衡,是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发病机制。攻击因子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药物、吸烟、酒精等,防御因子包括黏膜屏障、黏膜血流、前列腺素、碳酸氢盐分泌、上皮细胞再生。近年来的试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胃溃疡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n1、抗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H2受体阻滞剂,比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n2、黏膜保护剂:如胶体果胶铋、硫糖铝混悬液、替普瑞酮胶囊、聚普瑞锌颗粒等。\n3、去除诱因的治疗: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要加用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常用的有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加枸橼酸铋钾,四联药物治疗10-14天。若有胆汁反流的情况,要加用促动力剂和消胆的药物,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熊去氧胆酸胶囊、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大黄利胆片等。若有焦虑、紧张的情况,要加用调节神经系统的药,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奥氮平、米氮平等。另外,要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
  • 胃溃疡症状表现(音频)

    胃溃疡症状表现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溃疡的典型症状是上腹部或剑突下疼,疼痛的性质可以是钝痛、胀痛、烧灼样疼痛、进餐后疼痛,也常有腹胀、反酸、烧心、食欲下降、嗳气等症状,在春夏之交或秋冬之交季节更替时多发。严重的胃溃疡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黑便等。但另外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典型的腹痛或是消化道不良症状,而是以黑便、呕血或者消化道穿孔为首发症状就诊后确诊。\n如果胃溃疡在上腹疼痛剧烈,无法忍受,或伴有大汗、心慌时,要谨防合并有胃溃疡穿孔,应该及时就医做一些相关检查,比如血常规、幽门螺杆菌、胃镜、腹部CT等检查,以免延误病情。胃溃疡的发病常与饮食、生活方式、情绪、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治疗上可给予抗幽门螺杆菌的四联药物根治治疗,并给予抑制胃酸制剂,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比如硫糖铝口服混悬液、康复新液等。饮食上早期给予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生活要规律,不要熬夜、生闷气等。
  • 胃溃疡可以喝蜂蜜水吗(音频)

    胃溃疡可以喝蜂蜜水吗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溃疡患者不建议喝蜂蜜水,蜂蜜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用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但对于有高胃酸者不建议饮用。胃溃疡的病因与胃酸分泌过多、胃蛋白酶活性过高有密切的相关性,胃酸和胃蛋白酶可以直接损伤胃黏膜,引起胃溃疡,胃溃疡的治疗就是积极抑制胃酸分泌。\n蜂蜜水大部分是糖类成分,可以直接刺激胃黏膜,并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胃酸分泌增多可以引起胃黏膜损伤,在胃溃疡急性期不利于溃疡愈合,反而容易导致胃溃疡加重,也可以加重症状,比如上腹不适、烧心、上腹部疼痛等。溃疡治愈后可以喝蜂蜜水,但也不宜喝太多,平常饮食上可以多吃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糖、辛辣、刺激的食品,少喝咖啡、浓茶等,注意锻炼身体,保持身心愉快。
  • 胃溃疡是什么症状(音频)

    胃溃疡是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贾百灵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溃疡的典型症状是上腹部或剑突下疼痛,疼痛的性质可以是钝痛、胀痛、烧灼样疼痛、进餐后疼痛,也常有腹胀、反酸、烧心、食欲下降、嗳气等症状,在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季节交替时多发。严重的胃溃疡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柏油便等。但另外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典型的腹痛或消化不良症状,而是以黑便、呕血或者消化道穿孔作为首发症状就诊后确诊。\n如果胃溃疡在上腹部疼痛剧烈,无法忍受,或者伴有大汗、心慌时,要谨防合并有胃溃疡穿孔,应该及时就医做一些相关检查,比如血常规、幽门螺杆菌、胃镜、腹部CT等检查,以免延误病情。胃溃疡的发病常与饮食、生活方式、情绪、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治疗上可给予抗幽门螺杆菌的四联药物根治治疗,也可以服用抑酸制剂,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等,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比如硫糖铝口服混悬液、生胃酮、索法酮、康复新液等。饮食上早期给予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另外,生活上要规律,不生闷气、不熬夜,并适当运动,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