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玲

  • 得过肠套叠的小孩注意事项(视频)

    得过肠套叠的小孩注意事项
    儿童型肠套叠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肠套叠的孩子如果不做好预防防护,有可能会再次复发。家长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地增减衣服,避免腹部受凉等各种容易诱发肠运动功能紊乱的不良因素。平时要注意科学喂养,不要过饥过饱,随意更换食品,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注意避免孩子发生腹泻,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吃不干净的生冷瓜果和各种冷饮等。 如果发生腹泻,积极进行治疗。在疾病流行季节,尽量的不要去人员密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比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流行季节很容易交叉感染。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炎,腹泻常会导致肠套叠的发生。 餐后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做过多的如跳跃,翻滚等动作,防止肠管扭转。如果健康的婴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大便带血、果酱样便、精神不振时,应该想到是否会有肠套叠。肠套叠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腹痛、呕吐和果酱般的血便。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地到医院看医生,早期肠套叠的孩子可以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空气灌肠治疗成功率非常高,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患儿病症大多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开腹手术治疗。
    2023-08-02
  • 1个月宝宝黄疸标准值(视频)

    1个月宝宝黄疸标准值
    生后1月的宝宝不应该有黄疸,如果生后1月的宝宝黄疸仍然没有消退,说明孩子是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总胆红素超过5-7mg/dl,可以出现肉眼的黄疸。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具有以下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疸; 2、黄疸进展快:每日上升85μmol/L,即5mg/dl; 3、黄疸程度重: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超过221μmol/L,即12.9mg/d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即15mg/dl,黄疸呈金黄色或者黄疸遍及全身,甚至手心、足底; 4、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后仍然持续黄疸不退,甚至黄疸有加深,或者减退以后又再次出现或者加深; 5、直接胆红素超过2mg/dl,即34μmol/L。 因此1个月的宝宝正常黄疸应该消退。总胆红素在正常范围低于85μmol/L,即5mg/dl,直接胆红素低于2mg/dl,即34μmol/L。肝功能正常,如果生后1月的宝宝仍然有黄疸,需要寻找引起黄疸的原因。
    2023-08-02
  • 儿童感冒打喷嚏怎么办(视频)

    儿童感冒打喷嚏怎么办
    如果打喷嚏是由于感冒引起的,一般是受凉感冒,打喷嚏、流鼻涕都是风寒感冒的表现,处理如下: 1、要注意适当保暖,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温开水,保证尿量充足,可以用温水泡脚,也可以用温水浸泡干净的毛巾来敷鼻,改善鼻部局部循环等; 2、可以用葱白、萝卜煮水,加少许红糖或冰糖,或用葱白生姜煮水,也可加少许的白糖、冰糖或红糖来煮水喝; 3、如果鼻塞、流鼻涕明显,还可以口服抗组胺药,比如仙特明滴剂来缓解鼻塞、流鼻涕; 4、感冒以后一定要注意观察体温、呼吸、精神状态,如果效果不佳,出现发烧、脓涕、黄痰或其他的新症状,则需及时看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2
  • 治婴儿鼻塞好方法(视频)

    治婴儿鼻塞好方法
    婴儿的鼻腔比较狭窄,而且黏膜的血管非常丰富,刺激或分泌物很容易导致鼻堵。如果婴儿的鼻塞是由于冷空气刺激或受凉引起,可以适当保暖,通过改变室内温度、湿度等来减轻鼻塞,最合适的室内温度大概为24-26℃,湿度大概为50%-60%。如果鼻堵是因为鼻痂堵塞导致鼻腔不通气,可以用温热的毛巾热敷婴儿的鼻翼部分,鼻腔里滴几滴生理盐水软化鼻痂,拿专用的婴儿吸鼻器把鼻分泌物吸出来,吸的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伤到婴儿的鼻腔黏膜。还可以用鼻生理海水洗鼻腔,清理鼻腔的分泌物。 如果婴儿的鼻塞是呼吸道感染所导致,如果鼻塞比较轻,能够正常吃奶、睡觉,两次奶间可以适当的喂点水,保持尿量充足,用热毛巾捂鼻子,用鼻生理海水洗鼻腔,轻揉迎香穴等来改善鼻塞。如果鼻塞非常严重,或者伴有咳嗽、发烧,影响到了吃奶、睡觉,需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以免延误治疗。
    2023-08-02
  • 宝宝感冒吃鸡蛋会怎么样(视频)

    宝宝感冒吃鸡蛋会怎么样
    宝宝感冒可以吃鸡蛋,人在感冒时会消耗很多能量,抵抗力也会下降,适当的补充鸡蛋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利于身体恢复。感冒会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影响,会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导致宝宝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因此,感冒期间需注意鸡蛋的食用方法,在感冒期间进食鸡蛋羹、鸡蛋汤,有利于宝宝消化吸收。 不建议食用煎鸡蛋、炒鸡蛋、煮鸡蛋,由于不好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并且会导致食积,食积容易反过来加重宝宝的感冒症状。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呼吸系统的问题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的问题,消化系统的问题有时也会反过来影响引起呼吸系统的问题。
    2023-08-02
  • 两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回事(视频)

