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涛

  •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能治好吗(音频)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五种病理类型之一,它容易发生在年轻人和老年人,如果是原发性的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经过恰当的治疗,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痊愈。因为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从发病机制上讲,是由于肾小球的基底膜以外的足细胞发生了功能性的改变,这种功能性的改变在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下可以恢复。\n另外,因为足细胞发生了功能性改变而没有器质性改变,所以说经过应用免疫抑制剂,很容易恢复到正常状态,微小病变相对来说容易治疗。但是,有些肿瘤病变或者药物病变引起的肾病综合征也常常是微小病变,这时候的治疗就相对来说不容易,因为它的原发性疾病就比较重。
  • 肾小球肾炎需要注意饮食吗(音频)

    肾小球肾炎需要注意饮食吗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肾小球肾炎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不管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如何,除了药物治疗以外,饮食上也要十分注意。病人需要控制外源性蛋白质的摄入,也就是控制外源性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摄入。因为肾小球肾炎基本表现为尿中蛋白的增加,如果大量的摄入蛋白质可以使蛋白质从肾小球基底膜滤过。\n本来肾小球肾炎,肾小球基底膜就出现了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的损伤,如果过度的摄入蛋白质有可能加重损害,同时也可能引起蛋白负荷性肾病,使肾脏疾病出现恶化。除了控制蛋白质饮食以外,需要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过多的水分和盐分可以加重肾小球肾炎出现的水肿,以及高血压,所以饮食上要时刻的注意,才能有利于临床的治疗。
  • 肾小球肾炎尿潜血能吃六味地黄丸吗(音频)

    肾小球肾炎尿潜血能吃六味地黄丸吗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尿中出现红细胞,而且这种红细胞是非均一性的红细胞,可以出现潜血。肾小球肾炎伴有尿潜血的治疗,主要是西药治疗或者某些中成药物的治疗,减少蛋白尿以及红细胞的漏出,使肾小球基底膜得到恢复,而六味地黄丸主要是在中医方面治疗肾脏疾病,中医方面的肾脏疾病和西医的肾小球肾炎完全不是一回事。\n中医服用六味地黄丸需要辨证施治,需要根据中医大夫的判断来服用,而不能仅仅根据化验单,或者根据西医的诊断来服用六味地黄丸,这样容易出现加重肾小球肾炎的不良后果。
  •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是什么(音频)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是什么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只是一个病理诊断,它在很多类型的肾病可以表现出来,例如IgA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以及紫癜性肾炎等等。所以,弥漫性肾小球肾炎没有特异性,它只是一个肾脏的表现。\n如果肾脏表现为弥漫性肾小球肾炎,说明肾脏比较严重。可以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严重者大于3.5g/24h。尿中同时可以出现非均一性红细胞的增加,血中可以出现白蛋白的降低,低于30g/L,可以出现血脂异常,胆固醇或者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值,部分病人可以出现血中肌酐的升高。临床表现可以现在水肿,严重者可以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所以,弥漫性肾小球肾炎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 肾小球肾炎尿常规表现(音频)

    肾小球肾炎尿常规表现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使正常状态下机体的某些物质不能排出体外,从尿液中显示出来,所以肾小球肾炎尿常规的表现是主要的。尿常规中主要表现是尿蛋白的增加,尿蛋白以白蛋白为主,大约占60%左右。如果这种蛋白不是白蛋白为主,而是其他蛋白,例如轻链蛋白,就需要考虑其他疾病,例如多发性骨髓瘤。除了尿蛋白增加以外,尿中可以出现非均一性红细胞的增加,非均一性红细胞也就是破碎红细胞和变形红细胞。它的出现提示这种红细胞来源于肾小球,当完整的红细胞经过狭窄的肾小球基底膜以后,需要变形才能通过,变形以后不能恢复原状,就出现了破碎红细胞。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释放出来,在检验尿常规试剂中显示出来的物质就是尿潜血,所以尿潜血和尿红细胞是有相关性的。肾小球肾炎还有其他的表现,例如影响到肾小管可以出现葡萄糖尿、氨基酸尿以及低比重尿和碱性药。
  • 肾小球肾炎的禁忌(音频)

