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 麻疹病毒传播途径(视频)

    麻疹病毒传播途径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属于主要的传播途径,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及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皮肤斑丘疹等。 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发病的高峰季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排出的飞沫可经口、咽、鼻、眼结膜等侵入易感者。麻疹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若合并肺炎应延长到出疹后10天。
    2023-08-01
  • 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措施(视频)

    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措施
    登革热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登革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的表现是发热、皮疹、关节酸痛等。预防登革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蚊虫的措施,可以减少蚊虫生活的区域。比如在居住的周边,减少蚊虫生存的环境,不给蚊虫生存所需要的水源,花盆里面不要有水,其他地方尽量要减少水源时,可以减少蚊虫生活;2、有效喷洒聚酯类的驱蚊剂,定期喷洒可以减少蚊虫的生活密度;3、在生活的过程当中,在蚊虫活动高峰时期,避免和蚊虫接触,比如清晨、傍晚,尽量减少在蚊虫密集的地方活动。使用蚊帐是避免蚊虫叮咬的有效途径。对于人体可以采取穿着长衣、长裤,涂抹含有避蚊胺的药膏,或者带含有蚊虫叮咬的手环,可以减少蚊虫叮咬的几率,不被蚊虫叮咬,就会减少患登革热的可能。
    2023-08-01
  • 登革热多久才会好(视频)

    登革热多久才会好
    一般轻型登革热可能1-4天可以自愈,因为是病毒感染。典型登革热患者一般能够在10天左右时间自愈,但是对于部分重型登革热,比如已经合并有皮疹、有明显出血倾向或者多脏器、多系统问题,这类患者通常死亡率比较高。如果在夏季时候出现发烧、肌肉酸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建议到医院让医生判断具体问题。 登革热其实是由登革热病毒通过蚊子传播引起的种传染病,所以高发季节一般都是夏季。通常在5-11月份,高峰期在7-9月份,蚊子比较多时候容易发生登革热。发生登革热以后,主要临床表现是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疲乏无力、关节痛等。部分严重患者会出现全身皮疹、出血倾向即皮肤可能会出现出血点、淋巴结的肿大等。登革热患者通常有典型登革热表现,比如发烧、肌肉酸痛等情况和普通感冒症状比较相似,可能自己不是太能分得清楚。
    2023-08-01
  • 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值是多少(视频)

    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值是多少
    葡萄糖耐量试验主要分为空腹血糖、服糖后1小时和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正常值范围是3.9-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测得的结果在6.1-7.0mmol/L之间,就是一个异常的情况,称为空腹血糖异常。如果空腹血糖2次以上≥7.0mmol/L,就可以诊断糖尿病了。正常人在服糖后半小时到1小时血糖达到高峰,但这种高峰一般不会超过11.1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就逐渐下降了,往往此时的餐后血糖<7.8mmol/L,正常在服糖后3小时血糖就会回落到正常范围。所以,如果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就称为糖耐量异常,如果两次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11.1mmol/L,就可以称之为糖尿病了。所以,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可以帮临床诊断糖尿病,及早进行干预,并减少远期的并发症。
    2023-08-01
  • 生长激素分泌受什么因素影响(视频)

    生长激素分泌受什么因素影响
    生长激素的分泌在体内有周期性和脉冲性,周期性由下丘脑来决定;对于脉冲性,比如在睡眠以后,慢波睡眠期里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多,尤其是青少年在慢波睡眠以后的10-20分钟,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而且分泌最多,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峰。 另外,运动也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一般在运动后的10-20分钟以后,生长激素分泌会明显增加,而且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方式对生长激素也有影响。此外,摄食对增长激素分泌也有影响,比如高糖食物可以抑制生长激素分泌,而相对低血糖能够刺激分泌,高蛋白饮食能够抑制分泌,而相对的营养欠缺会刺激分泌。 生长激素是垂体前叶的一种激素,具有促进生长代谢以及刺激造血和免疫调节作用。生长激素的生理效应与年龄有关,比如在年幼者,此时主要促进生长和调节代谢。如果想让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身高达到理想状态,要关注生长激素的生理性的分泌特点。
    2023-08-01
  • 怎样刺激脑垂体长高(视频)