    两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回事
    2个月宝宝拉肚子即腹泻常见原因如下: 1、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 2、吃奶过多、过于频繁,母亲饮食过于油腻、部分消化酶缺陷如乳糖酶缺乏或活性减低; 3、乳糖不耐受宝宝对牛奶蛋白以及母乳中部分食物成分产生的抗原片段过敏。 4、感染性腹泻可以由细菌、病毒,如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微生物引起。 出现拉肚子的患儿处理如下: 1、一般情况良好、吃奶正常时可以加强腹部保暖、合理喂养、口服益生菌; 2、乳糖不耐受的宝宝需要补充乳糖酶或食用无糖奶粉; 3、过敏性腹泻宝宝应使其母亲进行饮食回避,没有效果者需要食用特殊配方奶粉,如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奶粉等; 4、效果不好或宝宝有腹胀、哭闹等不适表现,建议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检验大便常规,甚至需要做大便培养、腹部B超进一步诊断并指导用药。 腹泻即拉肚子,指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性状改变。2个月的宝宝正常大便一般为每天1-5次,大便性状是黄色糊状。母乳喂养者大便多呈金黄色,配方奶喂养者大便颜色呈浅黄色并偶有小颗粒,大便次数增多,呈稀水便、泡沫便、黏液便说明宝宝拉肚子,分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2023-08-02
  • 孩子胃炎怎么办(视频)

    孩子胃炎怎么办
    小儿胃炎是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或胃壁炎性病变,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其治疗方法如下: 1、急性胃炎:首先要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服用刺激性的食物和药物,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有上消化道出血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监测生命体征及呕吐与黑便情况。严重可以静点H2受体拮抗剂,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可以用局部的黏膜止血的方法。细菌感染者应该应用有效的抗生素; 2、慢性胃炎:积极寻找病因,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食一定要定时定量,避免服用刺激性的食品和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药物治疗的时间根据病情决定,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黏膜保护剂如次碳酸铋、硫糖铝、蒙脱石散粉剂等。H2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胃肠动力药,如出现腹胀、呕吐或者是胆汁反流可以加用吗丁啉、西沙必利。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该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进行药物的干预治疗。
    2023-08-02
  • 儿童肠炎的症状(视频)

    儿童肠炎的症状
    小儿肠炎又称为小儿感染性腹泻,一般是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结肠炎症,临床最常见病原菌是细菌和病毒、原虫、真菌,甚至寄生虫等,但寄生虫感染临床病例较少见。小儿感染性肠炎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大便量增多、水分增多,可以是黏液性脓血便、水样便,宝宝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同时因腹泻、呕吐、进食减少会有脱水表现,如尿少、电解质紊乱,而腹痛多为阵发性痉挛性腹痛。 如果为痢疾杆菌引起的肠炎,可出现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现发热,可以为低热甚至高热等。另外,临床上严重感染,如中毒性痢疾等,可出现持续性高热、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023-08-02
  • 幽门狭窄宝宝吐奶的特点(视频)

    幽门狭窄宝宝吐奶的特点
    幽门狭窄又称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幽门括约肌肥厚,肌松弛不良引起的输出道梗阻。主要表现为反胃、呕吐,多于出生后第2-3周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可食后立刻呕吐,或者10分钟后发生呕吐。呕吐为喷射性,呕吐物不含胆汁,早期可表现为溢奶,反复呕吐导致患儿体重不增或者下降,逐渐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吃奶时呕吐前可见胃蠕动波从左肋下向右,至右上腹逐渐消失,可在右上腹部触及2cm×1cm大小的边缘清晰,与软骨呈纺锤形,表面光滑的肿块,检查最好在病儿熟睡或者吃奶的时候进行。 钡餐检查,将钡餐混合于乳内,食后透视可见胃扩张,下端呈圆锥形,由浅而深的蠕动波在幽门部突然消失,很少的钡剂居于十二指肠内,钡剂透过幽门腔呈细长线状,胃排空迟缓。腹部B超,如果幽门肌厚度≥4mm,幽门的前后径≥13mm,幽门管长≥17mm,即可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2023-08-02
  • 宝宝吐奶后还能喂奶吗(视频)

    宝宝吐奶后还能喂奶吗
    宝宝吐奶后不建议马上继续喂奶,可以让宝宝缓一缓,拍拍背,观察引起呕吐的原因。如果宝宝因为喂养姿势不正确,导致吞入过多的空气出现呕吐。需待宝宝不吐后,且明显想吃奶时给宝宝尝试喂。如果宝宝是吃奶过多,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婴儿吐奶后,短时间内暂时不要给宝宝继续喂奶。 小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胃底平直,容量小,而且胃肠道功能不完善,容易引起呕吐,最好能够间隔2-3小时,根据宝宝的需求和状态来决定是否喂奶,中间可以给宝宝试着少量的多次尝试喂点水,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没有呕吐,可以尝试少吃多餐,减少每次的喂奶量,以减轻宝宝的胃肠道负担,否则吐奶接着喂养有可能会导致频繁的呕吐,加重宝宝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如果宝宝频繁吐奶或者精神差,需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看医生。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