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泽武

  • 胆囊切除影响性功能吗(音频)

    胆囊切除影响性功能吗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切除通常不会影响性功,胆囊属于消化系统的一个脏器。而对性功能有影响的主要是不良嗜好、部分药物、疾病及情绪异常等,具体如下:\n1、不良嗜好:如抽烟、饮酒。\n2、部分药物:包括容易导致性欲减低的药物。\n3、疾病:包括前列腺炎、尿道炎等。\n4、情绪异常:主要是一些心理障碍。\n胆囊切除主要是有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相关的异常,包括少部分人群会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但绝大部分人群能够通过代偿得到有效补充。所以,胆囊切除后要定期进行复查、随访,针对消化功能进行适当调整。
  • 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是什么引起的呢(音频)

    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是什么引起的呢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壁的胆固醇结晶,一般是由于进食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导致胆汁内的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从而在胆囊壁上析出胆固醇的结晶。 此时,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调控,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多运动、多饮水等促进胆汁的排出,也可以适当使用利胆的药物。在积极饮食控制、生活习惯调整的情况下,胆固醇结晶是有可能会消失的。 但如果不积极地控制,还继续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为主,胆固醇结晶有可能会析出、增长、变大,从而形成胆固醇性的结石或者息肉的可能。
  • 小肝癌有良性的吗(音频)

    小肝癌有良性的吗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小肝癌没有良性的,都是属于恶性肿瘤。肝癌是指肝脏上面所生长出来的恶性肿瘤,可以分为肝细胞癌、肝胆管癌、混合性肝癌、转移性肝癌。 小肝癌一般是指肝细胞癌中的一种,根据现有的分类肝癌,可以分为微小肝癌,小于2公分;小肝癌2-5公分;大肝癌5-10;巨大肝癌大于10公分。 小肝癌是属于2-5公分之间,小肝癌在积极治疗的情况下预后好,5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60%-80%。小肝癌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射频、介入等多种治疗方式。总结来说,小肝癌没有良性的,建议积极的治疗和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 肝癌早期常见的七种症状(音频)

    肝癌早期常见的七种症状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肝癌早期往往不会有很典型的症状,肝癌早期常见的七种症状其实有部分都属于中晚期,不能通过此类症状判定是否为肝癌,一定要定期的体检,才能够明确一些肝癌的高危情况,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肝癌的症状具体如下:\n1、肝区疼痛:绝大部分肝区疼痛是因为肝包膜受到侵犯,大部分患者在中晚期才会出现疼痛的症状,早期可能只有轻微的异常或隐痛感,但此种感觉很轻微,往往比较难发现。\n2、消化道的症状:部分可以表现为不典型的恶心、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n3、发热:一般为低度发热,不会伴随很严重的畏冷、寒战等表现。\n4、其他症状:乏力、倦怠、消瘦等,包括出现下肢的水肿、营养不良、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面色晦暗等肝硬化严重的表现,还可能会出现出血倾向,包括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等表现,有可能会表现为一些急性疼痛的症状,包括出现急性腹痛等,有可能是肝癌破裂出血的一些表现。
  • 胆结石最佳治疗方法(音频)

    胆结石最佳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胆结石最佳的治疗方案取决于胆结石的症状,如果胆结石反复出现右上腹闷痛、胀痛、绞痛症状,保守治疗无效,或者保守治疗虽然有效,但症状反复发作,考虑手术治疗为最佳的治疗方法。如果胆结石没有任何症状,或者仅有轻微右上腹闷胀不适的慢性胆囊炎症状,此时最佳的治疗方法为饮食控制,配合药物治疗。\n饮食控制可以考虑以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禁忌烟酒,三餐定时定量,每餐不要吃太饱。此外,也可以口服一些利胆、对症的药物来缓解症状。胆结石如果没有症状,在某些情况仍然要考虑手术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案,如结石的数量多、直径大,合并胆囊壁钙化或者瓷化胆囊,合并胆囊息肉大小大于1cm,胆囊壁明显增厚大于3mm,以上这些情况也要考虑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 总胆汁酸偏高的原因(音频)

