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娜

  • 婴儿耳道湿疹能自愈吗(视频)

    婴儿耳道湿疹能自愈吗
    婴儿的耳道湿疹可自愈。因耳道的皮脂腺分泌较为旺盛,可导致婴儿耳道被病菌感染。随着婴儿免疫功能的完善,耳道湿疹可逐渐好转。耳道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呈红斑或者粟粒状的小丘疹,进一步发展可能有产生小水疱,水疱破溃以后,可流出黄色水样清亮的分泌物,表皮糜烂,有时为黄色的痂皮覆盖。若因搔抓继而继发感染,则病损扩大、渗液增多,可出现溃疡。因婴幼儿的自制力较差,常会因耳道湿疹瘙痒进行搔抓,导致湿疹溃破、经久不愈,产生细菌感染,因此家长应该除采取药物治疗外,还要剪短婴幼儿的指甲或者戴手套,防止其搔抓耳朵。
    2023-08-03
  • 5分钟搞懂耳道湿疹(视频)

    5分钟搞懂耳道湿疹
    耳道湿疹又称外耳湿疹,为一种耳廓、外耳道及周围皮肤的变应性炎症,可由药物、湿热、毛织品、化妆品、喷发剂、鱼虾以及牛奶等易导致过敏物质所引起。耳道湿疹可分急性和慢性,二者表现症状各异。急性湿疹可表现为瘙痒同时伴有烧灼感,皮肤呈红斑或粟粒状小丘疹,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水疱,慢性湿疹表现为耳道瘙痒、外耳皮肤增厚、表皮脱屑、皲裂、结痂、局部颜色加深、表面粗糙不平等。耳道湿疹的治疗包括去除病因以及对症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切忌搔抓患处、控制室内温度、保持个人卫生,有助于耳道湿疹的预防和治疗。
    2023-08-03
  • 耳道湿疹的病因(视频)

    耳道湿疹的病因
    耳道湿疹除潮湿和高温是已知的诱因以外,造成耳道湿疹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是目前耳道湿疹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可与精神因素、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消化不良等多因素有关; 2、多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外耳道内的湿疹常由于接触过敏原引起。引起变态反应的因素可为日常生活中,经常摄入的牛奶、海鲜类产品、鱼虾等食物,所接触到的花粉、动物皮毛、油漆、化学气体等吸入物,还有药物、化妆品、织物、肥皂,很多老年患者听力下降配戴的助听器的外壳等,该类的化学物质接触,亦可以导致过敏反应。其中最重要的过敏原是局部用药如硫酸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药物; 3、脓性分泌物、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等,亦可因感染引起外耳道湿疹。
    2023-08-03
  • 耳道湿疹的预防(视频)

    耳道湿疹的预防
    发现耳道湿疹时应及时防治,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积极查找过敏原,如通过采血、检测特异性的抗体或者进行斑贴试验等筛查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 2、避免经常熬夜,精神紧张可导致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加重耳道湿疹。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紧张、抑郁、焦虑、暴躁、愤怒等负面情绪出现; 3、如果已发生耳道的湿疹,需用药控制时,应该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若产生瘙痒症状,需避免搔抓,防止症状加重; 4、平时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耳道清洁、干爽。饮食要保持清淡,多饮水,注意休息,对于耳道湿疹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2023-08-03
  • 5分钟搞懂鼻骨骨折(视频)

    5分钟搞懂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外伤,可以影响面部的外形,影响鼻腔的通气功能。鼻部损伤的严重类型多见于拳击或者是篮球运动员等,鼻部被撞击而导致鼻骨骨折。骨折因暴力方向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畸形,患者可出现移位和畸形、鼻出血和眼睑部位的瘀斑、鼻呼吸障碍、脑脊液鼻漏等。鼻骨比较薄,又系面部较突出部位,很容易遭受损伤而发生鼻骨骨折。一般患者外伤史明确,可通过相应的体格检查以及鼻骨侧位片、鼻骨CT等辅助检查明确。其治疗主要是整复移位的骨折片,包括鼻外复位法、鼻内复位法、鼻腔填塞止血、硬脑膜裂口修补术等。一般鼻腔填塞纱条24-48小时之后取出,勿用力擤鼻、打喷嚏。同时建议取半卧位,予以温质流食、半流食,并保持口腔清洁,餐后应进行漱口。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打架斗殴,避免外力直接或间接打击鼻骨而引起鼻骨骨折;此外,还需要避免摔倒,摔倒时尽量避免颜面部着地,预防发生鼻骨骨折。
    2023-08-03
  • 鼻骨骨折的病因(视频)

