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 肾病综合征晚上几点后不能喝汤(视频)

    肾病综合征晚上几点后不能喝汤
    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任何时候都不主张多喝汤,即控制水分摄入。最好在睡前2小时不要摄入过多水分、汤类以及茶水类物质,过多水分摄入容易引起患者在夜间起夜过多而影响休息,不利于疾病康复和病人休息。摄入水分后正常情况下,半个小时开始产生尿液,1小时尿液达到高峰,2小时摄入的机体水分通过肾脏排出干净。如果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睡前2小时之内喝入过多水分,或喝汤类、喝茶水、喝饮料,不但能够造成尿量增多影响休息,而且可能加重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肾脏基底膜通透性出现异常,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受到损害,使对于摄入机体的水分,不能如正常人一样充分排出体外,总有部分或多或少潴留在体内,从而加重水肿发生或不利于水肿治疗。
    2023-08-01
  • 多久才算慢性肾炎(视频)

    多久才算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起病通常比较隐匿,患者自己可能感觉不太明显,很难明确其开始的时间。慢性肾炎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炎。 如果发病比较急,患者表现比较明显,很快达到高峰然后恢复正常,3个月内恢复健康则称为急性肾炎。
    2023-08-01
  • 强直40岁后不再发病吗(视频)

    强直40岁后不再发病吗
    强直性脊柱炎40岁后不再发病属于个别现象。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年龄高峰为20岁左右,直到35岁,而20岁前、40岁后均可能发病。 40岁后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症状并不明显,相对较轻,可能出现背部疼痛、轻微晨僵,早晨起来活动轻微受限,但活动后症状可缓解。很多患者出现此类情况并没有到医院及时就诊,最终延误病情。 因此,如果出现背部的疼痛,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照X光片、进行实验室检查,请医生明确诊断,进行积极治疗,才能缓解病情。
    2023-08-01
  • 风湿热关节痛的特点(视频)

    风湿热关节痛的特点
    在30-40年前抗生素使用不普遍的情况下,风湿热是比较常见的风湿病,特别是小孩,一般在7-14岁是发病高峰。风湿热可能还属于反应性关节炎,感染链球菌以后,继发的反应性关节炎。 所以在临床上风湿热引起关节疼痛,一般都是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疼痛。疼痛特点是出现红肿热痛,并且疼痛呈游走性,刚开始可能在一个关节,很快到另一个关节,每一个关节都会出现红肿热痛的表现。如果是小孩出有关节红肿热痛,呈游走性疼痛,可能首先要考虑是不是风湿热。
    2023-08-01
  • 败血症的热型(视频)

    败血症的热型
    败血症常见的热型有以下几种:1、稽留高热: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24小时不退,可以达到39℃,甚至40℃以上,称为稽留高热,是败血症最常见的热型;2、弛张热: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体温24小时内有高、有低,并且体温有时间规律。最常见的是下午发烧,体温也可以达到39-40℃以上,部分患者一天可以有两个或多个发热高峰;3、不规则热:部分患者呈不规则热,虽然每天发烧,但发烧时间不固定、没有规律。败血症是指各种细菌从病灶,如局部脓肿、身体破口感染进入体内,并在血液当中繁殖、产生毒素,细菌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并在局部形成脓肿。而发热的原因是因为细菌在患者血液中繁殖,并产生致热源和毒素,影响身体体温中枢,导致身体产热而引起发烧。
    2023-08-01
  • 腋温37℃是发烧吗(视频)

    腋温37℃是发烧吗
    腋温37℃,一般不属于发烧。腋温是通过水银温度计在腋下测量的体温,正常应在36.0℃-37.0℃,因此腋温37℃不算发烧,但属于体温上限值,一旦体温>37℃,则属于发烧。体温37.1℃-38.0℃为低热,体温38.1℃-39℃为中度发热,体温39.1℃-41℃为高热,体温>41℃属于超高热。虽然腋下体温37℃时不属于发烧,但应适当进行体温监测。因人体体温会随着昼夜节律呈规律性变化,13-18点时一般会出现体温高峰值,如果体温在此时间断为37℃,属于正常现象,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下降,傍晚时体温会下降,凌晨时体温一般会回落到全天最低水平。
    2023-08-01
  •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哪类传染病(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哪类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冬春季节是高峰发病季节,一般好发的年龄阶段5-14岁,属于国家法定传染病的一个丙类传染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这种传染病的一般传染性很强,尤其在一些托幼机构或者是学校中很容易传播。患病以后两侧腮腺有肿胀疼痛,一般影响进食,而且容易并发一些并发症。它的并发症主要有像脑膜脑炎、睾丸附睾炎,还有急性胰腺炎等,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一般接种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以后就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当前我国卫健委批准使用的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接种以后,产生亚临床的感染,可以诱发机体至少维持20年抗体。国家主要是应用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腮腺炎。1岁以上儿童、青春期,或者成人,没有自然感染史的均可以普遍接种。
    2023-08-01
  • 小儿腮腺炎的初期症状(视频)

    小儿腮腺炎的初期症状
    腮腺是唾液腺中最大的腺体,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感染、免疫、阻塞等因素可引起腮腺的炎症。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多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小儿腮腺炎常以腮腺肿大为首发症状,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表面发热但多不发红,触之有弹性感并触痛。可以先一侧肿大,再波及另一侧或两侧同时肿大,2-3日腮腺肿大达最高峰。张口、进食、咀嚼或吃酸性食物时,腮腺部位胀痛加剧。 病程早期可出现发热,也可能体温始终正常,伴有头痛、乏力、腹痛、食欲减退等。
    2023-08-01
  • 麻疹的发病高峰季节(视频)

    麻疹的发病高峰季节
    麻疹的发病高峰季节为冬季、春季,但全年均可以发生。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是小孩较常见、多发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但成人一样可以感染,有些成人特别是患有基础疾病,如有血液系统疾病,合并HIV感染即艾滋病的患者,还有合并呼吸道疾病,或肝硬化、肾功能不全、尿毒症,长期做血透的病人,长期使用激素的成年人要特别注意。因为感染麻疹,潜伏在机体里面的发病几率概率会很高,成人一旦感染了麻疹,病毒血症、中毒症状也会重,并发症相对也较多,出现感染的机会也会增加。 所以,要警惕麻疹,在流行季节,小孩、成人有基础疾病的情况下,也要特别注意。
    2023-08-01
  • 小儿麻疹怎么确认(视频)

    小儿麻疹怎么确认
    确诊小儿麻疹要先明确有无传染病患者接触史,麻疹是传染病,孩子往往是有相关接触史之后出现了典型的临床表现,医生要结合表现综合判断。孩子一般会有前驱期症状,常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相关症状,如发热、咳嗽、流眼泪、畏光、全身乏力等,持续3-4天,一般发热2-3天时口腔里出现麻疹黏膜斑,是前驱期的特征,同时可以作为诊断依据。随着疾病进展,多数孩子在发病3-4天达到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症状的高峰,继而出现皮疹,一般出疹顺序是耳后、发际、前额、头面部,从上到下、胸、腹背、四肢、手足等逐渐出现皮疹。多见于淡红色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可能会愈合成片,是麻疹的典型表现。一般3-4天后皮疹会随着出疹顺序逐渐消退,此时可结合病史、体征明确诊断。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