    肾小球肾炎的禁忌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肾小球肾炎根据发病的机制,可以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各种肾小球肾炎都有特点,所以禁忌症也不同。\n急性肾小球肾炎由于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以预后较好,治疗时不需要应用激素,即免疫抑制剂,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禁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比较急,有可能造成肌酐的升高,此时外源性蛋白质和水分需要控制,而不是禁忌。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超过三个月,治疗是延缓疾病的进展,而不服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糖皮质激素。激素和其他类型的免疫抑制剂也是绝对禁忌的,因为应用以后坏处大于好处。
  • 链球菌肾小球肾炎能治好吗(音频)

    链球菌肾小球肾炎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链球菌造成的肾小球肾炎属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它的发病机制是因为链球菌本身病原体造成肾脏损伤,或者链球菌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造成肾脏损伤。肾脏病理主要是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造成的肾小球肾炎是可以治愈的,只要经过积极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感染的复发,服用合适的药物可以恢复,也就是说链球菌引起的肾炎可以治愈。当然,部分链球菌性肾小球肾炎遗留一部分肾脏损伤的症状,例如尿常规可以持续存在的尿潜血,持续存在的微量蛋白尿,当然这种几率比较少,绝大部分能治愈。
  • 肾小球肾炎属于什么炎症(音频)

    肾小球肾炎属于什么炎症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肾小球肾炎从发病机制上讲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而不是一种炎症。通常所述的炎症是由于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产生了一种炎症性疾病。肾小球肾炎不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失衡而出现的一种疾病。根据发病的急缓以及预后,可以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慢性肾小球肾炎三种。\n急性肾小球肾炎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导致肾脏的损害,经过积极治疗以后绝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产生了对抗肾脏某一部位的抗体,从而出现肾小球肾炎的情况,经过积极的治疗以后,有一部分不能恢复的正常范围之内。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肾脏慢性损害超过三个月,所以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以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为主要目的。而炎症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以后发生的,所以治疗炎症性疾病,需要采用对抗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来进行,绝大多数可以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内。
  • 肾小球肾炎饮食方面要怎么注意(音频)

    肾小球肾炎饮食方面要怎么注意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尿蛋白。尿中蛋白的增加,有少量的蛋白,例如小于1g/24h,有大量的蛋白,例如大于3.5g/24h。不管是少量蛋白还是大量的蛋白,这种病人都需要控制外源性蛋白饮食,也就是避免高蛋白饮食。因为高蛋白饮食可以造成血液中蛋白的增加,造成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使尿中漏出更多蛋白,造成蛋白负荷性肾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这种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需要优质低蛋白饮食,也就是说蛋白可以摄入但不能摄入高蛋白。如果不摄入蛋白就没有营养,高摄入蛋白那就有可能造成蛋白负荷性肾病,加重原有肾小球基底膜的损害。同时有一部分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肌酐升高,同样也不能摄入高蛋白饮食。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严重吗(音频)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严重吗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肾小球肾炎根据发生的急缓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每一种肾炎都有自己比较特殊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比较急,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产生了对抗肾脏某一成分的抗体,使肾脏在短期内发生了功能改变,丧失了排出毒素和水分的功能。而使血清肌酐在短期内急剧上升,达到尿毒症水平,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甚至血浆置换。病人的尿量可以在短期内变成少尿或者无尿,这时候就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特别是血浆置换,血浆置换可以将机体中产生的对抗肾脏不利的抗体置换出去,减少对肾脏的损害。同时应用大剂量的醋酸泼尼松来进行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恢复肾脏的功能,但是部分即使经过积极治疗,肾脏功能恢复到原始状态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