    鼻骨骨折的病因
    鼻骨比较薄,又系于面部较突出部位,很容易遭受损伤,而发生鼻骨骨折。鼻外部的骨骼主要是鼻骨和上颌骨的额突所构成,与上颌额骨的鼻突相连接。鼻中隔由蝶骨的垂直板、犁骨以及鼻中隔软骨所组成。成年人的鼻骨中缝紧密相接,因而两侧鼻骨易同时骨折。儿童鼻骨则有明显的裂缝分隔,鼻骨骨折可仅限于一侧。鼻骨骨折常伴有鼻外形的变形以及鼻出血,尤其是当外力从侧面打击时,比如拳击、肘伤。严重者破坏鼻骨和软骨,导致鼻骨的错位。
    2023-08-03
  • 鼻骨骨折的注意事项(视频)

    鼻骨骨折的注意事项
    由于鼻部突出于面部的中央,外力向面部撞击时特别容易受损,可以使鼻骨发生骨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外鼻的肿胀、畸形、鼻出血、鼻中隔偏曲以及血肿形成等。鼻中隔骨折则较为严重,发生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及时复位,鼻腔填塞纱条24-48小时之后取出,勿用力擤鼻、打喷嚏等; 2、取半卧位,予以温质流食、半流食等; 3、保持口腔清洁,餐后应进行漱口; 4、注意安全,避免外伤,切忌再使鼻部碰撞; 5、如果发生鼻中隔的偏曲,应早期予以纠正; 6、鼻骨骨折经复位术后第5-6天时可取出鼻腔的填塞物,在10-15天内均不可再按压鼻部。
    2023-08-03
  • 鼻骨骨折的治疗(视频)

    鼻骨骨折的治疗
    鼻骨骨折的治疗,主要是整复移位的骨折片。具体如下: 1、鼻外复位法:适用于侧方移位的鼻骨骨折,是在局部浸润麻醉以及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下,用双手的拇指压迫突起的骨折片,在骨折复位时可以感到骨摩擦音,同时鼻外的畸形也可恢复正常; 2、鼻内复位法:适用于向内塌陷移位的鼻骨骨折。麻醉也是鼻内黏膜的表面麻醉,是用鼻骨复位器插入鼻腔内,使尖端接触骨折处,而后向外上方施力推动复位,同时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在鼻外侧辅助复位。中隔折断移位时,自两鼻孔沿着鼻底伸入鼻骨复位器,缓慢地向上、向前进行复位,复位后用含有碘仿的纱条填塞于鼻内的骨折部位,以免骨折片再度移位,5-6天以后就可以取出鼻内的填塞物。为了防止外鼻受压,应在鼻外部用夹板固定,告知患者避免用力擤鼻,同时切忌用外力再次压迫鼻部; 3、鼻骨骨折的鼻出血,可用纱布填塞前鼻孔止血,严重的鼻出血患者可采用后鼻孔填塞法止血; 4、合并有脑脊液鼻漏的患者不能做鼻腔的填塞,应任其通畅,严禁冲洗,但需要注意应用抗生素预防性的治疗,避免脑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脑脊液漏在1周以后,多能逐渐减量而自行停止,无需做特殊处理。如较长时间的脑脊液漏而不止时,应做硬脑膜裂口的修补术治疗。
    2023-08-03
  • 鼻骨骨折的运动提醒(视频)

    鼻骨骨折的运动提醒
    鼻骨骨折是颜面部最常见的外伤之一,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颌面部的骨折同时发生。骨折类型与暴力方向和大小有关。鼻骨骨折常伴有鼻中隔的外伤,会出现软骨的脱位、弯曲,鼻黏膜的撕裂以及鼻中隔的穿孔等。鼻骨骨折在运动、行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鼻骨骨折后的体位与活动取半卧位,以减轻局部的充血、肿胀,缓解疼痛。若没有乏力、出血等现象,可以适当在室内进行活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而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2、骨折患者出现眶内的渗血、视物不清以及视力明显下降等情况时,需要卧床休息,千万不可随意走动,床旁需要有护栏保护,以免发生坠床或者是跌倒; 3、骨折的患者在1个月以内要避免重体力的劳动以及剧烈的运动,要注意保护鼻部,防止二次损伤。
    2023-08-03
  • 什么是鼻骨骨折(视频)

    什么是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是由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外伤所引起,在耳鼻喉科外伤中占据较大的比重。鼻骨骨折可以影响面部的外形,影响鼻腔的通气功能。鼻部损伤的严重类型多见于拳击或者是篮球运动员等,鼻部被撞击而导致鼻骨骨折。骨折因暴力方向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畸形,从前方正中打击,则产生鞍鼻;从侧方打击,则产生斜鼻。如果诊断不明,可以行鼻部的X射线片确诊。伴有鼻出血的患者,但是没有明显移位者,可以按鼻部软组织的挫伤处理;有移位者可以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尽快手法复位,或者用鼻骨钳伸入鼻腔,托起鼻块,使之复位,复位时应做鼻黏膜表面的麻醉。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