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芳

  • 如何判断股骨头坏死(视频)

    如何判断股骨头坏死
    有长期服用激素史,曾经有过髋部骨折病史,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该高度警惕股骨头坏死: 1、明显疼痛:疼痛早期多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后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可以为针刺样疼痛、钝痛、酸痛,且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膝关节、髋关节后侧即臀后侧存在放射痛; 2、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有时行走类似鸭子样,需要注意; 3、跛行:可以进行性加重,主要由肢体短缩引起,髋关节疼痛和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等会导致肢体短缩出现跛行,儿童患者更为明显; 4、影像学检查:可以采用X光、CT、核磁共振等检查,X光检查股骨头坏死分为四期,即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2023-08-03
  • 股骨头坏死的自我疗法(视频)

    股骨头坏死的自我疗法
    股骨头坏死由股骨头缺血造成,自我治疗科学性不高,建议患者到专科医院进行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但对于部分患者矫正不良生活习惯,例如长期饮酒、体重较重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自我保健较为重要,相关措施如下: 1、避免负重,早期扶拐,避免髋关节过度负重; 2、减轻体重,体重增加会增加髋关节负荷; 3、饮食习惯以清淡饮食为主; 4、改变不良习惯,例如抽烟、喝酒,可以直接影响疗效; 5、停用影响成骨药物,需要配合使用成骨药物,例如钙片、α骨化三醇、中药等。
    2023-08-03
  • 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怎么治疗(视频)

    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怎么治疗
    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外展骨折无明显移位的嵌插性骨折,可用持续皮牵引;老年患者应鼓励采取半卧位,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踝关节和足趾屈伸运动,3个月后可考虑扶拐下地行走;骨折愈合在6个月后可以脱离拐杖,内收骨折或存在移位骨折需要先进行皮牵引或骨牵引,暂时固定患肢于外展内旋位,7-10日内进行内固定手术;内固定方法较多,较常用在X线检测下,于股骨颈内应用3-4根带螺纹钢针进行固定或滑动加压螺钉进行固定,打击入股骨颈中央,但会破坏股骨颈内唯一血供,造成术后股骨头易发生坏死,无加压作用,打入后易造成骨折线分离导致骨不连; 2、65岁以上患者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对于明显位或旋转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概率较高,容易造成骨折不愈合或愈合时间较长,此类人群避免长期耐受卧床治疗;如果情况允许,应该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即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可以更快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节奏。
    2023-08-03
  • 肩峰撞击症不治有什么后果(视频)

    肩峰撞击症不治有什么后果
    应该有两方面的后果: 1、发生肩峰撞击症之后,休息后把运动量减下来,很有可能是往好的方面发展。因为肩峰撞击症本身病机就是大结节撞击的喙肩弓韧带引起,反复的撞击引起喙肩弓韧带的充血,慢性的撕裂以及大结节的增生。这时如果减少肩关节的活动量,减少撞击的次数,也就是从病因上减少疾病的诱因。时间久后,水肿、炎性刺激会慢慢的消退,症状已经消失; 2、如果不治疗,但是也没有注意继续从事原来的运动,那么就可能会向另外一方面发展。撞击频繁,引起肩峰下喙肩弓韧带的损伤、撕裂,引起大结节的增生,喙肩弓韧带的水肿、炎性刺激,会形成瘢痕化,大结节的增生,会越长越大,这时会引起肩峰下间隙空间会越来越小。空间小后,对肩关节的活动度会带来不利影响,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撞击的东西越来越多,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肩关节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2023-08-03
  • 什么是肩峰撞击(视频)

    什么是肩峰撞击
    肩峰撞击征这一名词随着关节镜的技术兴起,越来越深入人心。肩峰撞击征就是在肩关节外展、外旋的时候,肱骨大结节会被旋转到肩峰下,所谓肩峰下就是喙肩弓韧带下。这时大结节会给跟喙肩弓韧带有一定的接触。如果反复的撞击,会引起两个方面的病变:1、被撞击的喙肩弓韧带会钙化、撕裂、疼痛;2、引起被撞击的大结节部位的反应性的增生。在X线下面能够看到大结节这里有骨赘,就是肩峰撞击征。肩峰撞击征和韧带的退变有关,与运动方式也有关系,反复的撞击,一旦发生肩峰下撞击征,要减少运动量。如果通过非手术治疗的方式不能够缓解,或者效果不够理想,建议通过关节镜手术,把骨赘去除,肩峰下滑囊做一定切除,症状很快就会缓解。
    2023-08-03
  •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如何康复(视频)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如何康复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可以分两种情况进行治疗: 1、未发生后交叉韧带断裂,仅为撕裂,需要进行膝关节支具固定6周;佩戴支具期间可以加强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腘绳肌以及小腿肌肉力量性训练,从而增加膝关节稳定性;定期复查膝关节核磁共振,根据磁共振显示后交叉韧带损伤恢复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2、后交叉韧带断裂,需要早期在关节镜下进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恢复后交叉韧带功能。术后需将膝关节固定在膝关节的活动性支具中6周,6周内可以让患者在卧位下进行被动膝关节伸屈、屈膝活动练习。如果患者感觉良好,可以进行膝关节伸直负重,即下地活动。术后6周可以进行全范围关节活动,即正常关节活动,还可以使用器械进行力量训练,术后需要定期复查,直到显示韧带愈合为止。
    2023-08-03
  • 前交叉韧带损伤多久能好(视频)

    前交叉韧带损伤多久能好
    通常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只要治疗得当,康复手段正确,术后三个月患者可以进行正常生活,术后一年可以恢复正常体育运动。需要注意重建韧带与原来解剖型韧带不同,如果受伤前韧带或膝关节功能为100分,锻炼后前交叉韧带重建可达到60-80分;韧带重建手术后,膝关节交叉韧带功能大概可恢复到80%-90%,不一定能完全恢复正常。 国外大部分职业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属于重伤,术后即便能重返赛场,但高强度对抗性运动也会受到限制。故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无需对日常生活过度担心,术后可以恢复日常生活。
    2023-08-03
  • 半月板损伤怎样保护(视频)

    半月板损伤怎样保护
    一旦发现半月板损伤,无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需要在短时间内避免患肢过度运动,尤其下地负重行走。半月板治疗中避免负重行走较为重要,在短期内减轻或半月板压力消失,同时配合理疗、活血化瘀类中药或关节腔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半月板损伤较为严重,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指关节镜治疗,可以将破损半月板进行修补或缝合,避免半月板损伤进一步加重。 尽管不能完全预防半月板损伤,但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发生率。平时应注意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训练,例如步行、游泳。运动时可以佩戴护具,在剧烈可能存在对抗、受伤风险运动中注意关节保护。运动前应做好充足热身运动让肌肉伸展,挑选合适运动鞋,且跳跃、跑步运动对地面选择较为重要。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