    总胆汁酸偏高的原因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总胆汁酸偏高可以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总胆汁酸偏高主要是因为胆汁淤积在肝内,无法排出或者排出不畅而引起。生理性的原因主要是进食了过量的高脂肪食物或者妊娠,病理性的原因包括肝脏原因的肝炎、肝硬化、肝癌,因为肝细胞的损害导致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胆汁淤积,导致总胆汁酸的偏高。还有胆道方面的原因,比如胆道的梗阻,因为胆管的结石、胆管的癌症、胆管的狭窄以及胰头的肿瘤,导致胆汁无法排出,胆汁淤积,从而导致总胆汁酸偏高。
  • 肝移植肝源从哪里来(音频)

    肝移植肝源从哪里来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肝移植的肝源具体如下:\n1、捐献者:肝移植的肝源主要是从捐献者身上取来,有一些捐献者在生亡以后,并且进行了相应肝源的获取,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相应的调配,以配合使用需要的人群,主要是来源于尸体的肝脏。\n2、亲属:部分是活体的肝脏移植,是亲人或父母、儿女捐献的活体移植的肝脏。\n不管是哪一种来源的肝源,具体都要以患者的情况而定,看是否适合于肝脏的肝源,进行相应的配型。肝移植若能够获得成功,可获得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肝移植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部分大的移植中心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
  • 胆道闭锁可以彻底好吗(音频)

    胆道闭锁可以彻底好吗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胆道闭锁大部分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治好。 胆道闭锁属于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多发于婴幼儿时期,主要症状会出现以黄疸进行性加重,主要是胆汁无法通过肝外胆管排出到肠道。 抽血检查会出现肝功能提示胆红素明显增高,后期也会出现转氨酶的异常,通过B超或者CT以及磁共振可进一步明确胆道闭锁的诊断。 早期发现的胆道闭锁,可以通过相应的手术治疗来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相应的胆道闭锁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肝移植手术来获得远期生存。
  • 宝宝出生有黄疸怎么办(音频)

    宝宝出生有黄疸怎么办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宝宝出生有黄疸,先确认一下黄疸是属于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不同的黄疸处理方案有很大差异,具体如下:\n1、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一般生理性黄疸在出生2-3天后出现,7-10天可以有效的消退。有一些早产儿可能黄疸的持续时间会更长,往往不合并其他的临床症状。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则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可以自行消退,必要的时候,如果黄疸较深可以给予对症的处理,如退黄的药物或者说光照疗法。\n2、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病理性黄疸的时间会很长,并且黄疸数值会更高,而且也会合并其他的临床表现,包括出现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甚至严重的出现呼吸困难、惊厥、肌张力增加等等。如果是病理性的黄疸,要查明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处理,是否是因为先天性胆闭,还是溶血,还是其他的原因造成。治疗方案除了针对病因,还有就是根据相应的方案给予换血、药物治疗、光照治疗、支持治疗等等。
  • 为什么会得黄疸(音频)

    为什么会得黄疸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会得黄疸主要原因是胆红素代谢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所致,因为胆红素如果在皮下沉积,血液中的含量升高就会导致全身黄疸,包括眼睛黄、皮肤黄、尿黄等一系列表现。胆红素是引起黄疸最主要的原因,在胆红素代谢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异常就会导致黄疸。\n胆红素主要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是由衰老的红细胞破坏以后产生,之后再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肝脏摄入肝细胞再由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进行结合,后生成直接胆红素,之后排泄到胆汁里面,通过胆汁再到肠道,通过肠道排出体外。所以,在这一整个路径过程中出现相关异常,都会引起胆红素的增高,从而导致黄疸。\n血液里面的溶血导致间接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整个功能异常,肝细胞的功能下降导致合成、分泌胆汁的功能下降,会引起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包括后期胆管的流出道受到梗阻,会导致直接胆红素反流到血液里面,从而引起血液里面的直接胆红素升高,这种情况下也会引起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