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娴

  • 无症状冠心病用支架吗(音频)

    无症状冠心病用支架吗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冠心病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治疗?首先需要看冠心病严重程度,另外是否造成心肌缺血。如果造成中等范围以上的心肌缺血,这种情况下才需要支架的介入治疗。有一些无症状的冠心病,可能病情比较轻,没有明显的心肌缺血发作,不需要支架治疗。但也有一些无症状的冠心病,其实并不是没有心肌缺血,而是在有心肌缺血的时候患者没有自觉症状。如果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在一些无症状的情况下,有反复明显的心肌缺血发生。\n这种情况下,心肌缺血患者不觉察,实际对患者危害更大。因为如果有心肌缺血,患者自觉症状,马上停止活动就起到自身保护的作用。对一些无症状而有心肌缺血的患者,在有心肌缺血的时候没有症状不觉察,也不停止活动,对缺血心肌进一步劳动,可能会造成心肌缺血的加重,以及心功能的减退。所以对一些虽然没有症状,但有心肌缺血证据的冠心病患者,也需要进行支架治疗。
  • 冠心病下什么支架手术(音频)

    冠心病下什么支架手术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主要是由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出现了供血不足或者是血管闭塞造成心肌的坏死。 所以,冠心病治疗支架植入的办法,就是通过穿刺动脉将导管送到冠状动脉的开口。 首先冠脉造影了解冠脉病变在什么样的部位,之后通过导丝球囊建立起轨道,进行狭窄部位的球囊扩张之后再植入金属支架,这种治疗的办法能够达到减轻或者是消除冠状动脉狭窄而造成供血不足的问题,所以也叫冠脉的血运重建术。 而冠脉支架植入应该是立竿见影的解决了冠脉狭窄的问题,但是它对于全身动脉硬化的进程并没有治疗的作用,所以在植入支架的患者,既需要支架的植入,同时也需要加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治疗来预防动脉硬化的进展,避免新的病变的出现。 支架植入之后,支架植入的部位可能有异物的存在,也容易造成血栓的形成,所以还要应用抗血小板的药物来抑制支架内血栓的形成,来保持支架植入以后长期的血管通畅的效果。
  • 冠心病支架后后遗症(音频)

    冠心病支架后后遗症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冠脉支架植入之后应该即刻解决了冠脉的狭窄问题,改善了心肌的供血,通常是获益的。 但是对于冠心病的患者,放入支架之后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植入支架以后,支架部位出现再狭窄,而在修复一段时间以后会由于管腔再狭窄,造成了心肌缺血的再次发生。 另外,支架植入之后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支架内的血栓,如果支架部位急性的血栓形成,可以造成突然的严重心肌缺血或者心肌梗死。 所以在支架植入之后必须进行持续一年左右的双联抗血小板,预防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对于支架再狭窄的预防,目前主要是使用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比例明显的降低,大约在10%以下。
  • 冠心病房颤的介入治疗(音频)

    冠心病房颤的介入治疗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冠心病房颤的介入治疗包括针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以及针对心房纤颤的介入治疗。针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也就是进行冠状动脉内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以及相关操作,解决冠状动脉内由于动脉硬化斑块造成的管腔狭窄。\n通常植入支架之后可以保持冠脉持续通畅,心房纤颤的机制属于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心房的异常电激动而引发的心律失常。治疗上通常对于房颤的射频消融进行有关于房颤的电生理的射频消融术,所以冠心病、房颤的介入治疗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的病人进行冠脉的介入治疗,通常抗栓治疗是与其他的冠心病不同。普通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之后,主要是进行双联抗血小板的治疗,而冠心病合并房颤的介入治疗之后,既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也要进行抗凝的治疗,所以抗凝方案有不同。
  • 先天性心脏病有几种类型(音频)

    先天性心脏病有几种类型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大类由于胎儿心脏的形成当中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先天性心脏病,所以分成三大类。 首先是左向右分流的,最为常见的简单畸形的先天性心脏病,比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者动脉导管未闭,这些都需要出生之后的手术矫正。 再有就是右向左的分流,也叫紫绀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比如法洛四联症等等。 还有由于大动脉的发育不良,比如主动脉的缩窄,或者肺动脉的狭窄,都是现在射血当中遇到的更大的阻力,而发生的先天性的心脏病,这些心脏病最终的矫正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治疗。
  • T波改变能诊断冠心病吗(音频)

