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香

  • 10天新生儿吃奶量标准(音频)

    10天新生儿吃奶量标准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10天的新生儿吃奶量的标准是按新生儿的体重来计算,也就是新生儿10天时候的体重,一般基本的奶量需求是按照新生儿的体重,每天150mL/Kg。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如出生3kg的新生儿在生后10天的时候,由于生理性的体重下降,可能体重还保持在3kg左右,这样每天的总奶量是450mL,平均分配到8次,也就是每次的奶量大约是60mL。如果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因为不能去定量到底吃进去多少母乳,但是可以按照新生儿是否有满足感,也就是吃奶之后是否能够安静睡眠2-3小时或者是新生儿的体重每天能增长15g左右,或者新生儿每天的尿量能够达到10-12次,都说明新生儿母乳喂养的量是充足的。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黄疸是什么(音频)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黄疸是什么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新生儿期也比较多见,在新生儿期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发生黄疸,巨细胞病毒引起新生儿黄疸,除了黄疸持续时间比较长,还可以引起肝脏损伤,也就是肝的酶增高,伴有肝脾肿大,有时会伴有眼底病变或者伴有其它的脏器,如肺部、泌尿道等系统的病变。\n所以新生儿巨细胞病毒引起的黄疸往往伴有胆汁淤积,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在治疗黄疸的同时,主要针对病因,也就是要治疗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治疗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动态监测肝胆的超声,以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继发性的胆道闭锁。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回事(音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因为没有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对氧产生血管收缩和血管增殖引起的。正常的视网膜血管约在胚胎36周发育达到鼻侧的边缘,40周时达到颞侧边缘。此期内如果暴露于高浓度氧,可以引起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闭塞,刺激纤维血管组织增生,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之后,可以引起新生的毛细血管芽穿破内界膜达到视网膜的表面,严重的可以进一步进入玻璃体,可在其中继续生长成血管纤维膜,产生出血或者是牵引引起视网膜脱离,造成视力障碍,甚至能会失明,所以对于出生体重<1500g或者是胎龄<32周的早产,在出生四周都要做常规的眼底筛查,一旦确诊要及早治疗。目前主要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严重可以进行激光或者是冷冻治疗为主,要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预后都相对比较好。
  • 新生儿大便稀水样是什么原因(音频)

    新生儿大便稀水样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排稀水便主要的原因有病毒或者细菌感染,也有些是因为喂养不耐受引起。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轮状病毒感染,新生儿可以排蛋花样的稀水便,容易导致新生儿脱水,所以要及时就医。\n大肠埃希菌感染导致新生儿腹泻也是排稀水便,在镜检中可以发现有脓细胞,或者大便培养能够找到大肠埃希菌。治疗的方法除了给予抗生素治疗,还要做好对症治疗,尽早制止腹泻,防止腹泻引起新生儿脱水。有些乳糖不耐受或者其他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下,新生儿也可以表现为排稀水便。引起新生儿排稀水便的原因比较多,一旦发现新生儿排稀水便,要及时就医,防止新生儿发生脱水。
  •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治疗(视频)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治疗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常为早期进行呼吸支持,呼吸支持即为呼吸机的治疗。如果于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可以给患儿佩戴一个鼻塞,在患儿呼吸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压力,帮助肺扩张。如果患儿的病情特别严重,则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就是需要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以固定呼吸频率与一定的压力,相当于患儿无自主呼吸,甚至呼吸无效时,其所有的呼吸均需要通过呼吸机进行支持,甚至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于较早的早产儿,如果其母亲于产前未使用激素治疗,未促进肺成熟,患儿出生以后如果确诊患有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则可以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替代治疗。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技术均比较成熟,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呼吸支持合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替代治疗。
    2023-08-02
  •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表现(视频)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表现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如下: 1、患儿往往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新生儿的正常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部分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其呼吸频率可达到80-100次/分,甚至120次/分。即使如此快的呼吸频率,患儿仍容易出现低氧血症,因为患儿吸入的潮气量不足,其肺泡无法扩张,所以患儿的首发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 2、患儿可表现为呼吸费力,所以患儿呼吸的时候可出现三凹征阳性。三凹征指呼吸的时候可以看到患儿的剑突下,甚至肋间隙均出现较大的凹陷。患儿可以出现呻吟,实际上为不适的表现; 3、患儿可以表现出代偿的过程中心率增快。在临床监测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患儿有低氧血症的表现,比如呼吸频率较快,但是其血氧饱和度可能均小于88%,这是患儿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如果低氧血症引起多脏器损伤,比如影响到患儿的心脏,心脏在早期代偿的过程中可表现为心率增快,代偿失败之后患者可出现心率降低。肾脏损伤严重的患儿如果发生肾功能衰竭,其临床表现为尿量减少,有高度的浮肿。 总而言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新生儿最严重的危害,即低氧所引发的一系列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衰竭。
    2023-08-02
  •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视频)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之一。新生儿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其原因主要与新生儿自身的发育特点有关。并非所有的新生儿均都容易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胎龄越小,出现急性呼吸窘迫征的概率越高,比如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率可能大于70%,主要原因与早产儿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进而导致其肺泡不能及时扩张有关。另外,与患儿的肺泡Ⅱ型细胞所分泌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保证肺泡处于扩张的状态。如果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患儿呼气的时候,其肺泡持续处于塌陷状态,所以吸入的潮气量不足,可出现供氧不足,并引发呼吸困难。
    2023-08-02
  • 什么是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视频)

