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

  • 肌酐高到400怎么办(视频)

    肌酐高到400怎么办
    血肌酐高到400μmol/l通常表示患者情况较严重,需及时就诊并进行透析等替代治疗,若存在逆转可能,则需积极挽回肾功能。如果将血肌酐400μmol/l带入到公式计算患者肾功能,通过计算患者的肾功能相当于正常人的10%-15%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体内的大量毒素已经无法排出体外,所以发现血肌酐已经是400μmol/l,应该尽快到肾脏专科去进行就诊,请肾脏专科医生进行会诊,了解疾病是急性还是慢性。 一般情况下临床会建议患者进行肾脏超声检查,如果患者双肾已经明显偏小,结合血肌酐400μmol/L,一般可以认为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这种情况下肾功能进行逆转的可能性较小,此时应积极准备替代治疗,如透析,包括腹透和血透。
    2023-08-01
  • 肾病有哪些(视频)

    肾病有哪些
    肾病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免疫反应导致的肾损伤或肾病,可分为原发性肾炎、继发性肾炎; 2、代谢性因素造成的肾脏损害,常见的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 3、部分少见病因导致的肾脏疾病:大概不到5%,如部分遗传性肾脏疾病,即先天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 4、医源性肾脏疾病、肾损伤:由于用药不当或身体产生过敏反应造成肾脏损伤,即药物导致的肾功能损伤。
    2023-08-01
  • 孕妇尿蛋白高要多喝水吗(视频)

    孕妇尿蛋白高要多喝水吗
    孕妇一旦出现尿蛋白建议减少饮水量,因为增加饮水量容易加重水肿,所以发现孕妇尿液中有尿蛋白,建议进行如下护理: 1、进行尿蛋白24小时定量检查,明确病情轻重程度; 2、明确尿蛋白产生的原因,一般需要参考孕妇怀孕时间。若怀孕20周前发现尿蛋白,多数与怀孕关系不大,可能是怀孕前孕妇本身疾病所致,如肾炎、高血压、糖尿病都可引起尿蛋白。若孕妇在怀孕20周后出现尿蛋白,建议查阅怀孕初期检查记录,若当时无尿蛋白,而现在开始出现尿蛋白,建议测量血压。如果血压偏高,建议排查妊高症及先兆子痫的风险;如果血压不高,只存在尿蛋白,建议排查怀孕期间是否患有慢性肾脏疾病。
    2023-08-01
  • 肌酐高的原因(视频)

    肌酐高的原因
    血肌酐高应尽快明确原因,控制和去除危险因素,进行合理治疗。引起血肌酐高的原因如下: 1、慢性肾小球肾炎:可以通过尿液检查明确; 2、代谢性原因: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如果血糖、血压控制不佳,应尽快加强控制; 3、服用药物:包括中药、西药,部分用于治疗其它疾病的药物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进一步引起肾功能异常。
    2023-08-01
  • 肾病综合征会死人吗(视频)

    肾病综合征会死人吗
    肾病综合征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可以导致死亡,常见合并症如下: 1、血栓形成:当血栓脱落,进入肺内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栓塞,进而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2、易感染: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本身抵抗力下降,且在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时候所用的激素、免疫抑制剂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容易合并感染,一旦出现严重的感染,将会危及患者生命; 3、急性肾衰:可导致患者少尿,若未及时给予透析治疗,可因肾衰危及生命。
    2023-08-01
  • 左肾有钙化灶什么意思(视频)

    左肾有钙化灶什么意思
    左肾有钙化灶的情况在临床较常见,因为尿液里有钙质,钙质可在肾脏各个部位沉积,沉积在肾盂较为常见,少数沉积在输尿管、膀胱等部位,部分可形成结石。 钙质局部沉淀即可形成钙化灶,多数较为轻微。如果钙化情况严重,则建议明确病因。如个别患者有肾小管疾病,特别是比较严重的肾小管酸中毒、海绵肾等疾病,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肾脏钙化。
    2023-08-01
  • 三型狼疮性肾炎怎么办(视频)

    三型狼疮性肾炎怎么办
    狼疮性肾炎Ⅲ型是狼疮性肾炎中重度的肾损害表现。狼疮性肾炎首先要做肾穿刺,诊断狼疮的患者在肾穿刺以后,在肾脏病理上可以得到分型,此分型分Ⅰ-Ⅵ型,Ⅲ型是其中一种,往往表现出患者肾脏有增殖性病变。 对于这类患者,一般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以控制住患者肾脏损害,但是往往需要长期用药,在诱导患者肾脏缓解的阶段,会给患者用大量的激素、免疫抑制剂,后期会用小剂量激素,再加少量免疫抑制剂。这些药主要是维持狼疮性肾炎不再复发,或者不再缓慢进展。总之,狼疮性肾炎Ⅲ型是可以治疗,也可以预防的疾病。
    2023-08-01
  • 慢性肾炎为什么会自愈(视频)

    慢性肾炎为什么会自愈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炎症性免疫反应的过程,免疫反应通常在年轻时反应比较剧烈,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反应会越来越轻,所以会出现自愈。肾脏病患者在出现肾炎后,部分患者初期血尿、蛋白尿可能比较明显,此时建议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免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害。 部分患者初始阶段炎症过程并不是很剧烈,如只有少量蛋白尿、少量潜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态的调整,不会再有强烈的免疫反应,加之本身肾脏反应并不严重,血尿、蛋白尿会慢慢变少,甚至消失,可以认为是自愈。
    2023-08-01
  • 肾切除一个有什么影响(视频)

    肾切除一个有什么影响
    肾脏切除理论上影响较小,因为人有两个肾脏,其中一个肾脏可以作为储备,一个肾脏工作。在工作中,两个肾脏都留有一定的储备余地。所以切除一个肾脏以后,就需要另一个肾脏把储备能力完全发挥出来进行工作,所以理论上切除一个肾脏以后,对人的影响较小。 但是多数人在年龄大了以后会有基础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这时切除一个肾脏以后,本身肾脏的潜力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已经导致肾小球硬化,储备能力已经明显下降,这时切除一个肾脏,剩下肾脏的储备能力不能完全发挥,就会表现出患者血肌酐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肾脏切除以后剩余的肾脏需要过度工作,因此会出现肾脏肾小球每天都在过度做工,肾小球容易由于高滤过、高灌注状态而导致功能丧失。所以切除一个肾脏,对40岁以上的人影响较大。
    2023-08-01
  • 尿蛋白三个加还有救吗(视频)

    尿蛋白三个加还有救吗
    尿蛋白出现+++,往往提示肾脏已经有明显病变,但是不用过于着急,主要是明确患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的尿蛋白。多数肾脏疾病只要患者肾功能正常,有+++的尿蛋白都可以控制和进行治疗,这时主要是清楚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到底有多大,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出现+++的尿蛋白,具体如下: 1、有些是疾病如膜性肾病、微小病变,这些肾病患者多数经过治疗以后,尿蛋白都可以消失,肾脏病可以得到控制; 2、有些患者有糖尿病肾病病史,出现尿蛋白+++,较难再进行控制,需要忌用降压、降糖药物,也需要用专门减少尿蛋白的药物; 3、有些患者肾功能较差,比如血肌酐已经到300μmol/L以上,同时有+++的尿蛋白,这类患者治疗尿蛋白的效果已经较差,往往无法控制病情,患者会在0.5-1年左右变成肾衰、尿毒症。
    2023-08-01