    怎样刺激脑垂体长高
    身高和遗传关系密切,如果了解生长激素在体内的生理调节状况,有利于达到理想的身高。生长激素的调节在体内的分泌有周期性、脉冲性,大约3-6个小时是一个周期,该周期是由下丘脑决定,要保持心态平稳、情绪稳定,即正常的激素分泌,而不要扰乱周期。另一个脉冲式分泌即在夜间睡眠的慢波期,生长激素可以达到高峰,尤其是青少年,达到生长激素峰值期是熟睡以后的60-90分钟,期间如果能够保证青少年的睡眠,有利于正常的生长激素分泌。 另外,运动可以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对部分儿童提倡适度运动。饮食也对生长激素也有影响,比如葡萄糖能够抑制生长激素分泌,而低血糖可以刺激分泌,进食高蛋白的食物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而稍稍有饥饿不进食的状态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 因此,避免儿童过度营养,减少体力活动,保持心态稳定,正常的作息,则会使正常生理激素发挥作用。
    2023-08-01
  • 腹膜透析液有几种(视频)

    腹膜透析液有几种
    广义腹膜透析液根据渗透剂的不同分很多种如葡萄糖腹透液、氨基酸腹透液、葡聚糖腹透液等。临床用的只有一种就是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根据含有葡萄糖的不同,分为1.5%、2.5%和4.25%的不同浓度的腹膜透析液。一般临床最常用的是1.5%的,个别如超滤不好、脱水比较困难的会用到2.5%的腹膜透析液。用2.5%的腹膜透析液由于里面的葡萄糖要进入体内,过程中会导致葡萄糖的糖基化产物堆积影响腹膜硬化。所以尽量要避免使用高浓度葡萄糖的腹膜透析液,尽量用1.5%的。假如超滤不好,可以在腹透液里加中药或加肝素等改善腹膜通透性的药物,从而保证透析的疗效,而不宜长期用高浓度的腹膜透析液。
    2023-08-01
  • 腹膜透析液浑浊是怎么回事(视频)

    腹膜透析液浑浊是怎么回事
    腹膜透析液的浑浊有两种情况: 1、腹膜透析液浑浊伴有发热和腹痛是最常见的,就是腹膜炎出现了,所以腹膜透析液中白细胞增多而引起浑浊,这时一定要按腹膜炎来治疗; 2、腹膜透析液浑浊不伴有发热和腹痛,就是单纯的腹膜透析液浑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特别要注意的是淋巴回流障碍导致的淋巴液进入腹腔。淋巴液回流障碍有两种情况,长期腹透导致腹膜纤维化、腹膜硬化,然后淋巴液回流障碍出现了,淋巴液到腹腔导致腹透液浑浊。有些腹腔肿瘤转移之后再顺着淋巴道转移导致淋巴道阻塞,然后淋巴液回流到腹腔导致腹透液浑浊。 所以腹透液浑浊之后要分析有没有发热或腹痛,如果有就是腹膜炎。第一次往往都是炎性菌感染,要积极治疗,一般两周左右治愈。如果不伴有发热和腹痛就要除外肿瘤,假如是肿瘤一定要治疗肿瘤。
    2023-08-01
  • 腹膜透析液的温度(视频)

    腹膜透析液的温度
    腹膜透析作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其过程就是腹膜透析液进入体内然后把毒素置换出来之后排出体外。操作第一位要把腹膜透析液加温,因为腹透液在室温下温度偏低,进入体内尤其是腹腔脏器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温度很低进入体内刺激脏器会导致脏器低温缺血、导致低温损害,因此一定要加热。加热有专门的加热器,把腹透液加热到恒温状态,一般要求在37℃以上,因为体表温度大约在36.5℃-37.5℃,而体内脏器的温度在37.5℃以上,因此腹膜透析液要求在37℃-38℃左右。假如病人发热,温度可以稍微低一点,36.5℃左右也可以帮助吸收热量、帮助降温。假如病人能量比较差、营养状态比较差,这时腹透液的温度可以稍高一点以补充热量。病人低体温、血压低可以用温度稍微高一点的腹膜透析液。根据病人不同情况来调适腹透液,但总的来说在37-38℃之间就可以了。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及检查方法(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及检查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较为特殊结肠炎,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根据我疗统计,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临床表现为持续和反复发作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或不同程度全身症状,病程都在4-6周以上,可伴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溃疡性结肠炎肠外表现不多见,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仔细体格检查; 2、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例如粪便常规检查和粪便培养不要少于3次; 3、结肠镜检查,最好进到末端回肠并进行活检,为建立诊断关键; 4、其它检查,例如结肠镜检查碰到肠腔狭窄无法通过时,可以换用结肠钡剂灌肠,增强CT或结肠成像检查等。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