    什么是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儿童的多器官功能已出现障碍,≥3个器官出现功能障碍,临床上称之为多器官功能障碍,而且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死亡率均较高,如果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80%。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出现往往有相对的病因,比如患儿出现重症感染,或者受到其他严重的术后打击,患儿的肝脏、肾脏、肺脏、大脑,包括胃肠道均可发生功能异常。对于每一个脏器的功能障碍,临床上均有评判的标准,按照评判的标准,即诊断标准来判断儿童的某个脏器是否出现功能衰竭,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判断的标准,即数值均不相同。总而言之,如果患儿伴有可导致脏器功能障碍的严重原发病,而此类原发病已经导致多脏器功能无法正常运行,甚至衰竭,临床上称之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2023-08-03
  • 新生儿泪腺堵了怎么处理(音频)

    新生儿泪腺堵了怎么处理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泪腺堵了处理的办法,主要分析如下:\n1、局部按摩:居家在泪道处做局部的按摩,可以疏通泪腺。\n2、泪道疏通术:如果按摩效果不明显,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泪道疏通术。一般这种泪腺阻塞,做泪道疏通术的疗效都相对比较好,在新生儿期完全可以治愈。\n3、局部泪道冲洗:有时候泪道不通,同时伴有眼部分泌物比较多,也可以局部用抗生素眼药水或者是用生理盐水进行局部泪道冲洗,以防大量的分泌物引起局部眼睑周围组织的蜂窝组织炎等情况。\n所以,新生儿泪腺堵了最佳的解决办法,首先选择就医,必要时做泪道疏通术。
  • 新生儿肚脐眼出血怎么回事(音频)

    新生儿肚脐眼出血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脐部出血,提示新生儿有脐炎或出血性疾病等,其中以新生儿脐炎最常见,具体情况如下:\n1、新生儿脐炎:可以表现为脐窝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同时伴有脐周红肿。如果出血量不多,可以居家用75%的酒精护理,脐部症状会明显的缓解。\n2、出血性疾病:如果出血量比较大,或者持续时间比较长,要考虑新生儿有一些出血性疾病,如维生素K缺乏、血小板减少症,或者是在新生儿期少见的血友病等,都可以导致新生儿脐部出血。\n3、DIC:全身感染引起DIC,也就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由于凝血不好,也可以导致新生儿脐部出血。\n总之,新生儿脐部出血,如果量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长,还是选择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