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鹏

  • 怎么判断人得了狂犬病(音频)

    怎么判断人得了狂犬病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目前,判断人是否得了狂犬病,主要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狂犬病诊断标准》,具体内容如下:\n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病理确诊需要实验室证据,对符合下列任意一项,即可认定为临床诊断病例,主要有:\n一、典型的狂躁型狂犬病的临床表现。\n二、明确的动物致伤史,加典型的麻痹型狂犬病临床表现。\n临床诊断病例,在向下列任意一项即可认做确诊病例,具体包括:\n一、直接荧光抗体法或ELISA法,检测患者唾液、脑脊液或颈后带毛囊的皮肤组织标本中,狂犬病病毒的抗原阳性,或用RT-PCR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n二、细胞培养方法,从患者的唾液或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狂犬病病毒。\n三、脑组织检测,尸检脑组织标本,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或ELISA法检测狂犬病毒抗原阳性、RT-PCR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出狂犬病病毒。
  •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方式(音频)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病病死率基本为100%。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狗,然后为猫、猪、牛、马等家畜、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野生动物也是本病的传染源。狂犬病患者不是传染源,不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因为其唾液中所含的病毒量较少。一些貌似健康的狗或其他动物的唾液中也含有病毒,也能传播狂犬病。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动物的唾液,各种伤口的抓伤、舔伤的黏膜和皮肤入侵,少数人可在宰杀患病动物、拨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洞穴中的含病毒的气溶胶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器官移植也可传播狂犬病毒。
  • 狂犬病症状潜伏期(音频)

    狂犬病症状潜伏期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狂犬病潜伏期时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从人体最初感染狂犬病毒,一直到患者出现狂犬病前驱症状,这段时间称为狂犬病的潜伏期,潜伏期可短至几天,也可长达十余年,不过绝大多数患者在三个月内发病,很少会超过一年。潜伏期的长短与宿主免疫功能状态、侵入病毒数量、伤口多少、伤口严重程度,以及病毒由接触部位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经过的距离有关,在潜伏期早期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可明显降低发病几率。\n在潜伏期时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也无传染性,该时期目前也没有可靠的诊断方法,所以发生高风险的动物暴露后,应立即开展暴露后的处置,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狂犬病最初的症状是发热,伤口部位常有疼痛,会有异常原因不明的颤痛、刺痛或灼痛感,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患者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即狂躁型与麻痹型,最终死于咽肌痉挛而窒息或呼吸循环衰竭。
  • 被狗抓伤会不会得狂犬病(音频)

    被狗抓伤会不会得狂犬病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被狗抓伤有可能感染狂犬病毒,从而导致狂犬病的发生,狗是狂犬病最常见的传染源。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咬伤进行传播,也可经由带病毒的狗的唾液,通过被抓伤的伤口传播。抓伤感染病毒的几率要远远低于咬伤,即便是感染的病毒发病时间也不定,可短至几天,也可长达10余年。不过绝大多数的患者都在三个月内发病,很少会超过一年。\n在潜伏期的早期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可明显地降低发病几率。在潜伏期时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也无传染性,该时期目前也没有可靠的诊断方法。所以发生高风险的动物暴露后,应立即开展暴露后的处置,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狂犬病是致死率为100%的恶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无法可救,一旦被狗抓伤或咬伤,只要有一丝感染狂犬病毒的风险,都应及时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以避免发病。
  • 肝硬化的护理有什么(音频)

    肝硬化的护理有什么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需要注重多种方面:1、最重要的是不能饮酒、不能熬夜,不能随便服用可能会导致肝脏损伤的药物。2、饮食方面,肝硬化病人最好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也就是米饭、淀粉类的食物。蛋白质的摄入不能过多,包括肉类,不能一次性进食太多,还可以辅助多种维生素帮助胰酶消化。3、肝硬化的患者为了避免腹水的发生要相应的限制钠水摄入,也就是不能吃的太咸,这样容易导致腹水的发生,以上就是肝硬化护理需要注重的几个要点。
  • 脂肪肝疼痛怎么办(音频)

    脂肪肝疼痛怎么办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脂肪肝的疼痛可以通过口服甘草酸制剂进行治疗,脂肪肝的疼痛是由于肝脏体积增大牵拉被膜后引起的,可以通过口服甘草酸制剂、双环醇、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进行治疗,但不建议使用止痛药进行治疗。  更为重要的治疗方案是减轻体重,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通过减肥、减重来达到缓解脂肪肝的目的,脂肪肝减轻之后疼痛自然就会消失,而且脂肪肝的病人出现肝区疼痛是非常常见的,最好的治疗方案并不是吃药,而是通过饮食、运动来缓解疼痛。
  • 脂肪肝患者可以喝豆浆吗(音频)

    脂肪肝患者可以喝豆浆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脂肪肝患者可以喝豆浆,豆浆是将大豆用水泡胀后磨碎、过滤、煮沸而成,营养非常丰富,而且易于消化、吸收。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微量元素,可以润肠、通便、促进消化。不过要注意,目前市面上冲泡豆浆的添加剂较多,不宜多喝,最好是自己用家用豆浆机制作纯豆浆,每天喝一杯就可以。脂肪肝患者在饮食上,通常还要注意以下方面:\n1、不能喝酒: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由肝脏分解代谢,脂肪肝的患者肝脏功能已经受到损伤,如果再饮酒会影响到病情的恢复。\n2、不能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脂肪肝本质上是脂质代谢障碍,如果摄入动物肝脏、肥肉、蛋黄等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可加重病情,对脂肪肝的恢复十分不利。
  • 艾滋病初期症状?(音频)

    艾滋病初期症状?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感染艾滋病初期,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多数患者在感染艾滋病2-4周之后,会出现咽痛、皮疹、恶心、呕吐、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也有患者只有广泛性淋巴结肿
  • 淋巴细胞计数偏高原因(音频)

    淋巴细胞计数偏高原因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是体积最小的白细胞,在血常规检测中正常人淋巴细胞绝对值为(0.8-4)×10^9/L。如果检测结果高于上限,就称作淋巴细胞升高。0-4岁的儿童会出现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升高,属于生理性增高,是正常现象。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主要见于:\n1、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一般的病毒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以及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布鲁菌、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感染;\n2、肿瘤性疾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n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n4、移植排斥反应,见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 白细胞正常值范围(音频)

    白细胞正常值范围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白细胞是血细胞的一种,是无色有核,在外周血中通常为球形。人体血常规检测中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正常值为(4-10)×10^9/L。白细胞通常分为五种: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又分为杆状核和分叶核,杆状核中性粒细胞正常值为(0.04-0.5)×10^9/L,分叶核中性粒细胞正常值为(2-7)×10^9/L,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值为(0.05-0.5)×10^9/L,嗜碱性粒细胞正常值为(0-0.1)×10^9/L,淋巴细胞正常值为(0.8-4)×10^9/L,单核细胞正常值为(0.12-0.8)×10^9/L。\n白细胞不仅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也存在于血管外各种组织中,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防卫作用,不同种类的白细胞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比如中性粒细胞有很强的吞噬活性,可吞噬细菌和坏死的细胞等,并且能将吞噬物彻底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