    T波改变能诊断冠心病吗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心电图T波改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影响因素很多。作为冠心病的诊断依据,只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平时心电图正常而发作心绞痛症状,或者心肌缺血的过程中出现心电图ST段、T波的改变。这种改变随着症状的消失逐渐恢复正常,是心肌缺血的主要依据。\n此外,冠心病程度比较严重,出现一定程度的心肌坏死,出现遗留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的T波改变,这种T波改变通常是对称性的T波改变,临床上也叫做冠状体,会提示严重的心肌缺血甚至坏死。不要一律认为心电图报告T波改变就都认为是冠心病,有的T波低平或者T波倒置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
  • 冠心病血糖控制标准(音频)

    冠心病血糖控制标准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要根据两个方面:一个是合并的疾病,比如说合并冠心病,其实血糖控制得越严格应该越好,越能够阻止动脉硬化的进程;另一个要看患者对于血糖的耐受性,比如说一些老年人如果血糖控制得过于严格容易出现低血糖,如果发生低血糖患者出现头晕、头昏甚至跌倒,这种也是不当的,所以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合并疾病去考虑。\n如果控制满意比较好的记法就是空腹5-6mmol/L,餐后7-8mmol/L,这样的满意度就是比较好的,但是老年患者不能够达到那么的满意,因为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低血糖的发生。老年患者控制良好或者尚可的标准就行,良好就是比满意多加一个,也就是空腹是6-7mmol/L,餐后是8-9mmol/L这样的水平,尚可就是空腹在7-8mmol/L,餐后在9-11mmol/L这样的范围,所以要根据患者不同的耐受情况去掌握,但是血糖控制越满意对于患者的症状越好。
  • 心肌炎的治疗方法(音频)

    心肌炎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直接损害心肌,或病原微生物进入身体产生抗原抗体反应,这些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在心肌,引起心肌的炎症。所以心肌炎没有特异性治疗,目前主要是休息,等待心肌自行恢复,在此期间针对心功能不全,可以支持性的治疗。首先应该避免劳累,多休息,如果出现心功能不全,可以给予利尿、扩张血管药以及ACEI治疗。\n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可以针对性的选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的患者会出现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可以进行临时起搏的治疗、心脏支持治疗,比如抗炎治疗。使用激素类的药物是否有帮助,临床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促进心肌细胞代谢的药物,比如辅酶Q10、环磷腺苷等药物是否能够有作用,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
  • 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音频)

    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在临床上由于心动过缓引起症状才需要治疗,通常正常的心率在60次/分以上,如果低于60次/分,50次/分左右的心率也是能满足生命需要的,所以心动过缓在50次/分左右的心律,不需要额外治疗。但如果心动过缓,心率低于40次/分,不管是由于窦房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使心率低于40次/分,通常会带来引起头晕、乏力、胸闷等不适,这种情况下才需要治疗。\n临床上能够引起心率增快的药物相对比较少,可以临时使用阿托品提高心率,异丙肾上腺素也有增快心率的作用,但这些药物都不适合长期应用。如果的确持续性的心动过缓需要治疗,往往是通过起搏的治疗,植入永久性的起搏器。在心动过缓的情况下,起搏器可以代替心脏发放冲动,而使心跳不至于过缓。如果心动过缓仅仅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植入临时起搏器进行治疗。
  • 窦性心动过缓用什么办法治疗(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用什么办法治疗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窦性心率通常是正常的心率,频率范围在60-100次/分。如果窦性心律的频率少于60次/分,为窦性心动过缓,如果窦性心动过缓过慢的情况下,频率范围低于40次/分,往往需要治疗。如果在50次/分左右的窦性心律,虽然有些偏慢,但并不需要额外治疗。\n窦性心动过缓药物治疗上,没有太多选择,一旦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率。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且伴有心慌、乏力、头晕等血液供应不足的表现,需要进行起搏器的治疗。长期心动过缓可以植入永久性的起搏器,在心动过缓的时候,起搏器可以帮助工作,避免心动过缓带来的脑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