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利

  • 多发性硬化怎么治疗?(音频)

    多发性硬化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和缓解期治疗。急性期治疗主要是大批量激素冲击治疗,我们常用的是甲基强的松龙,如果患者不能耐受激素,我们一般可以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个别情况还可以用血浆置换。在缓解期,多发性硬化患者主要是采用免疫修复治疗,像干扰素治疗,还有一些口服的新型药物,如芬戈莫德、特立氟胺和富马酸二甲酯。但这些口服的药目前都没有进入国内,国内主要还是用免疫抑制剂来治疗。
  • 引起偏头疼的原因有哪些(音频)

    引起偏头疼的原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偏头痛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考虑与遗传、饮食、内分泌及精神因素有关。50%-8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如偏瘫型偏头痛和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患者,遗传因素是最明显的。\n偏头痛也有诱因,如天气变化、压力过大、明显的焦虑、抑郁、饥饿、睡眠障碍、过度疲劳、声光刺激、噪音等都会诱发。某些特殊的饮食,如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还有熏制品、泡菜、柑橘类水果也会诱发偏头痛。偏头痛好发于女性经期,考虑可能跟内分泌因素有关。因此,引起偏头痛的病因,还是很多的。
  • 前庭偏头痛能自愈吗(音频)

    前庭偏头痛能自愈吗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前庭性偏头痛是很常见的一个疾病,前庭症状通常在偏头痛几年后出现,常常是在头痛减弱或者消失后出现,好发于女性,常常在女性更年期后开始出现前庭症状。部分前庭性偏头疼患者可以自愈,但是绝大多数的前庭偏头痛患者需要药物治疗。如果是以头疼为主,可以给予非甾体类止痛药,如布洛芬或者曲普坦类药物,对患者疼痛发作有明显的效果。如果患者以头晕症状明显,可以给予前庭抑制剂,如抗组胺药、甲磺酸倍他司汀等,一般都能缓解。如果发作频繁,也可以给予预防发作的药物,如抗癫痫药丙戊酸钠、托吡酯,或者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一些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的抗抑郁药也有明显疗效。最新的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抑制剂,对于治疗和预防前庭性偏头痛效果明显。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音频)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急性期最有效的方法是静脉溶栓治疗,一般在4.5个小时之内可以采用。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窗还可以采用动脉溶栓治疗,一般在6个小时之内采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抗血小板治疗,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等。另外,对于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用强化他汀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此外针对有一些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急性期病情稳定以后可以采取降压治疗,对预防脑血管病的复发是非常有帮助的。还有其它的一些治疗方法,包括扩容、抗凝,这些都是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病因采用的方法。
  • 成年人脑膜炎症状(音频)

    成年人脑膜炎症状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成人脑膜炎根据不同致病微生物,可以分为病毒性、细菌性、结核性和真菌性脑膜炎。不同致病微生物,临床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几乎所有脑膜炎患者都会出现发热,发热可以是低热,也可以是明显高烧,可高达40℃以上。若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还会出现午后低热、盗汗等症状。\n头疼也是脑膜炎最主要症状,患者可出现明显头疼,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时多呈喷射性,主要是因颅内压增高,脑膜受到刺激所引起。此外,脑膜炎患者往往会出现脑膜受累表现,患者表现为颈项强直、屈颈困难,都为脑膜炎常见症状。当然,有一些致病菌性脑膜炎常可合并脑炎,会表现为抽搐、精神异常等其它表现。
  • 什么是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音频)

    什么是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叫急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发生在小儿就叫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主要表现是患者有前期的感染史,一般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腹泻的病史,出现四肢的无力、麻木,无力基本是对称性的软瘫。一般可以做腰穿,可看到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同时可做肌电图,发现神经有损害。一般治疗是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连续输注5天,一般效果比较好,患者可以完全恢复。
  • 格林巴利综合征怎么治疗(音频)

    格林巴利综合征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期主要采用的是免疫抑制剂治疗,首选丙种球蛋白治疗。如果患者没有丙种球蛋白过敏史,或者先天性IgA缺乏症等禁忌症,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成人按每天0.4g/kg计算,连用5天。如果患者病情较重,可以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每次交换的血浆量按40ml/kg,或者1-1.5倍的血浆容量计算。轻症患者每周交换2次,重症患者每周交换6次。关于激素的治疗,目前国外的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并不是很确切。由于我国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的限制,部分患者无法接受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的治疗,有些医院还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还要进一步的探讨。急性期还可以给予大量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等。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早期的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且主张给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 面部肌肉痉挛是什么症状(音频)

    面部肌肉痉挛是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面部肌肉痉挛简称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常见于中年女性。在病程的初期,往往是眼轮匝肌不自主的抽搐,随着病情的延长,逐渐向一侧面部扩展,影响到口角。\n病程初期可能抽搐得比较轻,只持续数秒钟。而随着病程的延长,可能抽搐的时间会逐渐的延长。这种抽搐常常是一种阵发性、无规律的、快速的、不自主的抽搐,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的时候明显加重。可以口服一些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或氯硝安定等药多能有所缓解,如果药物控制不良,可进行手术治疗。
  • 蛛网膜出血能治好吗(音频)

    蛛网膜出血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经过治疗以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大多能够治好,但是也有一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由于再出血或者血管痉挛造成患者出现遗留症状,甚至会死亡。\n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早期要绝对卧床休息,并且进行脑血管造影,除外动脉瘤的可能,并且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抗血管痉挛。如果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再出血、血管痉挛或者脑积水。绝大多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都能够治好,但是一旦出现并发症,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疼什么时候减轻(音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疼什么时候减轻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头疼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最突出、最典型的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疼什么时候减轻存在个体差异性。如果是少量出血,患者又是老年人,可能头疼的程度比较轻,一般在1-2周头疼就会有所减轻。\n相反,如果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比较年轻,出血量又很大,由于颅内压增高或血液刺激,患者头疼会十分明显,可以持续2-3周或更长的时间。应该嘱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控制血压,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予止痛药。因此,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疼,到底什么时候减轻是因人而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